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小學生自制結婚証 在40名同學見証下“結婚” [打印本頁]

作者: nt1972    時間: 2012-10-16 05:16 AM     標題: 小學生自制結婚証 在40名同學見証下“結婚”

  僅過了一周,又自制一個離婚証“離婚”,專家表示,大人莫驚慌,他們只是在模仿,需給予正確引導tvb now,tvbnow,bttvb3 p& ^) D% P( V5 j: C9 z

& {' o: T' F& N8 K) Q6 K: Z  因為彼此關系要好,兩名三年級的男女同學決定結為“夫妻”,並自制了一張畫有雙方頭像和寫著姓名的“結婚証”。可是好景不長,一周後,兩人因為鬧矛盾而選擇“離婚”,並嚴格遵照形式,不忘另外制作了一張“離婚証”。5.39.217.762 U) x& @. a1 L& N  ]
) [/ y) {' l3 `: l. T  T$ T
“結婚証”剛扯一周就“離婚”
. [# y: B( ^  W2 S6 X  前不久,渝北一所小學三年級(一)班傳來“喜訊”。班級里關系要好的妮妮和濤濤互生好感,在40名班級同學的見証下,公開宣稱結為夫妻。兩人還拿出一張A4紙,用彩色筆在左邊畫上雙方的頭像,右邊寫下名字,像模像樣地繪制了張結婚証。7 a- p, m& G% ?  y' B* f
公仔箱論壇) G! \; c6 J) v8 M+ q. v
  就這樣,這對小“夫妻”開始在班級里出雙入對,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扶持”。下課時,兩人會共享一本小人書;午餐後,我的水果也分你一半。: T  c0 s7 G8 y: j  O, O+ @

% w$ {! u" T9 h& O7 G  可是,“夫妻”緣分不長,一周後,因為認為濤濤愛作弄人,兩人選擇“離婚”。于是,另外一張A4紙對折而成的“離婚証”由此而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S, D$ I1 O4 O3 c! y

9 ?, {% Z5 c9 h屬于兒童模仿行為1 t' i, ~$ |' a% H9 X$ k/ n
  “為什麼小孩子會出現關系好就結婚的想法?”其中一位學生家長找到了協和心理咨詢所副所長、親子與情商教育專家蔣華,尋求幫助。
6 h8 A$ o8 |5 |0 N" }$ g公仔箱論壇7 k" F( y# i3 |3 E
  “這是兒童的模仿行為,家長不必驚慌。”對于妮妮和濤濤的做法,蔣華分析,可從以下三方面來探尋原因。現如今,成年人的婚姻質量偏低,存在結婚不加思索、離婚意氣用事等問題,而這種現象的常態化,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婚姻觀念造成影響;$ t6 r* r# `1 [1 F) o
5.39.217.76; D# l9 Z2 n4 ~" a8 v4 B
  部分家長整日忙于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造成孩子愛的缺失,致使他們從身邊的伙伴中尋求溫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0 W0 {& v# D& z! R

$ \7 ~3 I7 d4 @! r%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此外,蔣華還談到了外界因素的負面影響,據她了解,很多還未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都喜歡看韓劇、偶像劇以及成人漫畫,而劇(書)中涉及到的一些感情觀也會扭曲孩子對于婚姻的認識。
4 Y# o% T+ u' s6 D. j& \+ Z!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9 o! \/ M/ [$ f' a'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家庭關系角度引導
! s/ V& \  Y; z( i& N6 m- ]tvb now,tvbnow,bttvb  此外,對于妮妮和濤濤的行為,蔣華還認為屬于未平穩過渡兒童婚姻敏感期的一種現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Y( @1 B2 |- k! Y4 n

, h  B4 ^) A% e$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蔣華介紹,兒童婚姻敏感期是兒童認知社會關系的一個必經過程。從4、5歲開始,孩子就開始對人群組合發生興趣。由于婚姻的組合形式離兒童生活最近,所以兒童的探索就會先從婚姻開始。這個時候,他們會研究誰和誰結婚了,如果他們喜歡一個人,就會假想與對方結婚的情況。公仔箱論壇& o  l; Y: [: |- v. G1 _0 ^2 u
公仔箱論壇) I2 ~; C) i4 D8 N
  當孩子出現非常態化的婚姻觀念時,家長應該如何加以糾正?對此,蔣華建議,家長需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更不能責備孩子;其次,應該從家庭關系的角度加以正確引導,告訴孩子愛和喜歡的不同。引導後,家長還需自我反思,“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和愛,他(她)不可能產生類似妮妮和濤濤的行為。”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