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B, F( u, k+ c3 j. z5.39.217.76錢老的書名有點冗長,但我以為內有玄機。首先,書名令我想起美國左翼史家邁斯勒(Maurice Meisner)的《毛澤東及後毛澤東的中國》。錢老與邁斯勒有一個共同點﹕對社會主義的關懷。不過,錢老對毛澤東少了一般西方左派對毛澤東的浪漫幻想,多了許多對毛澤東中國的親身體驗,他這樣描述自己與毛的關係﹕「一方面,我是毛澤東時代所塑造的,毛澤東文化已滲透到我的血肉及靈魂中,這種毛澤東時代的印記永遠改變不了,無論如何掙扎、自省、批判,我都是個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浪漫主義者、烏托邦主義者。另方面,我更是個毛澤東時代自覺的反叛者。」對自由派而言,錢老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詮釋與堅持既過時又頑固;近年喜歡全面復興毛澤東遺產的毛左,又或者選擇挪用毛語言及思維的新左派及同路人,大概會對錢老對毛澤東及其時代的種種批判,感到不是味兒,例如,鄧小平以後的走資與新自由主義,違背毛主席的革命理想,怎麼會是「後」毛澤東時代?公仔箱論壇! g, t0 B1 T3 n' u6 F
) ^& p! Y! w. v' Wtvb now,tvbnow,bttvb這本書大概會讓不少人感到消化不良,書不是食物,消化不良可能正是它的價值。消化不良的原因,除了因為錢老難以被歸類外,也因為無法以正規學術規範去看待他這本作品。你說是思想史嘛,錢老又加了許多自己的經歷進去,尤其是建國初期及50年代,讀起來像小說或回憶錄,他連自己小時候擔當過《三毛流浪記》的小演員也寫進去了。書讀起來像歷史,也像人物傳記,例如他描述沈從文如何服膺在中共治下的一段實在精彩,但是,他選擇人物的標準是什麼?你說是歷史著作,他的史學方法是什麼,甚至他的研究對象是毛澤東本人?還是毛澤東思想?一時也不易捉摸。 1 E: u7 D6 q" g9 t8 P4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 ^- b/ E& L( i+ Y
正如著名現代中國歷史學者陳永發曾指出,錢老這書要承載的東西太多了。書的副標題是「另一種歷史書寫」,「另一種」其實正是錢老自己獨有的,無法把它與其他學術文類比較。根據錢老自己的回想,此書已籌備了25年,是發自內心的研究衝動。首先是他在文革後對毛澤東的疑惑,接着是1989年的夏天,他端着70年代毛澤東和蒙哥馬利元帥的講話,以及鄧小平於6月4日向中央軍委的講話,發現他們的觀念、思維、行為及語言驚人相似,故此,更逼令他研究毛文化與語言。而且,這種驚人相似,貫穿了他的生命,尤其是反右至文革期間,他承認自己是毛澤東的追隨者,因此,2009年,他在交大上課的講題便是「我和共和國、毛澤東六十年」。 ( M3 O( I6 [* K6 ^0 Y5 N2 K& q6 g0 o u" e
書中指出,中共在建國不足10年之內,結束了「共同執政」的新民主主義時期,在反右運動中,把大批曾投身支持中共的民主黨派及知識分子打成「右派」,從而建立了「五七體制」,確立自上而下黨書記的絕對權力,即我們說的「一黨專政」。這是往後一切政治運動的核心,不管文革時毛澤東如何鼓動紅衛兵翻天覆地,但是,由毛這個紅太陽最高點往下,各級的黨領導始終才是核心。而鄧小平的「六四體制」,則在鎮壓1989年民主運動後而形成,雖然鄧剔除了毛澤東的階級鬥爭治國方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他堅守的共產黨領導,不過是繼承及強化「五七體制」。在錢老眼中,由黨所領導的富國強兵之路,不許異見,犧牲勞動者的利益,毛與鄧是沒有本質上差別的。: j- @7 s7 I [/ y6 W" Q1 Z
o) S, u2 V: s5 |7 v「兩個體制說」有不少瑕疵5.39.217.766 B! e* ^1 F8 R'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