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4-23 10:56 A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q+ [0 V2 Q* ]4 s
/ O" y- t+ f( E; T+ V& d4 O9 @/ ?5.39.217.76許寶強﹕罷工、佔中與本土運動的政經根源5.39.217.76' y3 ?6 \. M9 f: ?# p
8 [" G7 ^ g' f6 s
碼頭罷工、佔領中環和保衛本土是最近香港的三場焦點社會運動,發生雖有先後,參與及推動者各有不同,目前也未見交集,但三者其實共享同一政治經濟根源——具體的表現,是過去30年全球財富兩極分化的趨勢;而推動的力量,則是由剛離世的戴卓爾夫人等所推動的所謂「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政策。tvb now,tvbnow,bttvb8 G. k, O0 }: n, V/ n# ^- c. @
! ^( ^# c! J' ^, `5 B6 ~, G
! Q) k7 D! Q5 n! v1 p& z
三場運動 一種根源 / C3 ~/ I4 W3 d) ?# ` z. _tvb now,tvbnow,bttvb! L- G" m+ w/ f) H6 Y; C/ g! V
在「新自由主義」之前加上「所謂」,目的是說明這套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以小政府大市場、私有化(privatisation)、去規管化(deregulation)為名的意識形態,實際是選擇性地透過劇減利得稅支持大企業(如軍事工業),同時又不斷打擊工會、遏抑福利的一套劫貧濟富政策,因此與一般人所理解以至重視的「自由」(包括思想、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等自由),其實拉不上任何關係,甚至可說是自由的反面。" P5 Q/ h: P5 ^0 m3 R
0 b- K( D% x% S% n. s8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套美國學者David Harvey稱為「富人的復仇大計」——嘗試重奪戰後到1970年代在凱恩斯主義及社會民主主義主導下失去的經濟大餅的份額——的「新自由主義」,在過去30多年間急速擴大了全球性的貧富差距。到了今天,英美等地的貧富懸殊程度,已回到20世紀30年代大衰退前夕的危機水平。財富的高度集中,令佔人口少數的中上階層的購買力大升,政治權力不斷積累,連帶提高了其文化的影響力,愈來愈能夠因應他們的慾望、想法和行動,改造社會政策、政治體制、經濟結構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戴卓爾夫人等「新自由主義」者所創造的語言概念,在富裕階級不斷增強的經濟和政治實力支撐下,透過大學、智庫、傳媒等機構散播滲透,逐漸成為了社會的共識,甚至迫使「左翼」社群(如英國工黨)也得使用(參閱Zizek2013)。tvb now,tvbnow,bttvb4 ?; F' m, H/ z+ _- t/ G
5 l' e3 k5 h% O3 g* _) Z3 b" T
深受美國文化影響,並在戴卓爾夫人任內仍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自然難免承接「新自由主義」的影響;而缺乏民主普選的香港,比英美等地顯然更容易滋長劫貧濟富的分配制度,因此成為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也有亦舻可循。換句話說,今天香港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以至由此催生的社會運動,恐怕都有覑這「富人的復仇大計」的根源。 + q" d( d" R" H2 _: z. ]- V0 itvb now,tvbnow,bttvb7 I* f! |! P. Z4 b
葵涌貨櫃碼頭的罷工,導火線自然是大商家為逃避企業責任、並由「新自由主義」語言背書的外判制度;而外判公司之所以有恃無恐突然結業,與本地保障及厚待公司主事的經濟法規,以及其過去積累的財富實力也不無關係,而這些均在「新自由主義」年代中得以鞏固及強化。佔領中環運動,由溫和的學者提出,彰顯了過去二三十年不斷坐大的權貴寸步不讓氣焰,連哪怕是改良式的民主進程也想封殺;以保育本土為目的的社會運動,其實也間接由全球急劇貧富分化(包括中國大陸)、金融地產不斷侵蝕本土資源、文化和歷史所催生。tvb now,tvbnow,bttvb2 a' P2 `4 f9 x6 u W
7 _, ? d3 |. P! h ztvb now,tvbnow,bttvb在「新自由主義」肆虐的年代,量度貧富不均程度的本地堅尼系數由1981年的0.451上升至2001的0.525再上升至2011的0.537,中國大陸也有類似的趨勢,至今這個仍自詡為「社會主義」的國家,其貧富不均程度甚至超越歐美等「資本主義」地區,難道不是說明了,中國大陸自1980年代全面推展的「改革開放」,實質與英美同期鋪開的「新自由主義」,有點異曲同工嗎?5.39.217.761 {" [6 r. ` _) y
6 S& ~$ ^- k2 m' R( W" u2 r公仔箱論壇 A9 p# e, @, x5 k& x)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貧富懸殊到政治分化 到社會的自我保衛 5 Y+ ]$ \/ h f! M b公仔箱論壇" O1 d0 }/ i/ h! H; B0 [% U
這情況在最近的10年間不僅沒有改善,更變本加厲。香港過去10年平均每年有4.5%的實質經濟增長,累積了近五成的增幅。然而,本地按固定價格計算的實質工資中位數,卻由2001年的12,380元下跌至2011年的12,000元,10年的實質變化是負2.9%(見統計處的《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當中15歲至24歲的青年,2011年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與10年前一樣,仍然是8000元(統計處《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青年》),而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則上升了12%。換句話說,碼頭工人過去10年所面對的物質生活困境,顯然並非特例。 7 U7 p3 I# X" ~! N, a5.39.217.76 k5 f: ?2 E) } A( v4 x- p+ ~
- L" H8 m5 k! }- Q U& f- P* G; r隨著財富不斷往中港工商富豪手上集中,部分則流入主要為他們服務的專業中產階層,這些佔人口少數的中上階層的經濟政治力量也急劇膨脹。權力孕育更大權力,金錢衍生更多金錢,他們影響政府決策,佔用公共資源,改造社會制度,建立不平等的遊戲規則,使大學、傳媒、基建、土地等均向中港富裕階層傾斜。美國經濟學者Paul Krugman及Robin Wells分析,經濟的貧富分化會導致政治的兩極化,特別是既得利益的右翼分子將愈趨保守,嘗試阻礙任何不利他們特權的體制改革,甚至視溫和的凱恩斯主義為洪水猛獸,對奧巴馬的醫療改革(其實源自右翼的傳統基金會)也寸步不讓。在香港,經二三十年的劫貧濟富,羽翼已豐的中港政商階層,也變得更加保守,在政治改革、財富分配等方面錙銖必較,或指鹿為馬以巧言偽術改換普選的定義,或只願意拿出短期的小優小惠(如外判商提出的「福利」,或港鐵巴士的「優惠」,以至財政預算的「派糖」),不作長期承擔,更遑論改變分配結構。更甚的是,各種溫和的改革建議和行動,在這些慣享特權者眼中,紛紛化作「激進巨獸」——倡議最低工資「等同」走向「社會主義」或「福利國家」,和平的罷工集會竟被喻作「文革式手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r" C. v& O
$ E2 | K) d ]( j2 D
不平等的政經實力,進一步擴大不平等的分配。由少數中港中上階層掌控或主導的政治影響力及購買力,令不民主的功能團體選舉近30年不變,使住房商舖等「資產」價格高企,壓縮了本地工人百姓的生活空間,窄化了價值的準則,傷害勞動者的尊嚴,最終引來社會的自我保護——此起彼伏的社會運動,包括罷工、佔中和保衛本土生活和核心價值。5.39.217.764 ]; P) Q$ h1 O8 ^" z
5.39.217.76" E8 ]: J) f ^9 z
公仔箱論壇4 U9 f ~ D8 x9 {. V2 n
本土主義的階級根源公仔箱論壇3 z' J6 M3 _- i0 s5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