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預告病發期 老人癡呆症先知新方
[打印本頁]
作者:
kschow
時間:
2012-7-27 07:51 AM
標題:
預告病發期 老人癡呆症先知新方
老人癡呆症乃長者最常見的退化性疾病之一,最近美國有研究指,透過檢查脊髓液成分,可於病發前約十五年,已預知病發期。本地腦神經科醫生表示,雖然此症仍無有效藥物防患,但如能於早期病發時及早診斷,即時用藥延緩病情,能大大減輕對生活的影響。
5.39.217.76* w+ F- P+ z# \/ B+ C6 P
, E! q6 ]: b' b0 n
驗脊髓液助確診
5 X8 L- u: E, L7 q1 _* s$ ?8 A
老人癡呆症分血管性老人癡呆症及阿氏老人癡呆症兩種,前者多由中風或腦血管病變引發,較易察覺;後者因早期病徵不明顯而難以及早發現。為此美國特進行研究,於十五年前已為一群受測試的普通人抽取脊髓液,並進行分析,再比對他們十五年後的病發機率,發現患者病發前多年,其脊髓液已開始出現變化。腦神經科醫生鍾鎮邦(右上圖)指,事實上很多腦退化疾病,在出現病徵前,腦部細胞已呈現退化及萎縮,當萎縮至一定程度時,才會演變成各種臨牀徵狀。「一直以來,醫學界都認同脊髓液成分的改變,可顯示腦細胞退化萎縮,故會為有懷疑的病者,抽取脊髓液成分化驗,此乃確診老人癡呆症的方法之一。美國這個新研究的規模更大,能進一步肯定脊髓液變化與老人癡呆症風險的關係。」鍾鎮邦稱。
z- [: G7 X: @9 rtvb now,tvbnow,bttvb
* b* e i: x& B% n) X7 E& n/ V
未宜作推廣普查
0 P$ }( ?0 @) |9 H, S# U8 X
鍾醫生繼續解釋,隨着港人愈來愈長壽,人口老化令老人癡呆症的病發數字亦愈來愈高,對於抽驗脊髓液是否適用於普查老人癡呆症,鍾醫生對此則有所保留。他解釋,由於抽取脊髓液時會有一定的不適,事後約兩成人會有頭痛副作用。加上現時仍未有藥物可預防病發,因此即使及早知道病發風險,亦難以用藥物來減低病發機率,相反有可能增加受檢者的壓力,故檢查前必須權衡利弊。但另一方面,雖然老人癡呆症屬於原發性疾病,但現已發現中年人血壓過高、肥胖、吸煙或患糖尿病等,都會增加將來患老人癡呆症的機率,因此如已於檢驗脊髓液或其他途徑上,了解自身有較高風險患老人癡呆症,便應盡早和更嚴格地控制血壓、血糖、體重和戒除不良習慣,以助降低將來的病發風險。
( m. V; O0 H D: f% I; c& j, q
tvb now,tvbnow,bttvb: r3 c8 y7 v6 D7 Q7 Y6 a
復康護理減不便
2 M# t! g9 T- g9 C. ~$ ~1 s+ Btvb now,tvbnow,bttvb
鍾醫生強調,雖然藥物可減輕病徵,減慢退化速度,但復康護理同為紓緩病情的有效方法,故不應忽略。如能在起居習慣、環境配套上作充足準備,能有助盡量善用僅存的腦細胞機能,大大減低對起居方面的影響和提升生活質素。當中例如將家居用品整齊分門別類,並將每日所需要進行的例行事宜,如服藥、購物或梳洗等,有條理地記錄下來,以便隨時參考及於完成後作記錄,能有效地避免忘記或重複。至於親友亦不妨參與坊間的老人癡呆患者護理課程,以便掌握照顧患者的技巧和方法。
tvb now,tvbnow,bttvb+ {0 {3 j, e$ R/ s& F
5.39.217.76& ~9 @# L3 o( w: I2 H! P
開始應用新藥物
tvb now,tvbnow,bttvb$ [6 ^% L' }) K8 Z: o) a
雖然近年醫學界已積極研發預防性的老人癡呆症藥物,甚至有一種研究中的疫苗,聲稱可降低病發風險,但鍾醫生表示其研究結果的數據仍反覆,較難確定其預防效果,現時預防性的藥療進展較慢。幸好針對已經病發的患者,延緩病情惡化的藥物已取得較大突破,例如新藥物「IVIG免疫多球蛋白」(IVIG)的研究發現,靜脈滴注IVIG的病人,在磁力共振檢查下,其腦部萎縮的程度會較無滴注者慢,以問卷或徵狀觀察方式來比對,更客觀地證明此藥療效。現時IVIG已經進行第三期研究,並預計於2013年公布更多有關的研究數據,進一步確定其延緩病情的功效,而事實上本港已有醫生以該藥物為病人進行治療。至於已沿用近十年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可藉穿透腦血管循環,進入腦部減少慢性發炎,從而改善病情,但有研究發現,這樣可能會導致腦水腫,故使用時需要更審慎。
& _; E2 ?! w+ W8 S) W9 c
* o# [, f/ Q2 P2 S$ _
親友宜早察徵狀
5.39.217.763 v% c8 l! o! Q" _
鍾醫生續稱,能否及早做好患病準備,在於有否盡早確診患有老人癡呆症。斷症可從幾方面着手,除檢測脊髓液外,從患者的臨牀徵狀、智力、記憶力的退化程度進行評估,或進一步利用正電子掃描,已能達近九成半的準確確診率。接受正電子掃描檢查時,患者於注射糖分或PIB顯影劑後進行掃描,可見到腦部組織是否有萎縮,一般於出現凸顯徵狀前約五年,已可從電腦掃描上見到明顯的腦部缺損。此外,如有以下徵狀,則可能屬於前期患者,建議盡早接受檢查,釐清患病機率。
" L0 w& m2 p/ v5 w/ P! C" Ltvb now,tvbnow,bttvb
1. 缺乏記性:起初經常弄錯放東西的位置,後期以至親友、地點和時間也開始混淆。
6 e8 P* Z7 t8 E8 N1 A- t8 G5.39.217.76
2. 判斷力減弱:會對一些平日輕易辦到的事情或判斷,愈來愈感困難,最後甚至未能將之完成。
0 |$ Q( z& {+ x/ x) N3 q: ?
3. 性格突變:即使是性情溫和者,也可能突然變得脾氣暴躁,另對一直感興趣的事物亦不再有興致。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f3 u. l# X9 c
4. 溝通能力下降:說話時開始難以表達抽象思維,或無法完整達意,及後甚至難以與旁人溝通。
H( E4 t4 `+ z; p- N
! K$ [8 m9 {+ m% v# H! y5.39.217.76
( v4 |, R% P/ L5.39.217.76
■每個患者的病情和徵狀均不一,合用的藥物亦有差異。
) b1 e: a' S# U0 I( E1 v- l公仔箱論壇
■各種風險因素中,以中年高血壓最易令老人癡呆症提早病發。
7 Z2 Z" a. M) v2 j( n8 [/ G- o- ~tvb now,tvbnow,bttvb
■正電子掃描乃現時創傷性較低的有效確診方法。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