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6 K5 |8 `# R) A* N9 F- z5.39.217.76報道引述香港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hina Media Project)的研究員班志遠(David Bandurski)的分析稱,判斷這是一起孤立事件還是顯示什麼趨勢還為時尚早,《南方周末》前記者的公開信就是向北京叫板,要求高層表態。“這封信是在說,攤牌吧,告訴我們你們對於開放究竟採取什麼立場。”5.39.217.768 X4 T+ F7 c8 \0 c3 z v9 W3 L
/ F+ [" G' Z/ R& {( H 左右開弓,腹背受敵?tvb now,tvbnow,bttvb$ h- y0 k3 P' d1 n9 R0 U3 o' X% }
5 b. S: p' K, @6 b8 z' K《紐約時報》的報道同時描述了北京《炎黃春秋》雜誌網站一度被關閉的情況。香港《蘋果日報》發表評論《左打右也打,習李新政的形象已蕩然無存》,更進一步談到此前“毛左”網站《烏有之鄉》被禁言。評論認為,“新年伊始,兩家在內地享有言論開放聲譽的媒體《南方周末》和《炎黃春秋》先後遭到當局嚴厲整肅,前者社論被閹割,後者網站被關閉,一南一北,遙相唿應,是當局打出的組合拳,擺明是一舉封殺自由派的輿論平台。如果說,去年4月《烏有之鄉》等網站被關,是打壓'毛左派',那麼今次兩份媒體被打,則是教訓自由派,套用中共的邏輯,就是左傾抬頭反左,右傾抬頭反右。習近平上台不久,重拾‘左打右也打’舊招,令新政形象蕩然無存。5.39.217.76; m+ \- O; z7 P;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