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2-7 10:58 AM 編輯 / `# Q7 P; h1 m; o$ k! ztvb now,tvbnow,bttvb 3 F M" R$ C) a! R& f& f {葉仲茵、鄭宏泰、張妙清:統計數據「造假」與上門訪問調查的困難 & a2 B4 U2 g1 y* a! j% X' K"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q& B, o7 |% k* X, L
公仔箱論壇. X |8 C. O+ z% U: ~/ x! B g
上月,有報章指政府統計處一些前線統計員進行「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時,為了縮減每個個案的訪問時間,便長期故意造假,從而避免詢問一系列問卷問題。這些報道不但愈揭愈多,還帶來更多的「爆料」,更有人質疑統計處有人知情不報、包庇縱容這些知法犯法、缺乏專業操守的行為。公仔箱論壇# o: v# v. l6 n# M$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 V* \4 A) H8 E
這些「醜聞」當然震盪了整個以專業化、高水準見稱的香港社會,不但有關統計部門須向公眾作出解釋,統計處處長與特首梁振英還宣布成立調查小組,為「造假」事件展開調查。7 y6 t W0 t2 d$ r
4 ]* K: i6 l; M' n公仔箱論壇 ; ]* K' |3 ]$ N+ E# N【註2】回應率有不同計算方法,視乎計算時如何處理部分完成個案(partial interviews)及未能確定是否合資格的未接觸個案(cases of unknown eligibility)。 , n1 I% Z- B" @1 v7 o7 ]tvb now,tvbnow,bttvb5 u: H+ E/ g `: A
此 外,現時一些統計調查公布的所謂「回應率」實際上是美國民意研究學會定義的合作率(cooperation rate),即等於在已接觸個案中,最後可成功完成訪問的個案的百分比。有關回應率與合作率分別的討論,可參考傅景華文章〈電話民調回應率偏差嚴重〉(刊2011年10月20日《信報》A22)。 8 I& W3 m0 }& d& \8 |1 {tvb now,tvbnow,bttvb1 v3 q1 Z6 L- u2 _" ?- l- [4 R
tvb now,tvbnow,bttvb; o5 @/ s7 C' y/ `. b# h8 F `
【註3】Lam, T. H. et al. 1988. Doctor-consultation in Hong Kong: A Comparison between Findings of a Telephone Interview with the 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Community Medicine 10(3): 175-179;另見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2年7月至9月」。公仔箱論壇! t: m7 Z/ W5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