標題:
冬天的火箭半程评估
[打印本頁]
作者:
sylk
時間:
2008-1-30 10:49 PM
標題:
冬天的火箭半程评估
Section A 球队评估
现在赛程刚刚过半。按照NBA球队的发展规律来说,这个时间是一个分界点,各支球队需要对自己做出明确的定位,并在下半段的赛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一般来说,最终的结论有三种:
一、球队运行良好,季后赛席位不成问题,只需做小范围调整。
二、不符期待,季后赛席位悬而未决,想要脱颖而出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改变。
三、季后赛无望,准备摆烂抢乐透。
火箭的定位非常明确,选项二。
已经过去的半个赛季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6胜1负;第二阶段:连败,磨合问题逐步增多;第三阶段:胜率回到50%附近并逐步提高,连胜场次增多。应该说火箭的趋势是比较好的,特别是近段时间,无论输赢,总能依靠角色球员的出色发挥缠斗到最后时刻。费城之辱过后,火箭球员的Hustle Play和比赛专注程度明显提高,可谓塞翁失马。
由战绩和球员心态两方面来看,火箭在持选项二的球队中,属于后程更值得期待的准强队。反观另外一些球队,甚至还有一些持选项一的球队,在赛季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进入状态的契机过早,在赛季中后期很容易现出疲态。
从历年季后赛球队的实力来看,常规赛过早进入状态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实力出众的球队,在全明星赛之前基本都呈现出一种半休眠状态,然后在全明星赛后忽然取得长连胜,奠定主场优势,并挟余勇进入季后赛。没有球队能够做到82场一场比一场亢奋,赛季初的大热之选往往后劲不足。因此,火箭前半赛季的成绩和状态虽然不能算作出色,但在全明星赛后的冲刺期,依然是值得给予更大的期望的。
Section B 战术轨迹
这部分同样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混沌期、单核期、融合期。
混沌期
混沌期占据的时间最长,大概是前20-23场比赛。这个阶段的Adelman对输赢没有任何想法,其主要目的是观察与改造。有很多球员,如Brooks、Landry、Novak,在这个时期没有上场机会,但在后面的时期表现出色,这也证明Adelman对球员的改造是有效果的。
这段时期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有:1、姚明防挡拆;2、球的转换;3、防突与防投的平衡;4、内外线人员配置;5、Tmac和姚明共存。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是火箭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1、姚明防挡拆
在上个赛季,打姚明的挡拆是NBA各队的一种常规战术,甚至于没有好PG和好墙的球队,也经常尝试这种打法。Adelman上任之后,在混沌期第一个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标志性的比赛是11月29号对太阳。太阳是跑轰战术大师,而且全队挡拆贯彻得非常坚决。在这场比赛之前,火箭曾与太阳交手一次,结果主力下场后球队反而打得有声有色。Adelman在这场比赛中吸取前一场比赛的教训,安排PF在罚球线附近协防挡拆,把姚明完全收在了禁区之内,并十分注意对太阳投篮的干扰。全场比赛,Nash和Stoudemire一直试图突破火箭的防守,找到从前的感觉,然而火箭没有给他们机会。
这场比赛比胜利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其示范性。虽然在之后的比赛中,火箭的PF大多数时间还是站在低位防守,然而各球队再也没有将打姚明挡拆作为常规战术,只是偶尔为之。
2、球的转换
这个问题在JVG时代几乎没有提及过,JVG强调的是传球瞬间的空间感,而Adelman则强调强弱侧之间转换的速度。这种安排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对方不再能够肆无忌惮地对姚明包夹或绕前。半个赛季之后,我们的成果是:姚明不再怕包夹,但关键时刻的绕前仍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Adelman的原理是:姚明遭遇包夹绕前时,对方一定有两名球员注意力在姚明身上。对方球员包夹或绕前的时机是球在姚明一侧45度准备向内线传球时。因此,只要能够做到球在强侧和弱侧之间快速而自由地转换,协防姚明的人一定会失位。破解包夹的进攻,就从这个失位开始。
在混沌期,他首先尝试的是姚明和Wells分站两侧,外线站成三角形,形成两个低位三个高位,高位球员彼此间迅速传球找人的格局。由于姚明和Wells共同牵制底线区,wells的位置又可里可外,因此在包夹中负责协防的球员所要照顾的面积相当大。刚开始,这种战术是很有效的,然而后来遇到了两个球队,令Adelman不再经常使用这种破包夹战术,一个是金州勇士,一个是费城76人。
3、防突与防投的平衡
Adelman在防守上的造诣很少被人提及,但当年的开拓者和国王在压低对方命中率方面成绩斐然。有人总说是JVG的老一套频频救火箭于危难,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正确的结果经常是殊途同归。Jordan的后仰跳投有标志性,不代表所有球员的后仰跳投都是和Jordan学的。Adelman的防守之于JVG,亦同此理。
两名教练在防守上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内线,制造内线威慑力,而对投篮的防守只是辅助。
这是由姚明的特点决定的。防中投要求良好的灵活性,而姚明的绝对灵活性无论如何比不上联盟中大批的矮个内线。与此同时,姚明最大的防守威力在于内线威慑力,把他拉出去防投篮是不合算的。因此,这种思路是符合火箭实际情况的。
因此,直到现在,面对中远投出色的球队,火箭依然比较吃力。像马刺这种外线只有Ginobili一个强点,Parker要钻到内线讨生活的球队,火箭反而不怕。
在这里,不能不提的一个球队,还是金州勇士。他们是小球中的异类,不以投篮作为第一手段,而是一贯坚决而重复地冲击内线。但Harrington、Jackson、Davis和Azubuike组成的三分投手群又会在某个时段大爆发。除此之外,快攻他们也是一把好手。因此,对于火箭来说,如果能够掌握对金州勇士时防突与防投的平衡,那么防守体系便已经成形。
至于建队思路与勇士相类似的爵士,天生是勇士的克星,因为他们的内线比勇士强太多;但火箭倒不用太把爵士放在心上,因为替补增强后的火箭,将是爵士无法逾越的。类似食物链。
4、内外线人员配置。
Adelman曾经用15场比赛锻炼姚明在低位的传球感觉,而姚明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串联球队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个时候,人员配置的问题就显得突出了。Hayes、Scola各有各的缺点,中锋替补的穆大叔又垂垂老矣。最后六分钟的姚明需要一个pf来帮他分担进攻责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SG位置的防守,从来没好过。
这也可以解释日后Scola的快速成长,Landry获得的机会,以及Brooks和Alston多次同时上场的现象。
5、Tmac与姚明共存。
4年间不曾解决的问题交给了Adelman,Tmac没磨合好就又受伤了。这个问题,暂时就没有摆上台面。
单核期
Tmac受伤的日子里,姚明和球队努力寻找着方向。这一阶段是火箭的信心逐渐确立的时期。主要取得的进步有:
1、Alston的作用升华。
火箭破联防的感觉一直不算好,谁也没有指望Alston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Adelman确实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教练,他把Alston变成了一个破联防的锐利武器。
联防所害怕的,无非是区域责任不明以及三分球。Alston的突破能力或许不强,但他带球穿梭的能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顶级PG。Adelman安排Alston通过掩护之后接球进入对方罚球线,之后的选择让他自己进行。这个位置是对方最难受的位置,有一个人带球在那里转悠,无异于眼睛里撒一把沙子。Alston表现最好的那几场比赛,就是对方不打人盯人的比赛。这又是一个示范性作用,自从Alston的那几场比赛之后,面对火箭的对手,联防频率也下来了。
2、新秀的崛起
我想把Novak也归入这个行列,因为去年他根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
Scola、Brooks、Landry和Novak为球队做出的贡献,也是连胜开始增多的原因之一。火箭上赛季的一个顽疾就是到了关键时刻除姚麦之外其他人束手无策。很显然,Adelman不准备穿新鞋走老路。
具体的情况在后面球员评估中详细分析。
3、最后六分钟的战术多样化
Adelman对比赛最后六分钟的安排,要远远强于JVG。最后六分钟对他来说,是令人亢奋的决战时刻,是一场比赛凝缩的精华。所有球员的所有战斗力,都是为了最后六分钟倾泻在对方身上的。
一开始,姚明对接管比赛的心理准备明显不足,尽管Adelman为他留好了至少两次犯规的机会,但他在前面的比赛中经常消耗太多体力,导致最后时刻命中率降低。
经过几场比赛,姚明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在上半场的状态一般都是很平淡的,基本都在为队友挡人,自己进攻出手很少。这样一来,其他球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调动了起来,等到第四节末段,姚明自己大打出手,其他人也已经有了足够的热量,形成趁热打铁之势。
很快又出现了问题,对方末节疯狂绕前。Adelman坚持打了几场姚明之后,开始为Scola安排战术,并派上Landry。内线的打击多样化之后,姚明的压力降低,威胁也越来越大。
融合期
这个融合主要是指Tmac而言的。
在Tmac伤停期间,火箭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在于,少了一个持球进攻者,球的传导日益迅速起来,姚明的进攻压力也得到了减轻。
而劣势在于,少了一个持球进攻者,在关键时刻,对方对姚明绕前时,就没有人能保证命中率,或者传出能保证命中率的空位球。
目前的情况是,Tmac融合情况还算不错,然而老毛病还在。
我理想中的Tmac,应该是像下面这样的:
姚明拉到高位时,他在低位保持压力和联系;
姚明进低位时,他在另一侧随时准备接球攻
站在正面弧顶时,如有需要,能够迅速向两侧分球
各种进攻手段比例:背打20%,突破50%,接球投20%,干拔10%。
不必太在意自己防守的球员,但一定要有猛龙时期那种协防的热情,直上直下封盖投篮者,或者拿后场篮板。
目前来看,他只做到50%左右。我相信,一个90%的Tmac加上姚明,就足以共存于场上,建立一支有条理的强队。
作者:
sylk
時間:
2008-1-30 10:49 PM
Section C 球员评估
姚明 Yao Ming
姚明在这半个赛季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与火箭的发展里程相呼应。当姚明不知道自己在场上该做什么的时候,整支球队就陷于低谷。因此,我们可以说,姚明是前半个赛季的球队核心。
Adelman对姚明的要求也历经变化,几次调整。首先,他要求姚明多上高位,并提出了著名的25/75论。然而在开局阶段的比赛中,姚明上高位的比例远大于25%。前面已经说了,前20场比赛Adelman是不在意结果的,在场上更多是一种练兵的意味。姚明上高位所带来的负效应很大,首先,低位能力大大降低,这对于一支习惯了Inside Out思想的球队来说,无异于失去了中轴。其次,对手的内线完好无损,姚明的杀伤力体现不出来。第三,姚明的传球能力不如Brad Miller,他站高位传球的效果还不如Scola和Tmac。因此,这是一次失败的战术尝试。
随后,Adelman开始把姚明向Duncan方向打造,标志性的比赛也是对太阳,11月18日。在那场比赛的第二节,火箭把赛场当成了训练场。将近6分钟的时间内,全队只有一个战术:45度吊球给姚明,姚明单打,遭遇包夹即分球。姚明在刚开始打这个战术的时候,浪费了4-5次进攻机会,后来自己单打进了一个球,助攻外线一个三分球,Adelman就把他换下了。从那场比赛开始,姚明领悟传球时机和阅读比赛的能力逐渐增强。
这里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姚明和Duncan的差距在什么地方?身体素质上,两个人没有什么差别,顶多是Duncan快一些,姚明高一些;内线技术上,不客气地说,Duncan在进攻端与姚明持平,防守端还不如姚明;但是Duncan在场上体现出来的比赛意识,是姚明所不具备的。Duncan很少会等到对方夹到他面前才传球,通常是对方刚刚起步,他的球就传出去了。如果他自己的命中率较低,他会想办法给队友制造各种机会,而队友获得机会之后,他自己就会被忽视,从而更轻松地得分。
值得高兴的是,姚明在半程之际,也有了一些这样的感觉。近几场比赛,姚明都是上半场如浮云,下半场如霹雳。火箭最怕的就是角色球员没有贡献。姚明在开场时主要选择掩护和传球,同时调动角色球员的攻击力,而把体力留给下半场的关键时刻,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巴蒂尔 Shane Battier
第二个说Battier,是因为他在火箭队的作用仅次于姚明,连Tmac都比不上。
以前我们对Battier有种种疑惑。他在灰熊的第一年可以场均15分,然而第二年就变成了专职防守的投手;在JVG火箭变成一防一的苦力,在Adelman的火箭又成为内线的保护壳。Battier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Battier是一个“你需要他干什么,他就能干什么”的球员。
新秀赛季,灰熊缺外线得分手缺得直哭,于是他场均15分;第二年教练要求他以防守为重,加上赛季后半段来了Mike Miller,他就放弃了出手机会;第三年打替补,依然有声有色;JVG让他单防对方箭头,他虽然觉得很疲劳,还是坚持了一个赛季,贡献了不错的数据;现在到Adelman时代,他就变成了保护姚明的一道屏障。
一个6号新秀,杜克出身,技术全面,毫无利己的表现,把教练安排的任务当作他的首要任务,这是什么精神?这是集体主义的精神,这是团队篮球的精神,每一个NBA球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拿这个赛季来说,Battier在赛季开端是非常迷茫的,在场上几乎没有存在感。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Battier在场上不声不响,然而彻底消失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Battier在不确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时候,就干脆谨慎地什么都不扮演,只按照自己对篮球的理解,做一些最最基本的工作。
Adelman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优缺点。其优点:解读对方战术能力异常强大、协防外线球员出色、有一定进攻能力(并曾经有过比较强的进攻能力);缺点:跑跳能力差、爆发力小。Adelman曾经试图让他重新找回进攻能力,在3-5场比赛的时间内给他单打的机会,然而很快就发现得不偿失。NBA毕竟是一个野兽的世界,Battier这样的身板单打单防都要吃亏。
所以Adelman让Battier作为一个协防外线的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延缓突破速度,保护姚明。后来甚至有球队派一个投手将Battier拉到外线,然后再往里面突破。不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Hayes、Scola和Landry在Battier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判断突破路线提前站位。姚明在防小个突破上的犯规减少了很多。
麦迪 Tracy McGrady
说到Tmac,很多人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毫无节奏的出手命中;恨的是他毫无节奏的出手不中。
其实,这无关爱恨。Tmac是一把利剑,用得好当然杀敌无数,用不好就要自损肌肤。任何时候,作为主教练,都不能以“天欲亡我,非战之罪”作为借口。好歹你手中还有利剑,那些连菜刀都没有的,怎么办了?
在赛季开端,Tmac并没有得到Adelman的重视,至少没有姚明那么重视。Adelman给了Tmac自由发挥的权利,但给姚明的,则是一套又一套的战术,一层又一层的铠甲。自由发挥的Tmac把自己的两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好时一切都好,不好时一切都不好。2.06的身高和超常的爆发力可以称之为天赋——比如底线区的自在,也可以是诅咒——比如弧顶区的束缚。
我一贯推崇的做法就是让Tmac回到小前锋位置。面对那些正常身材的小前锋球员,Tmac会打得很舒服。然而由于Battier不能防守SG,所以Tmac又需要守在SG的位置上,他的横向移动好歹要比Battier快一些,而且手长腿长。这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状况:SG位置的防守,一旦遇到速度快手感好的球员,比如Ginobili、Marbury等等,基本无法限制。
Adelman在Tmac伤停之后,开始给他安排新的角色。这个角色基本上是随姚明而动的。现在MM同时在场的时候,Tmac的主动权不像从前那么高,控球的权利也基本交回了PG,Tmac更多是从姚明的另一侧开始走套路。而姚明下场时,Tmac又恢复了100%的控制权。这种安排应该说基本合理,中锋在战术安排上如果没有优先权,发挥要打很大的折扣。
不过,MM同时在场的时候,依然是火箭表现最生涩的阶段。毕竟只有4-5场比赛的时间,两个人之间的空间感还没有重新确立。但有一个现象是很好的:Tmac的进攻选择比以前合理多了,主要体现在底线方向进攻比例增大、高位掩护突破增多、投篮作为辅助手段,干拔明显减少。
阿尔斯通 Rafer Alston
其实对Alston抱太多的期望并不现实,虽然他曾经连续打出几场顶级PG的表现,但随着对手防守策略的调整,以及对大屁股PG防守不力,他的功能还是以外线的三分球为主。
前面对他破联防的用途说了一下,其实他的特点也很适合发动快攻,但是一旦他头脑不清醒,就是灾难性的存在。
好在三分球命中率回复正常之后一直保持得不错。他和Brooks基本可以满足火箭目前的进攻要求。防守上面对Deron和Baron Davis之类球员没有办法,但面对目前排名靠前的牛马控卫时表现还不错。不排除在全明星期间被交易的可能,目前的交易价值正位于高点。
海德 Luther Head
他是一个很努力的球员,但天赋上确实不够。在去年我评论他的时候,曾经说他的发展模板将会是David Wesley那个方向,前提是把身体练出来。现在来看不太现实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还将进步,但速度不会高于平均水平。如果200-300万一年续签的话,依然可以接受,再高的价格就危险了。DeShawn Stevenson也不过335万一年,Azubuike还底薪呢。
威尔斯 Bonzi Wells
作用毋庸置疑,除姚麦之外唯一能够稳定单打的进攻点。
肩伤在这个赛季日益严重,影响到了上场时间。投篮时有时无,低位进攻不错,打球聪明,但突进内线之后如何防止被盖还需要更细腻的技术。
今年仍然是为了下一份合同而努力,但明年又是一个饥年,几乎没有球队有薪金空间。感觉他挺倒霉的。
从赛季开始就很好地适应了Adelman,毕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下半个赛季应该以养伤为主,为季后赛做准备。单打的任务交回给Tmac和Scola了。
斯科拉 Luis Scola
本赛季最大的发现,在我们被其他球队“影帝”了好多年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影帝。
上面的话当然是开玩笑,但Scola头脑之清醒、技术之独特、适应速度之快,实在令火箭球迷开心不已。
进攻手段为挡拆后中投、前场篮板二次进攻和偶尔的低位单打。防守端仅用20场比赛就解决了犯规困扰,目前是名义上的替补,实质上的主力。
Scola在罚球线附近处理球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能投,能突,可以迅速向两侧分球,又精于内传内。这让他在帮助姚明破包夹的战术中位居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
即便如此,他的全部能力也并没有发挥出来,下半赛季,对他的期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短暂替代姚明成为低位单打者和全队的进攻中轴。
海耶斯 Chuck Hayes
目前的地位正在降低,作用也越来越局限。
Hayes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如果没有姚明,他在其他球队派不上用场。续约时1年200万而无人匹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篮板能力很强,但身高不够。前场篮板,Scola和Landry不比他差多少;进攻能力上,则是天差地别。
因此,他现在上场的作用,就是加强后场篮板,顶防力量型PF。
但是,Landry是迟早会成长起来的,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Haslem。到那个时候,Hayes怎么办呢?
弗朗西斯 Steve Francis
能力还在,但身体似乎已经不行了。
Morey说Francis的伤病问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知道将会是多少。如果Francis能够保持健康,每场至少10分钟的时间还是可以保证的。
有一种可能是,目前控卫上的局面是为交易Alston或James做铺垫,而Francis根本没有伤。从流感到肌腱炎,都不是重伤,训练应该还是可以进行的,而且无论Francis本人还是Adelman和Morey,均对此事三箴其口。
詹姆斯 Mike James
与Francis情况类似,不过他没有伤。
这哥俩在赛季初搭档时,曾经对外线投篮有过非常出色的抑制。而James的身体素质没有任何减退,也没有伤,仅仅是命中率过低,就消失了。
这与Adelman对待球员的态度不符。
而当交易Mike James的流言传出后,James本人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对他的性格而言,安静得有些异常。
还有,Morey很少放交易流言,而在一个球员交易价值处于最低点时放出交易流言,更不像Morey做的事。
布鲁克斯 Aaron Brooks
选秀成功之作,已经成为2号PG。
很多人在赛季没开始的时候,用Lucas 3来质疑他。但正如不是所有1米98的人都能成为Jordan一样,也没必要怀疑所有1米80的小个球员都是Lucas 3。
速度和爆发力一流,三分球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突破能力,但显然在战术体系中还只能做一个传控球的机器。
防守小个速度型球员时感觉不错,体型略大就吃力了。
他的关键不在今年,而在明年。明年他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可以给未来几年奠定一个基调。
兰德里 Carl Landry
同样是选秀成功之作,附带商业合同成功之作。
Morey当初给Landry 42万一年,第二年球队选项的合同时,很多人都觉得相当过分。现在,Landry会感谢Morey给他的球队选项,而火箭会庆幸Morey的球队选项,作为球迷的我们,则会感受到Morey的老谋深算。
Landry的发展是十分难以估计的。假如从第二年开始,他度过新秀期打出非常好的表现,那么按二轮2-3年的新秀合同来计算,火箭只能拥有1-2年超值的Landry。
而这个赛季的Landry已经超值了,下个赛季火箭还可以抓住机会与他续签,价格不会高,这样可以连续拥有将近4-5年的超值新秀。
如果Landry不行的话,第一年就放弃了,球队毫无损失。
所以,感叹Landry在场上表现的同时,更要感叹Morey的眼光和手段。
诺瓦克 Steve Novak
也是二轮新秀,目前在Adelman手下表现出了一定的实力。
Adelman是把Novak当小前锋来使用,这样就增加了小前锋位置上的进攻实力。Novak的C & S是相当不错的,出手点高而且快。最重要的是,他投篮的信心又回来了。
为避免出现去年AK和Battier互相看着干瞪眼的局面发生,也为了避免看死MM之后就没人敢出手也没人能出手,Novak是一个不错的奇兵。
斯奈德 Kirk Snyder
目前最可惜的一名球员,拥有非常不错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转化成比赛能力。
由于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所以对他现在的状态不了解。但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用脑子多于用身体的球员。Adelman手下的球员已经都获得了机会,只差他一个,看看下半赛季会不会有什么起色吧。
穆大叔 Dikembe Mutombo Mpolondo Mukamba Jean Jacque Wamutombo
基本已经是吉祥物了。
但有句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上赛季是二老,如今走了一个,在更衣室里,穆大叔有绝对的威信。每次看比赛,虽然大叔不上场,但总要给他很多镜头,都是他为队友加油鼓劲或者乐不可支的模样。火箭目前上下一心的精神状态,显然也有大叔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贡献。
作者:
sylk
時間:
2008-1-30 10:49 PM
Section D 走势预测
目前西部形势错综复杂,但还没有研究对手的必要。火箭现在还处于积累期,只能先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下半赛季的主要问题有六个:
一、MM同时在场的战术安排;
二、最后六分钟的稳定变化
三、PG和PF位置的继续挖掘或补强
四、SG位置的防守
五、对中投和快攻的防守
六、对强壮PG的防守
这六点将决定火箭最后的常规赛排位。
我目前的个人预测是:基准胜场47胜。
这六点,如果能做好两点,就能够达到基准胜场。在基准胜场的基础上,每多做好一个问题,就能够多胜一场。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假如这六点都没做到,火箭就只有45胜。如果都做到了,就可以到51胜。这个“做到”的含义是至少有2场能够有标志性的战术安排,而不是输的毫无办法,或赢得糊里糊涂。
如果火箭达到51胜以上,恭喜各位,今年就有戏了。
作者:
smsl
時間:
2008-1-31 03:23 AM
希望火箭能达到51胜以上
加油 !!!
作者:
nthimpossible87
時間:
2008-1-31 01:31 PM
標題:
回復 #1 sylk 的帖子
thxs for sharing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