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模式 難增內需
[打印本頁]
作者:
lamhp88
時間:
2012-7-25 09:46 AM
標題:
中國模式 難增內需
C觀點 - 施永青
; F ^; o4 K# ]6 B! z- K* x%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國模式 難增內需
, T7 ~) z8 Y% p# u( f( f8 ^1 x- a. q
(2012年07月25日)AM730
- }( Q! D, X: h; r! D公仔箱論壇
2 \8 r" r# P/ H9 {: w1 u0 |/ Z6 |" P2 ?
- I9 ~. @5 m3 j7 a0 k
9 \; b7 ~& u* G d$ i! X$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q3 A+ E. A# b5 {; |3 Y$ n
中國的經濟增長,過去主要靠出口與投資,內需所佔的比例,遠不如西方國家。現在中國出口的增長已經放緩,而投資亦因中央要調控地產而失去了主要動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只得把未來經濟增長的希望寄託在內需上。中國政府在這方面作過不少努力,但成效並不顯著。
5 S0 C) N6 v1 X- L0 @9 }+ y: s
中國政府曾試過以價格補貼的方法,鼓勵農民買車與家庭電器;但補貼一完,需求就立即下降,反映這並非長遠之計。
- y9 l; Z7 @* Y- [; u6 Stvb now,tvbnow,bttvb
中國政府又取消了農業稅,這無疑減低了農民的負擔,但能夠釋放出來的購買力實在有限。因為農業稅只佔GDP一個極小的部分,農民即使把省下的稅款全花掉,也不足以拉動GDP增長去抵銷出口放緩。
! |$ ?! ?" j' o" T! M
再者,中國的農村購買力,主要來自農民出城打工的收入。但近期中國的出口增長放緩,農民要出城打工,工作機會已不像以前那樣源源不絕。近期,江浙一帶就頻傳有工廠大批倒閉的情況。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增加內需方法是不管用。中國要增加內需,必須對分配制度作結構性的改革,才有機會突破現時的瓶頸。
5.39.217.76! T$ x2 A0 W+ O+ Q1 a. [3 z
中國雖稱自己為社會主義國家,但分配制度基本上已資本主義化。中國的企業,無論國營還是民營,都行股份制,即是說,企業的盈利得按投資者所持的股份比重來分配。廣大的僱員只能拿到工資,而不能分享勞動成果。
( M9 E' Z* r+ r# V5 ]
工資受制於人力市場的平均價,工資上升到有替代能力就會止步。企業的盈利大部分落入少數出股本的人的手裡。這些人錢賺了不少,但由於個人的消耗能力始終有限,就算他們窮奢極侈,亦製造不出來多少內需。
$ u3 o2 Y5 k# z" I2 g; M5.39.217.76
因此,中國必須把廣大的僱員也視作企業的持份者,並建立機制讓他們也可以分享企業的利潤,才可以把中國的內需真正釋放出來。這樣,當經濟增長的時候,內需也會同步上升,而不只是股東賺錢多了。
3 ~* C* C- G0 o3 `" y' K- |0 I' p* ^tvb now,tvbnow,bttvb
中國的資本累積已不少,股東賺多了的錢已不容易找到新的投資機會,所以只能投在金融與房地產市場,引來投機風氣,連大蒜也被炒賣至不合理的價錢,中國政府被迫抽緊銀根,以防通脹惡化。結果反拖慢了經濟增長。
$ l4 q5 |8 Y$ ~2 e
現在中國政府能夠做的,只是以行政命令,每年逼企業增加最低工資,希望藉此增加僱員的消費能力。然而,這種靠政府指令去增加工資的方法,往往與市場脫節。有些原先利潤不多的企業,可能因而被迫倒閉,結果導致工人失業,內需更加無法增加。
tvb now,tvbnow,bttvb$ b v4 _$ i: s, m
由此可見,原有的中國模式,分配結構基本上是資本主義式的。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經濟衰退,一樣會在中國出現,中國如果不願意對現有的模式作結構上的改革,中國模式之前的威力,將日漸消退。
5.39.217.76) @, X# R- }# i9 n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