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 D7 d, [預計未來5至10年,建造業將會非常蓬勃,生機處處,因為除了政府各項大型基建工程外,市區重建項目、增建公私營房屋單位,以至啟德發展計劃等項目相繼開展及動工。但有業界人士認為,現時求才若渴,恐人手不足會拖慢工程項目進度,因而要求政府考慮輸入外勞以應付市場需要。 3 \" c W5 [& q6 a, j6 H- f ! m& m+ u) C. S; k8 C/ y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提升待遇 改善形象 2 n' O5 _2 D. h; \4 n/ l$ M0 g. p4 y
" C; e# J3 T3 g6 ]* @$ t# Dtvb now,tvbnow,bttvb對於應否引入外勞,筆者認為,短期沒有迫切性。輸入外勞對承建商而言,可能憧憬會節省成本,但外地工人質素未必較本地工人佳,而且,輸入外勞亦非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人才荒的問題。要改善建造業人才短缺,避免出現斷層,甚至青黃不接,必須從問題的根源處著手。根據數字顯示,現有的30萬名註冊工人中,年屆50歲或以上的佔當中人數的一半,只有13%的員工年齡低於30歲,反映行內缺乏年輕一代的新血。究其原因,是建造業予人辛苦、沒有前途的印象,危險性較高,以及建築工人的社會地位被看低,以致難以吸引青年人入行,大多數父母亦抗拒子女從事相關行業,令建造業經常面對招聘困難,加上本港教育和培訓方面未能完全適時且有效地配合,才令老化問題擴大。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I c0 S8 y3 a, b5 P. L+ 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