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通識不用成科 文化無需設局 [打印本頁]

作者: lamhp88    時間: 2012-5-25 07:57 AM     標題: 通識不用成科 文化無需設局

                                                                                        C觀點 - 施永青公仔箱論壇0 v7 |# g! `6 ?/ q8 {8 K
                                                通識不用成科 文化無需設局                                                " Q+ A4 g8 T) Q# t. |. z
                                                (2012年05月25日)AM730

' T1 ^1 {( ?  O/ T/ W' N                               
tvb now,tvbnow,bttvb  j; z* r& Q0 b2 ?
                                                                                                                                                                                                                                                                                                                               
- P/ B: d( v7 z# z-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n, J6 q/ y2 ~: G; L* K                                                                                                                                                                                                                                                                                                有文化界朋友對我昨天的文章有不同意見。他們覺得我不應只看到設立文化局的壞處,而看不到設立文化局的好處。他們覺得,長期以來香港都沒有一套穩定的長遠文化政策,不利於締造一個有利於文化發展的生態環境,新設的文化局應可以在這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
. J$ C4 j" Z8 K& G+ V4 [0 |他們又覺得,當政府的文化工作由署級官員提升至由局級官員來負責之後,文化局調動資源與協調其他部門工作的能力,一定會比以前提升,對文化界的支援亦可以比前更多。5.39.217.765 P' B4 U1 a% r; P5 B2 K8 B; p, N
我承認我在這件事上的確有點悲觀。我擔心的是:有機會轉壞的事情遲早會轉壞。既然不設文化局不等如社會會沒有文化,但有了文化局卻有可能出現文化被文化局管死的局面;那為了安全計,文化局還是不設為妙。
3 |) y! O' Q9 N# r2 G4 n文化從來都是屬於人民的,而不屬於官府的。軟的文化與硬的官府很難匹配。文化靠潛移默化去繁衍,不能靠規章制度去推動。5.39.217.765 V0 V; u+ {+ }# X2 ^% p
情況與通識教育相似。設立一門通識科,由學校有系統地去教,不一定就可以令學生對知識融匯貫通。通識反可能因而變成一門孤立的學科,沒法使之與其他學科的知識聯繫起來。在香港,連通識科也要考試,那學生就很容易把學習聚焦在應付考試上,令「通識」變成了「限識」。2 P5 t9 i& ~, E' w1 n
現實是單靠通識科老師教通識是不夠的,其他科的老師也得有通識概念,並把所教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這樣,知識才能融成一體,不會互相割裂。老師必須啟發學生熱愛生命,並對人類的共同命運有所關懷。當學生有這種情懷的時候,才能在一個軸承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通常的環境裡都可以應用自如。5.39.217.766 U5 s( C9 K$ a7 c: ~3 p: Y
同樣理由,要一個社會有文化,不能單靠成立一個文化部門去做;必須有全民參與,才能建立一個社會的文化底蘊。文化不但展現在音樂廳或者博物館裡,而且還體現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一個崇尚買名牌,坐私人飛機的社會,不但會缺乏資源搞文化,更缺乏參與文化活動所必需的閒情逸致。
+ M- u* p; A8 S* k3 k!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早期的人類,物質生活匱乏,仍有閒情在山洞裡畫壁畫;難道他們會不明白,畫出來的牛是吃不得的?可惜現代人反而不明白這個道理,甚麼都要講經濟效益。據聞,將來的文化局也需要負責推廣文化產業,那不如交給工商局去搞算了。
9 `. l& d! l+ j! d其實要搞文化,不能單靠一個文化局;即使教育局、民政局、環境局……以至工商局都應參與。但如果各政府部門只重本位,辦事官僚,那就設甚麼局都沒有用。官僚機構最擅長的,不外是建立更細密的評估機制與監控機制,效果與通識教育要考試差不多。屆時,文化工作者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搞行政工作,以滿足文化局在管理方面的需要。這可真是文化人想看到的現象?公仔箱論壇( d, D" S9 {- b2 l7 O& ]9 z, I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5-25 07:58 AM

陳清僑﹕十年樹木 何爭朝夕 ——論文化局及政府改組
5 [3 k7 }- V/ J$ i- }" k( n1 ]6 atvb now,tvbnow,bttvb
; ^3 u" b$ m, ]) U( |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C5 `5 W/ d2 G' m4 X7 f
下屆政府有意設立文化局,統合分佈不同政策範疇(包括藝術文化、文化保育、西九文 化區)的工作。統合切忌新瓶舊酒,要害是架構能否讓文化專業發揮最大效應,使結合各種資源,推動全方位的文化(以及意識形態?)工程,並以長遠社會投資的視野訂立可增進市民文化知識、素養和權利,豐富整體文化、藝術和創作土壤的藍圖。文化界和民間社會關注當局將以怎樣的胸襟和抱負,策劃、倡議及聯合不同部 門和文化專業及業界人士,為香港社會——而不單是個別界別利益——締造足以讓我們下一代面向世界的文化政策(包括關鍵的文化平權、多元發展及人才培育計劃)。因此,作為領袖的文化局長必須富豐富的專業知識,具備推動文化事業的經驗,掌握本地及國際發展的狀及形勢,並能藉覑受到業界內外認同的文化胸襟和 視野、帶領香港有史以來的首個文化局。  a7 Z: Z1 n) L. L" s! @1 G$ m

0 N3 L, f0 U% \* c;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建議,文化局上屬政務司長,局長向增設於司長下的副司長直接負責(有報道此人可能是曾德成)。 不過,有關文件只顯示副司長負責統籌轄下的文化、教育及勞福3局,並無說明各方的具體問責情。然而,文化的性質特殊,因藝術和創作土壤的培養,牽涉與別 不同的生產過程和管理模式,務求讓文化的生態環境持續發展,使藝術細胞和文化專業得到發展;最後,讓創意和創造力可自由釋放。因此,我認為,假如政策體制專橫盲動,架脇疊屋,有制度、但無靈魂,那麼,文化局的設計便憂多於喜。5.39.217.767 C$ F/ ?5 I: L+ b, m* y1 k
5.39.217.76; n5 w+ F( W) i7 V* Y3 J( n
「忽然文化」tvb now,tvbnow,bttvb/ x( x1 F% d. {1 \
公仔箱論壇. ?/ {) q$ q6 E
試想:一個再精通於文化專業的人,任其再具備開拓文化視野藍圖的魄力、再有洞見來為本地文化政策拆繩鬆綁有所作為,假若實際上將被置於權責模糊、組 織不清、官僚頑固,處處充斥覑不利文化運作、創作自由、及多元發展的統治制度中,這個局長便極有可能被其身處制度本身的先天缺失抵消了可能的積極作用。
& h  x4 \' ~/ t3 ~0 a
tvb now,tvbnow,bttvb$ f; X6 u5 x7 k# q' }8 N
候任特首辦多番指出,如7月前未能改組,便會影響下屆政府施政及管治班子的磨合,但公務員工會聯合會曾表示,擔心增加副司長無助於改善固有的文官運行,反而勢將加重公務員工作的困難。箇中原因不難理解:權責不清,方針不定,政策推行當然不易。因此,在未檢討高官問責制的種種問題前,提出影響深遠、而角色及功能甚為關鍵的副司長一層架構,這對文化政策的發展或許有利、更恐無益。當局「忽然文化」,卻不願意在澄清下5年的統 治架構之前,撥出充分時間和機會與文化專業及民間社會共議有關理念、制度及權責的諸多問題,實在令人費解、也極之擔心。
+ c) }! i, R& u6 _; j/ A0 P: jtvb now,tvbnow,bttvb. a  P9 x; q/ P. i
此外,究竟將會用人唯才、抑或用人唯親?問責官員的任命、包括政治助理的聘任過程,引起社會不少批評。文化事業多元奧妙、細水長流;當局則急於求成,欲快快上馬,銳意「進一步發展政治任命」的制度(見梁振英先生競選政綱)。對此,民間(包括文化界)未有被詳細諮詢,因此並未清楚理解,更遑論要給予信任或支持。現屆政府若隨意「配合」,卻在安排上,疏於邏輯,欠缺讓人信服的理據,是漠視大家對問責制的關注,只有繼續令市民失望。
$ [! u( `2 \* L3 }2 y( S) d2 h1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l' `8 t1 T. v7 s$ p8 j擔心被「拖慢」 從何說起?
) K- c& p! k7 T6 H+ j+ V5.39.217.76
/ O# q7 ]. d3 Z) d7 C+ N; o9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需要鑥實的人文環境、豐富的文化土壤,以及可持續的創作生態,包括讓創作人聚集、工作和交流的生活空間。同時,創作者需不斷與社區互動、跟社群溝通,從而得到受眾和市民的支持。文化政策必須以民為本,通過透澈的諮詢而得到市民充分的認同。公仔箱論壇7 n/ t$ [# }1 Y9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 u7 }  P! j
建立文化政策的目標,就是塑造一個與民共議、有充分民間智慧、參與和認受的文化政策。那麼,擔心被「拖慢」又從何說起呢?下屆行政長官若有宏願成為首位普選產生的特首,更應三思而行,以更大的胸襟和耐性去聯合大家,去了解、梳理並有條理佈置香港人所需的文化治理格局。tvb now,tvbnow,bttvb3 C. N( w1 \! v, `' r- F

3 u# h/ O/ p$ ~5.39.217.76十年樹木,又哪爭(三數個月與民共議的)朝夕呢?
( a* o) o' R; T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_7 u* L4 l' s6 C8 {/ j, X

4 u' h8 O4 \- z/ G! |2 R1 wtvb now,tvbnow,bttvb
& h$ w# Z$ p6 v: g4 K) ^
(本文於5月19日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有關「政府總部架構重組」特別會議上發表)tvb now,tvbnow,bttvb$ C; i! b- a2 Q, }; n" c/ [7 F
公仔箱論壇" S; E  U  M6 m9 C

7 u0 J+ T8 G! d" c( \7 |& K6 {公仔箱論壇作者是嶺南大學文學院學術事務長、文化研究系教授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