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政府欠缺「言出必行」的威信 [打印本頁]

作者: abcd0816    時間: 2013-5-30 12:59 AM     標題: 政府欠缺「言出必行」的威信

政府宣布提振景氣方案,閣揆率部會首長一字排開,好大的陣仗。但各界反應冷淡,多說「欠缺新意」、「沒感覺」。政府彙集多少行政經驗及公權力於一身,盡最大努力救經濟,卻只能擦出一根火柴棒那麼微弱的火花。是老百姓太苛求,還是政府真的不夠力? 全球陷入景氣循環的低潮,過苦日子的不只台灣,台灣景況也非全球最差,耐心「練兵」總會等到燕子歸來。但現在朝野困在一種「做什麼都沒用」的死氣沈沈狀態,從總統以降,官員累得人仰馬翻,不管端出什麼政策,卻都令民眾無感。關鍵不是政策本身有沒有效,而是執行力和民眾信心問題;大家都在袖手旁觀,看你政府哪一天又要政策轉彎了。 這幾天大家盯著證所稅修法,馬總統尤其心急,好像打破悶經濟全靠此一役。這與當初訂定證所稅時種種非做不可的理由相對照,「此一時彼一時」的反差何其諷刺?多少人從一開始就斷言「證所稅行不通」,現在肚子裡偷笑。 這個政府沒有「令出必行」的威信,所以讓各個利益團體看出來,凡事只要「盧下去」多半能得逞。從馬總統對老農津貼親口說過「不能民粹式喊價」,到選前忽然大轉彎加碼演出;能源稅已經要出手了卻又緩徵;市場禁宰活禽政策一再補貼,一再延緩,如今執行又繼續面臨業者「活不下去」的抱怨壓力;年金改革和公務人員考績法改革,受既得利益保障最多的反彈最大;電價分階段調漲,去年十月已凍漲一次,今年受各方壓力要求繼續凍漲,讓經濟部快挺不下去……。 諸如此類,民眾看在眼裡,「做對的事」需要堅持和勇氣時,政策卻多半挑了容易討好的那條路走,就算朝令夕改也有「民意如流水」的托詞可用。正義的目標訂得很高,妥協的門檻卻未免太低,其結果就等於鼓勵了越來越多人去挑戰政府的決心。 這次行政院提出振興景氣方案,卑之無甚高論,過去類似的方案太多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民眾之所以不看好,質疑的就是政策執行的決心,政府要先重建「言出必行」的威信才行。
4 L/ {4 t! R  `2 z; e8 A

+ U) k8 n* f. o( T【2013/05/29 聯合晚報】
$ w/ ~- l& u, K) t( }) C3 z, z3 c, O# a9 [! i

* {7 U( |' _+ P7 V, }7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