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青豆: It' s all about Business! Where is Art?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3-5-29 10:35 AM 標題: 青豆: It' s all about Business! Where is Art?
青豆: It' s all about Business! Where is Art? 7 c3 y, o' y( h% O3 P5.39.217.764 R; l* Y) X% o- b7 h# L) I% d
tvb now,tvbnow,bttvb' T% F, s: m5 o' D+ x, s
1 b' G, k7 K0 D. Ntvb now,tvbnow,bttvb _- H1 d( ^0 o `2 z* {tvb now,tvbnow,bttvb去過 Art Basel HK ,我必須說,尤其對平時少關心藝術、今次特地去沾染藝術「光環」的朋友說︰art should be more than that 。5.39.217.767 G. x$ @2 ~3 ]1 H7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0 N. R$ ]3 L/ T" U8 J
Art Basel 今年我第一次去,明年不會再去。(無論有 Kate Moss 還是什麼人,都不再去。)5.39.217.76' b; X' H' S8 U; s+ X; |
7 d& J7 R+ R* V3 q$ m' E我想我也算是藝術愛好者,而且是比較認真、不只是「玩玩下」那種(否則不會無端跑去讀藝術史),但一直沒有太熱衷於 Art Fair(例如 Art HK ,或者,今年的升級版── Art Basel HK ),甚至有些厭惡。印象中在這種 Art Fair 裏,蓬勃的多數是 fair ,而不是 art 。如時裝評論人兼紐約百貨公司 Barneys 的創意大使 (Creative Ambassador-at-Large) Simon Doonan 曾經如此形容 Art Basel Miami ,說那是 "promo-party cheese-fest" ,並說自己不會參加。 ^, l5 m L# O9 y2 k5 v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5 m1 U. N$ {& k3 C
今年 Art Basel 這個大派對終於伸延到香港,可以說象徵香港的 "Art Scene" ,或 "Art World" 更趨成熟。很多人說,香港藝術品交易急增未能令本土藝術家受惠,我想問題不僅僅如此,而且這也不獨是香港的問題,其實國際上整個被「藝術市場」騎劫的 "Contemporary Art World" 都在面對這問題。策展人、收藏家、狂飆的藝術品價格在中間左右大局,反而令「藝術」與一般觀眾關係更加疏離。又如美國作家 Camille Paglia 所說,藝術世界發展至今, "too many artists have lost touch with the general audience and have retreated to an airless echo chamber" 。而如很多範疇(隨便舉個例子,例如教育)一樣, Art World 越來越成為一個遊戲,在當中成功便要摸透其遊戲規則,最根本的東西——「藝術」,反倒成了其次。 3 I, u1 i3 C+ M; @& Z$ r 5.39.217.76( m4 X8 { N) ?: G ?
明知這不會是藝術館那種展覽,我懷著逛書展的心情去逛 Art Basel HK ,花250大元買門票入場。整個 setting 讓人想起漁市場,藝術品就如一條條鮮魚(有的可能還會活蹦亂跳),放在那裏擺賣。但哪裏有漁市場只看不買也要付250元? (就算要買也要先看好再下決定吧?)我來逛這藝術市集,性質上與逛摩羅街沒太大分別,只不過後者擺賣古玩,前者擺賣「當代藝術」,為何要收我250元﹖書展也不過收25元門票罷了。仔細看,展場確實也有有趣作品,但在這有如漁市場的環境下,藝術品也不過與商場櫃台擺賣的精品無異。 $ j/ v: F6 {: U; ^. ~ 5 F( X4 A: T& N8 u; w/ uArt Basel HK 應該賺不少錢吧?往年的 Art HK 網站上並沒有披露其收入或盈利詳情(這也可以理解,搞藝術生意的總不太好意思讓人覺得自己為謀利,最好披上高尚的外衣),但想想,單入場參觀要收250元,加上參展商應該要交場租,VIP 收藏家不知要交多少入會費/入場費,做成買賣又不知是否會從中提成,還有一大堆贊助……多如意的算盤! Art Basel HK 能賺多少錢、參觀人數突破多少與我沒什麼關係,我擔心的倒是,這就是香港政府眼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例子,或者換句話說,在香港發展「文化藝術」僅止步於此。(編按:Art Basel HK 的揭幕嘉賓之一為梁振英)# M" i3 w9 F7 m7 i( X9 ]
5.39.217.76; s5 N/ G" _( `; c/ k
我很記得在英國讀藝術史時有這樣一幕,印象深刻(對不起,一再提到那時的經歷,有如午夜夢迴,不過確有值得講的事)。有一次上課,講 Contemporary Art World 生存狀態,也難免觸及藝術市場、商業化等等問題。老師問同學,有誰當過藝術家,一位英國同學舉手,老師讓他說說他的經歷。他說,他曾經去過一些針對藝術系畢業生的就業諮詢,類似教希望在藝術圈謀得一職的年輕人如何入行及發展其事業。他越講越激動,說那裏的人無非教他如何衣著體面、如何認識人、如何打好關係……然後他憤憤拋下一句︰ ”It’s all about Business! Where is Art?” 說罷衝出課室,頭也不回地走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5 u# l8 B I) D9 [
公仔箱論壇/ T; q" ~. n/ L9 C' O+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i8 s$ u; j8 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