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評判金發局 關鍵看能否促發展
[打印本頁]
作者:
huichi0426
時間:
2013-1-27 12:35 PM
標題:
評判金發局 關鍵看能否促發展
本帖最後由 huichi0426 於 2013-1-27 12:36 PM 編輯
5.39.217.76) Y3 }; }0 C% l9 e8 _) _" `' T
7 D4 t3 n( c! c. H; Q2 n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金融發展局,旨在推動本港金融業進一步發展,該局昨日已開工,舉行了首次會議。不過,作為一個全新機構,部分人對其存疑,完全可以理解,有關方面實宜詳細向社會解釋,以釋眾慮,好讓金發局可以輕裝上路,逐步收穫預期成效。
1 m5 Y/ P) {% O) v- p6 d
# _0 a$ @8 h8 T9 H6 _( z. ~0 e
首先,金發局為何以「擔保有限公司」形式出現?當局雖已指出這是國際慣例,也為方便招聘;不過卻未就此深入闡釋,尤其是為何它與其他同時成立的經發會等截然不同?其次,金發局將采自負盈虧方式運作,由職員薪金到推廣工作均涉支出,但卻表明不會進行任何投資,又不會向業界徵費,亦無意接受私人機構捐款,那麼,錢從何來?「盈」從何來?該局如何持續發展?凡此種種,都有待更加清楚地交代說明。
" d% O! q) {! h" M4 P" x- P公仔箱論壇
1 L( ^, K z5 {# d; J
金發局的目標乃促進本港金融發展,然而,坊間部分質疑則嫌過於政治化。例如:成員組成方面,有人批評太多來自中資機構,這種意見顯然跟香港發展大方向相左。因為香港既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內地唯一的境外金融中心,尤其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日趨穩固,「十二五」更指明要以香港為金融龍頭,吸納熟悉內地金融環境的人才,肯定不是壞事而是好事,更何况局內20名非官方委員之中,有關人士占4位,跨境大行則占倍多席位,其中數位都是外籍人士,內地比例難言過多。
" ?. \0 [# J: a3 v4 l! b2 n
1 J- Q) R' v4 y5 [0 ~9 o; x
至於擔心新機構架床疊屋、造成混亂,亦是無的放矢。金發局旨在「提供高層和有效的平台」,「向政府提交意見和建議」。一方面,這肯定其諮詢性質,史美倫昨亦重申局方并無行政功能和權力;另一方面,有鑒目前金融監管奉行「雙峰模式」由金管局和證監會分別執行,發展方面又有財庫局、貿發局等,加之需要聆聽業界聲音,由此搭建一個平台促進跨界別、跨層次的協調配合,誠乃合理合情的必要之舉。該局一如其他機構,均受防賄條例監管,何憂之有?
公仔箱論壇4 \6 ~& l% q7 Q* Y+ E
tvb now,tvbnow,bttvb0 k% \% R: |; `0 f3 x( {2 I
香港最需要的乃是做實事,實不宜繼續在上述質疑中打轉,而應將焦點放在如何促進金融發展的問題上。昨日首次會議,金發局經已確立五個主題研究,包括金融政策的發展研究、內地機遇、創新業務、市場推廣、人力資源,每一項都是題中應有之大義。其中,優化宏觀金融環境,抓緊內地機遇,至為關鍵;金融創新也是必須的,例如配合國際和內地需求發展商品期貨市場;此外必須加大市場推廣,鼓勵海外選用本港金融服務如投資、貿易、IPO等;致力培訓及招攬人才,亦是關乎前途的大問題。
/ y' c1 x: Q; n: M9 v& i
7 ^3 T, B' T3 o- e5 @ D)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2香港商界最關注的十件大事」評選頒獎典禮致辭表示,中共十八大確認了國家深化經濟改革的路線,內地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會大幅提升,釋放巨大的消費潜力,他們對香港消費品和服務的需求都會大大提高,這對香港無疑是難得的機遇,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包括金融業在內,香港的發展必須順應大勢,特別是抓住國家發展的大機遇,此乃香港保持成功、持續改善民生的前提。評價金發局的工作,亦應以是否能夠促進香港金融發展,作為根本標準。
5.39.217.76, o1 L6 t7 {/ h0 @( I( e @. q ]
公仔箱論壇) M3 h. ^' T3 X+ m7 K0 K
香港商報評論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