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9-13 10:33 AM 編輯 ' U" p$ t0 j/ d. n% C1 g/ I
; j4 e; u. E9 Q 莫慕貞: 投訴陳文鴻專欄 0 t' {: P& U5 e4 }+ X5 r% |& Y9 mWednesday, August 29, 2012' U0 E( \8 c2 d2 i) k
1 ~' @8 R p" a% _1 Q5 y; T
(註一﹕我已經頂佢唔順,連膠子山都未令我真係寫信去投訴。 " v0 k3 R7 k5 A8 K& M: t+ B公仔箱論壇註二﹕中聯辦動員咁多人,連呢班不知教育為何事的膠人都盡出,今個星期六大家唔好輸畀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9 w- d. m1 u6 ], f)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O6 t! N+ O! \
" _4 Z7 y# r' t+ _% |2 `& R敬啟者﹕tvb now,tvbnow,bttvb {9 T, k( Z3 |. {9 y) X7 e% R
0 [6 M: t4 N$ Q' F' `' m
貴報在去月開始,邀請陳文鴻撰寫專欄,本人觀望約一個月後,卻很懷疑您們的決定是否正確。本人素仰 貴報兼容並蓄之方針,亦樂見 貴報專欄包括不同立場的聲音,讓讀者接觸不同立場的論述是有益的。可是,包容不同立場不等於接納悖理之辭。& y5 F' ]: D( W
公仔箱論壇% c4 Y# c/ U& k! U# p% [
為了方便舉例﹕陳用了很多篇討論國民教育爭議,本人卻發現他的論述基本上只是重覆政府宣傳,並不符合實情並有歪曲抹黑反對者之嫌。公仔箱論壇' M$ N. N/ v8 D r
公仔箱論壇! g8 k# H8 W* ]
30/7,陳聲稱「我不明白為甚麼反對者在曾蔭權政府時期不反對設科教學,也不反對以公帑委託某些機構來推動國民教育」,這很明顯是陳文鴻自己不看報紙亦不理會教育界在發生甚麼事。教育界在去年界內諮詢時,已不斷提出反對(本人也去過一次諮詢會,基本上會上提出的所有反對意見都是基於專業理由,沒人說甚麼「洗腦」不洗腦,而官員沒能回應各人質疑,「講完就散」)。只是政府從沒公開諮詢其他「持分者」,一意孤行,終於引來學生和家長極大反響。 , h" q6 I- T7 \ q( n2 G) Y5.39.217.76 3 J# b* a4 X, h# k" H- A5.39.217.76這是曾蔭權或梁振英的錯﹖已是另一回事。重點是現在梁振英執政,究竟他肯不肯撤回這份問題多多的課程文件再諮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1 `8 B; x3 b
( [- l+ ]5 G t Utvb now,tvbnow,bttvb13/8,陳聲稱「反對德育和國民教育是缺乏道理的……校本為主的推行原則已使政府沒法控制教學內容」。我很懷疑究竟陳有沒有讀過課程指引,課程指引明言要培養學生的國民認同,而且要求老師「評估」學生有多愛國(指引中的示例甚至包括學生是否對升旗禮感動)。所有教學活動都是環繞這些「要求」展開的。老師當然可以在課堂裡不停講六四、李旺陽,但國民教育課也是視學和外評的一部分,到時候督學或外評人員見到學生「國民認同」那麼差,他認為真的沒影響嗎﹖教師再專業,課程指引都是要遵守的(除非是國際學校),課程要老師評估學生有多愛國,他們就要做。 ' s! ?1 w/ R; y ; @$ M: ?) v' f" V3 c) T5 ~同文更有趣的是文末指「應把錢投入大學,讓大學以客觀中立學術的態度辦好社會的國民教育」。那份偏頗到連陳文鴻也不敢支持的「中國模式」教材,正正就是浸大學者有份編寫的。難道浸大不是大學﹖﹗, c) c, }$ D! X" e5 J.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