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E+ U+ U, s& c( ^' I言猶在耳,原來公民教育委員會早在本月中已通過,在本年底推出新電視節目,宣揚「忠、孝、誠、信、禮、義、廉、恥」這「新八德」。此舉表面上是「國情教育」電視節目,實際上卻恐怕是以另類手法再推銷國民教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Z+ i. u( v6 {# t; d X
( s+ z7 x5 y5 `6 B f8 p$ h2 A公仔箱論壇「八德」有近千年歷史,晚清民初被孫中山等革命派用作保存傳統旗號,中共建政後一直對「八德」嗤之以鼻,但近年經重新包裝,變成推廣忠心愛國、愛民族的工具。' q& o) T. ~6 k
9 e2 S( [% u+ ?0 D
教育局硬推國教科不果,國民教育的推廣重責,大有機會重返民政事務局手中。局長曾德成更透過由人大、政協、建制派地區人士把持的公民教育委員會,軟銷國民教育。問題是,由學者到文化人,再到未成年學生,無人相信重提連中共都不相信的「新八德」精神,會令本港新一代更愛國。5.39.217.761 G- E1 x- w8 q$ e: |9 w5 b
; N8 y" P5 ~/ C/ q8 t( C- H
推動「新八德」並未引起傳媒廣泛注意,而「愛國報章」《文匯報》在本月13日,以450字報道事件,暗渡陳倉的味道,濃得化不開。 ( s) J9 }5 J3 _* ~3 C# f5 ~) a8 {+ C公仔箱論壇/ n* P' `3 L5 K, V
報道指,公民教育委員會在今年底11月開始,推出新一輯的國情教育電視節目,推廣「新八德」精神,即「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7 c, C/ }1 q. q% V& A# x. N: v: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8 A% `% P) l% }9 \7 E) ~! o) ?
八德最早源自宋代,當時的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及至晚清,「八德」成為革命黨和維新派完善政治論述工具,孫中山提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把「忠」提升到最前位置,更先於「孝」,提倡國家和民族利益,應高於家族利益之上。 " M/ r% ^0 g# k7 q1 Ttvb now,tvbnow,bttvb8 r1 ?, j/ t: H0 @
中共建政後,對儒家學說一直不重視,直至上世紀末,才開始研究當代「新八德」思想,就是「忠、孝、誠、信、禮、義、廉、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 B$ O2 ^: `2 C4 y% K( f
公仔箱論壇# F+ d# x6 w3 y7 `$ i7 _7 V
對於新八德教育,文化評論人陳雲認為,以往「八德」是源於國府年代推出的新生活運動,充滿儒家思想,但他指八德是傳統,不能因時制宜,「改咗唔得」。他笑言,「新八德」字義上有重複,例如「誠」、「信」是同類,揶揄內地連「中文字都未識」。 2 M a3 X7 A* v+ L5 B% ^3 Z0 R" o( {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e+ Y) n. b. ~6 ^$ V6 [% B3 {
他又指,當局企圖硬銷「新八德」,成效一定差,「除非是新政府,新天新地,又得到人民信任,好像那些年的國民政府般,但內地現時貪腐嚴重,即使不是硬銷,香港青年也不會認同。」陳雲認為,新八德強調「忠」,把「忠」取代「孝」而意即儒家思想中的「忠君」,但同時只強調「忠」,而不強調仁義,不提孟子的「民貴君輕」,形同把儒家思想當作政治工具。5.39.217.76# a$ L; J/ h, ?
5.39.217.766 p+ n) ]+ U. l1 s8 ?4 f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質疑,國教科風波未及一年,公民教育委員會就急急推出新宣傳,是以軟手法推銷國民教育,「但公民教育委員會的國情教育,其實從來都是一味唱好,從無批判看國情」。他又指,以往在常識科或其他科目,都有教授「八德」,但內容較深,一般中學生都未能完全掌握。他認為,八德說法和愛國關係不深,難以理解學生會因了解八德而愛國,認為這類電視節目成效不大。tvb now,tvbnow,bttvb. L: H8 b( z6 T, M) J3 i
公仔箱論壇9 B) C3 p' B, p( j
在所任教學校負責公民教育的教協理事張銳輝認為,公民教育基本上教導同學認識公民社會內權利和義務,以及普世價值,例如民主、人權及法治等。他認為,「新八德」精神和公民教育關係,極其量也只是認識中國傳統價值,「認識都是無可厚非,但那只佔公民教育很小部分,而且其他科目如中文科、中史科也有兼顧,相反普世價值教育就無其他學科教授。」張銳輝批評,公民教育委員會的決定令公民教育「狹隘化」,變相宣揚內地教育觀點。不過,他認為,更大的問題在於「虛偽」,「價值最重的是反映社會現實,你搞個特惠生果金都咁多條件,又點宣揚『孝』呢?」 . Z9 y; y: I/ ptvb now,tvbnow,bttvb 6 [+ c. _: X, v. u4 p5.39.217.76老紀就以上質疑,請教過兩位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身為全國人大港區代表的陳勇認為,公民教育寬度廣,可包容不同思想,包括儒家精神,以至基督教博愛思想。他認為,「忠」不一定代表忠君愛國,也可以是夫婦之間的忠誠、對家庭忠愛,以至對工作盡忠,「近期咁多倫常慘案,提倡家庭倫理可以提升社會寬容。」另一位委員、民建聯觀塘區議員林亨利,指大部分年輕人都很受落「新八德」精神,「我們沒有做過統計,但唔受的其實只是一小撮人」。自稱經常和年輕人接觸的他,又指以「新八德」精神推展國民教育,並非軟性推行,「如果咁講,好似講到以往人家推的是硬性。」5.39.217.76 l6 p1 {/ y% Q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