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內蒙生態災難 挖煤令草原變「隕石坑」 [打印本頁]

作者: vandas    時間: 2012-9-14 12:49 AM     標題: 內蒙生態災難 挖煤令草原變「隕石坑」

公仔箱論壇) ?, ~, j/ V, b6 C/ J
【明報專訊】被譽為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自上世紀發現豐富煤炭資源後,引發民間蜂擁到來濫開採,造成大片草原上千個不規則的坑洞,星圖片顯示,該區域猶如滿布隕石坑的月球表面。環保組織直指,草原受破壞是嚴重的生態災難,呼籲有關部門正視並認真考慮發展計劃。# K! i- X5 c2 x2 G

5 {: i  F% S1 C/ ?7 n2 l3 V5.39.217.76呼倫貝爾已知的煤炭資源總量超過1000億噸,是盛產煤的東北三省煤炭總和的6倍;而其中舊稱「寶鎮」的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寶日希勒鎮,自從鎮北草原被發現蘊含驚人的煤礦量後,更被改稱為「寶礦」。
4 R6 F' D$ X, S5 c  ]' D5 e
1 d' \  ?& i. S7 ?草原面積減483萬公頃
6 F6 j& V+ y6 h5.39.217.76  L% s" C5 d0 U7 j
自上世紀90年代末當地煤急劇增加,無序濫採的深陷坑洞,造成草原滿目瘡痍,牧民放牧都要避開坑洞而行。市林業局表示,截至去年底呼倫貝爾草原面積減少達483萬公頃,約為可利用草原面積的一半,另有近300萬公頃區域潛在沙漠化威脅。4 z1 i8 P/ a2 c5 t) r& @9 D

8 U& o7 m% U0 |+ ^5.39.217.76曾在礦區工作的民眾表示,當局一度將挖煤得來的泥土填回坑洞,以還原植被,但被挖空的土地無法承受泥頭車的重量而凹陷,故需另覓方法修復;目前餘下約5.5平方公里的塌陷區,是當局耗時十年、投入逾6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整治成果。除草原受破壞,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調查更顯示,當地地下水水位愈來愈低;採煤興起前土井約10至20米就有水,但現今40米深的井,抽水僅5分鐘就沒水。而陳巴爾虎旗東明村更傳因地底有煤,全村要遷村開發,有村民擔心新地方環境和治安更差,不捨得搬走。  Z( f0 y* ^  ?6 |  `

. B/ v" [$ D3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陳巴爾虎旗2002年興建以煤炭資源為主的3000畝工業園後,財政收入由3000多萬飛增至去年的12.1億元,居民收入增長3至4倍。當地政府宣稱推動經濟發展順理成章。但綠色和平近日發表研究報告,呼籲有關部門正視生態災難,落實嚴格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以平衡經濟發展和保障生態環境。
( C7 b" G* E0 G8 N' d0 S$ E5.39.217.76
& Z. |# m. c; Y% W) a$ u" T5 K公仔箱論壇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