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12-23 09:19 AM 編輯 " S9 P7 ^4 ?* U; w2 v" d
3 m" s+ ~; E; r0 c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安裕周記﹕近親繁殖 4 l4 y. M; F I5 E/ u1 dtvb now,tvbnow,bttvb, z5 W2 s- u6 D9 |+ H% |* D+ U, U
tvb now,tvbnow,bttvb/ X: t x& l) n' B6 A
劉江華從立法會落選後的雖生猶死到西裝筆挺去政府總部上班的職場復活,說明朝中有人好辦事,把一個政治上判了死刑的落選議員在無業的景況裏給他一份工,於解決失業大軍的角度而言梁振英算是做了一件實事。失意於選舉而最終得到政治酬庸不是沒有先例,彭定康一九九二年英國大選時是保守黨主席,那年保守黨在馬卓安領軍下險勝工黨,彭定康自己卻在選舉裏丟了議席,馬卓安感謝他的汗馬功勞派他來香港做末代港督,而把本來有可能來港的查理斯王子頂出局。不過,彭定康與劉江華不同,當年保守黨是在最後一天翻身力擒工黨繼續執政,是擁有民命的政黨,與今天梁振英只是六百八十多人選出的特首是兩碼事。公仔箱論壇+ R# H0 f" a4 a: m' B
2 R5 [* b; f1 d& j# R) ktvb now,tvbnow,bttvb類似劉江華的任命,可能未來幾年我們還會陸續看到,近幾個月,人們逐漸觀察出一種委任模式——加入政府或相關機構的,開始出現愈來愈小圈子的現象,從行政會議的組成到高靜芝到邵善波到今天的劉江華,還不計在外頭敲邊鼓的各式梁粉人等。這些人都有相同的一種同質性,就像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陸流行的紅歌《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那樣,「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擁有同一的世界觀和相類的道德價值,「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種形態下的特區政府核心,必然會出現極其惡劣的弊端﹕文化大革命過了三十六年,論斷是毛澤東一言堂以外沒有第二種聲音,「走到一起來了」之下,八億人民頭撞南牆不自知。4 Z) M4 B! X+ T' q, h4 x
6 |$ D) A/ r! T6 {9 T' F' n
這個星期本來打算寫日本選舉,《星期日生活》主編說不如寫劉江華。某程度而言,今天的香港政治確也與日本形神俱似。說的是日本政治的近親繁殖,安倍晉三的父親是前外相安倍晉太郎,安倍晉太郎的岳父是前首相岸信介,岸信介的異姓親弟是另一首相佐藤榮作。日本政壇這幾十年都是這種近親關係,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兒子石原伸晃是眾議員,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女兒田中真紀子兩度擔任大臣,前首相福田赳夫的兒子福田康夫也做過日本首相,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父親是做過外相的鳩山威一郎,鳩山由紀夫的曾祖父鳩山和夫做過眾議院院長、祖父鳩山一郎是戰後首相、弟弟鳩山邦夫也是議員。這種延綿三四代的政治家族,在近期香港以另一種形態出現,香港巿民在政治低氣壓的朦朧當中看到這類人脈﹕一是梁振英曾經主理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這裏出了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和中策組邵善波,另一層次則是以民建聯為主體的另一重關係,這就是行政會議的李慧以及如今的劉江華。雖然人不算多,但這一趨勢在梁振英大宅僭建事件發酵後有愈發明顯傾向,一種在道德觀上只信「自己人」的政治結盟隱然出現,排他性的特質使到香港時光倒流走進大都會罕見的小圈子。' X, Z6 V7 a' 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