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陶傑: 光風霽月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8-23 10:59 AM     標題: 陶傑: 光風霽月

陶傑: 光風霽月 tvb now,tvbnow,bttvb% Q& q- ~) G3 ^+ d" k1 M1 v4 n

1 E  h. e6 I# p) ~- d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x! n; F3 L$ K4 ?. ~/ r; P) `2 j
蘋果結束「風月版」,成為新聞,一份報紙有影響力,於此可見。( K3 C5 [9 p* b2 p
5.39.217.769 B/ p, y& Z$ C0 d1 s% c& }4 F9 i
報紙附有鹹濕版,不是香港專有。民國時代,中國有言論和新聞自由,上海的報紙,也喜歡在副刊報道歡場艷聞:如某大亨看紹興戲,看中了名旦筱艷紅,局設春風得意樓,酒酣耳熱之間,大亨的老婆來吵鬧,砸掉了一隻同治的花瓶子。該夫人出名醋潑,但從前傳是白相聞人張嘯林的情婦,床技尤為佳活,把個張大胖淘空了身子,跟了某大亨之後,虎狼之戾不減……各路艷幟新聞,都是從一個江湖傳出來的,黃浦江、百樂門、四馬路、大世界遊樂場,此為艷情八卦版之始祖。# ?* n8 P: {8 f9 |8 b1 H% Y7 Y

9 T7 Q7 N; k' X; }6 x公仔箱論壇香港的報紙,縱亦有此一幟,風格是嶺南派──色情版要用廣東俗話夾雜文言,方自成風景。報人王世瑜先生尤精此道:山東人,在上海住過,來到香港,粵語文化學得精活,出版了一份「今夜報」,帶領香港進入七十年代的風月生活。後人只知道什麼肥龍、骨精強,而不知道王世瑜的「摩囉經」──摩囉,就是摸女人的籮柚之義,版頭畫着一個包頭阿差在吹笛子,一條響尾蛇昂首吐舌──從前的香港,有許多幽默諧趣家。
8 Z0 _4 l7 n) O. W1 s$ G+ x: `1 W公仔箱論壇
( r3 r$ X, j; e( v, [5 Q& r& y' Y
香港報紙的鹹版,是很好的文化──香港失憶而造作的「文化知識份子」們聽好:這才是真正的文化,紀錄了香港社會光璀色艷的現實,就像「東京夢華錄」記儎了開封的底層生活,姿采紛陳。配上李翰祥先生當代的「騙術奇譚」、「風流韻事」、「港澳傳奇」的風情系列,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那時真正綺麗多姿,出生得晚的人,不知道他們錯過了幾多好時光。tvb now,tvbnow,bttvb- D/ H: \1 `% b! S/ u
tvb now,tvbnow,bttvb7 H6 e/ U! F% F) j
報紙靠色情谷銷量,只要有正經的新聞和副刊,一定有廣告,那時掌控廣告資源的都是有見識的男人,今天是一群潔癖的港女,她們一皺眉頭,不放廣告,你就沒轍。今天的香港特區小眉小目的地方就在這裏。許多詼諧奇趣的人事,也沒了,成為一種荒漠,這也好,好的東西,你也不配。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