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大學教授擔任南港展覽館案的評審卻收賄,被法院判決徒刑定讞。教授要坐牢這件事震撼學界,雖然應只是「一粒老鼠屎」現象,卻產生了一個後遺症:各種公共工程、包括環評案件的評審,其專業性、獨立性,現在都可能成為被質疑的對象。果然,在此新聞事件之後,立即有網友建議檢調應調查台東美麗灣案的環評委員;又有教授投書媒體,指責「誰摧毀了環評法制」,還因此造成環保署的去函澄清說明。凡此種種,已使各重大開發案的評審機制受到重創,評審一旦失去公信力,日後必定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下場,各種紛爭將永無寧日。 台灣號稱「民主走到這一步」,但民主並不是凡事都靠民粹力量或意見的角力決勝負,很多場合應以專業裁判的判斷定奪是非;所以要不要繳稅不是數人頭投票決定,運動場上也不是打架比力氣而已。但台灣現況,卻是一步一步摧毀了很多裁判機制的公信力。南港展覽館案是一個嚴重的負面案例。其實早在該案之前,諸多開發和環保對立的個案中,環評機制早已不受尊重,例如國光石化案中曾有時任閣揆的吳敦義是否說過「白海豚會轉彎」的爭議,令人擔心行政單位的立場是否可能干擾專家意見。國光石化案後來在馬總統的定奪下畫了句點,卻也凸顯出環評機制失去裁判的作用,無法化解正反意見的對立。 最近紛擾的台東美麗灣案是另個例子,最高行政法院要求停止開發已判決定讞,之前開發單位以小面積「分段開發」以規避環評,加以縣府官員未迴避而直接參與環評會議等違規情事亦證據確鑿,建物主體已巍然矗立的既成事實下,上周再開環評會議得到有條件通過的結論,能不引起抗爭? 今年度的台灣社會很「憂」,值得擔憂的並不是一時的景氣低迷而已,而是民主法治社會作為基石的很多裁判機制都在大崩壞之中。總統被人丟鞋子尚只是個人威信問題,但如果法院沒人理,評審被質疑不中立,則日後各種重大決策、重大案件,是誰說了算?這才值得憂心! 公仔箱論壇, g3 F: R1 ^" j% y6 p
【2012/12/25 聯合晚報】5.39.217.76$ h. n* k8 {: r$ T4 j$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