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A: p1 S- U# M/ l9 M; {: W, T8 W公仔箱論壇 # ~) K( W1 W, Q/ r( F$ |一.我看到有人說:回歸前,港英政府洗你們腦子,成為殖民地子民,怎麼不見你們出來反抗? Z. L$ X+ C5 e& r+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o6 H% d/ ~9 _) D6 d& R# n這不失為一個好問題,相信許多香港人也沒有認真思考過。* M1 G& F( c. K P
0 Y( b4 T$ l; B* E* u7 X+ H公仔箱論壇殖民地年代,不是沒有人反對港英政府的教育政策,不是沒有人批判教育的政治功能。我記得,1967年,一些不喜歡港英政府的中學生,支持工人罷工,反對警察鎮壓工人,同時,也參與親中共團體發起的「反英抗暴」(現在一般稱之為「六七暴動」)。有政府學校學生挑戰校長與訓導主任,大喊「打倒奴化教育」,有學生更被警察拘捕判刑。到了七十年代,有年青人在維多利亞皇後像淋上紅油,塗上「打倒奴化教育」標語。他們批評港英的教育培養一群接受殖民政府的順民,華人成為奴才。不過,雖有這樣的批評,當年的確沒有促成全民反對運動。5.39.217.76) F+ n( E% p+ T& U, E5 v( w t
0 B5 M8 c$ d- I$ |公仔箱論壇我不知奴化教育算不算得上是洗腦,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正如梁文道<註定徒勞的國民教育>一文所言,港英年代的主流教育是一種「世界上非常罕見的非國民教育」,港英政府沒有要我們成為英國人,即使在官立學校,也沒有系統性的國民教育。例如,當年官校學生對英國國歌旋律雖然熟悉,卻不懂得歌詞。英國歷史、政經成就、歸屬感等等,全都不是課程重點,更沒有英國的國民教育專科。更有趣的是,有官校的老師校長,積極鼓勵學生參加中樂團,對文化中國份外認同。當然,港英政府也從來沒有為任何一個中國政權推行國民教育,它也不鼓勵激烈的中國民族主義,可是,學校裡卻有中國語文科與中國歷史科等等。港英教育的目的是甚麼?我一時也說不清,但不難理解,「反洗腦」的口號是不容易喊出來的。tvb now,tvbnow,bttvb6 I( O' f5 c' l/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