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5-20 10:09 AM 編輯 ; b' V: {, r. d% ?( T公仔箱論壇5.39.217.762 U- f$ o' x( K4 R8 x! O 紀曉風: 太平清醮商業化扭曲傳統 學者嘆變質寧願節日消失tvb now,tvbnow,bttvb0 Y* l+ M9 z4 W9 J' }*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V9 |7 S/ i9 w/ @8 w
7 |' F. `2 w( N& H5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c9 V3 T# v; N b;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P( w. ]& C) l' O6 S) u, y7 v
$ H) ^1 ]% V6 [5 V1 J% ]9 Z3 r
g# h% B* V; o; I) N3 l公仔箱論壇 8 [3 t+ O Y, [6 l $ R4 c5 f, G2 g% ^, o, d+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X5 u' q4 ]2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 V8 }" w! n% b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Z$ G6 }4 l. D2 q" K6 b
■飄色巡遊傳統的角色愈來愈少,反有更多諷刺時弊的角色。【圖2】搶包山有多種規限,以免發生意外,但卻失去傳統意義。反觀美國的感恩節巡遊,最多只是有卡通人物的加入【圖3】。西班牙塔拉戈納的疊羅漢比賽【圖4】,不會有任何安全措施。 J# r2 i1 s/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k& V/ n8 _( v. {0 z2 `
: Q& | T/ K5 _" K. Qtvb now,tvbnow,bttvb一年一度、被視為香港年中盛事的長洲太平清醮剛於周五結束,每年的太平清醮都吸引到數萬名市民及遊客到長洲「朝聖」。tvb now,tvbnow,bttvb7 g9 m( e X4 c$ v% _! y) {
公仔箱論壇6 W9 o+ B% O$ t3 L7 a( N
4 C6 Y' Z' _' L' ?1 k% Y7 t& ltvb now,tvbnow,bttvb2 d! M# O' v* m$ d ?& H
以大家看到的飄色巡遊為例,追本溯源,飄色巡遊其實起源於1860年代,當時的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清政府一度禁止粵劇,廣東省沙灣居民就以戲曲人物的造型巡遊而不唱戲,此活動又被稱「賽色」。其後經佛山傳入香港長洲,並併入長洲太平清醮成為表演項目。5.39.217.762 y# @* G& \5 d' o& c
8 ]+ V1 e3 U% R) E U: q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3 A* Y0 o# l5 G$ B, y
然而,現時的飄色巡遊,戲曲人物已買少見少;反之,只有更多的政治人物或明星出現,用以諷刺時弊。飄色巡遊至今仍然能吸引到旅客們的眼球,但問題是,這些看似多元化的「角色」、諷刺時弊的主題,又有多少遊客,特別是外國遊客能明白這些聲稱是「諷刺時弊」角色的箇中意義?要知道,沒有了傳統的角色,沒有了昔日的意義,飄色巡遊只是淪落至一個小朋友的化妝舞會而已。 9 O0 E, z b; O1 U7 [$ D公仔箱論壇9 M" j& B' D+ s; f' O$ n4 S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8 A& d U) E m6 _4 O6 g4 @ 包山沒有傳統「壽包」 ( U8 f" \% |. n( n ] c7 _( ^" z A1 Y) T7 ~' t
5.39.217.764 [# p) Q: {! `9 s0 s8 Y
不只是飄色巡遊,太平清醮的另一個重頭節目──搶包山,性質亦與其傳統相距甚遠。傳統的太平清醮,長洲北帝廟前會有三個掛滿包子的包山,包山上會掛上了約 1.6萬個包子,名為「幽包」,是一種曾被貢神印有紅色「壽」字的蓮蓉包,又叫「平安包」。在太平清醮最後一晚的子夜零時,在村長一聲號令後,過百名男子便會爬上包山,盡他們所能搶奪包子,取得愈多和愈高的包子,寓意福氣愈多。然而,自從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後,便一直被政府禁止舉行,直至2005年才獲香港政府批准重辦。 6 h% {: | i+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o8 T& y$ O s5 v+ j1 Z
但是,以免重蹈1978年的覆轍,政府嚴格規定包山的構造及攀爬方法。第一,包山須以結構工程師認可的物料和方法搭成,內部的支撐結構不再是竹架,而是鋼架,外部則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只用以保留傳統風味。第二,包子的數目亦由1.6萬個,大幅減至6000多個,而且,從前的包子不再印有「壽」字,改印「平安」二字,寓意沒有意外發生,平平安安,連傳統的名字也沒有了,2007年更變成「平安膠包」,傳統的平安包已經完全變質。第三,現在能夠參與搶包山活動的,不再是往日的長洲居民,不再是什麼居民也可以,而是要接受香港攀山總會的攀包山和防墮安全訓練,在比賽的時候,必須佩戴安全繩。而且,參賽者的人數亦由過百人,銳減至只有12人,而且要經當局嚴格選拔。一言以蔽之,搶包山已今非昔比,意義大不如前,只是成為一個在節日裏的攀爬比賽,「傳統活動」只成為虛有其表的「噱頭」罷了。 0 i* J/ a; D& |2 J8 k. [8 p$ w5 P+ e
老紀請教過文化評論人陳雲,他亦批評現在用假包是「不知所謂」。以往搶包山用的都是經祭祀的真包,各社團和「堂口」互相競爭,希望搶到最高的包以獲得神的庇佑。而搶下的平安包,村民會先放在家中神枱祭祀數天,方能食用,「但現時的餅店已經大量製造,失去其本身意義」。* N2 n2 H+ ^" `- f7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e6 c3 n& w0 a% e
- S7 _# }& \5 l$ v- r% r! itvb now,tvbnow,bttvb當然,鑑於1978年的沉重教訓,搶包山的安全措施的確需要加強,然而,又有否必要將其變成如此「安全過度」的攀爬比賽?而且,縱觀整個太平清醮,從飄色巡遊,到搶包山,再到商店的產品,無一不是為吸引遊客、賺取利潤。換句話說,就是為「錢」出發,而不是由傳統節日出發,令整個節日成為不倫不類的商業節日。或者,這就是一個香港特色的節日縮影,永遠只會將節日以商業來包裝,並把「傳統」美其名叫「活化」,但是,這又是否必然會發生的事呢? ( A; N' s. h* Q' P5.39.217.76/ n6 p7 t6 @2 r {
tvb now,tvbnow,bttvb1 w; V0 r+ G& d! `& x: G# p 外國盡力維護傳統節日 4 N, m% @* O5 ]6 c, X+ V5.39.217.76 ) n0 j- j4 T& k8 d 4 w* Q1 i: p x" P" {7 Q老紀的答案是否定的。在香港以外,有不少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傳統節日的特色,不同於香港的是,縱使節日的活動有危險性,他們都不會作任何的規限。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尊重自己的節日傳統,不會隨意對傳統作出改動,更不會令傳統的意義被商業蒙蔽。tvb now,tvbnow,bttvb9 @2 I+ S# h!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