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美戰略誤判會引發戰爭 [打印本頁]

作者: tyktyk22000    時間: 2012-5-12 10:43 AM     標題: 中美戰略誤判會引發戰爭

本帖最後由 tyktyk22000 於 2012-5-12 10:46 AM 編輯
4 z4 `3 `4 p5 [# R. Q5.39.217.765.39.217.76) Y6 X; M* Q5 \' z
中國防長梁光烈五月初訪問美國,獲兩國專家學者高度評價,並稱中美軍事交流處於恢復期。眾所周知,中美的戰略合作呈現出愛恨交織的複雜矛盾。一方面,中美在經貿合作處於最高水準,而在全球戰略事務方面「又團結又鬥爭」,其中在核不擴散及反恐等領域可以有條件合作,在亞太事務方面則表現明顯的利害衝突。
! l, Q& l# E# M3 h! i  d# stvb now,tvbnow,bttvb
6 g; c2 d1 ^* ?2 \# w公仔箱論壇連串誤判 殷鑑不遠四月底美日發表聯合聲明《面向未來的共同藍圖》中,美國大言不慚地提出要「主導亞洲太平洋地區」,而中國則要「遵守規則」。眼前南中國海的中外海疆衝突,美國國務卿希拉妮宣稱對中國和菲律賓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場,連三歲小兒也騙不過。一旦爆發開槍死人翻船的事件,美軍的介入可能引發中美戰爭,並非危言聳聽,歷史上因為戰略誤判而將大國拖入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打一場錯誤的戰爭」,殷鑑不遠。! |' h0 `. g* U4 M
神憎鬼厭的北韓核問題源於一九五○年的韓戰,一連串的戰略誤判貫穿這場沒有勝利者的慘烈戰爭。首先是金日成戰略誤判美國不會大舉參戰,因為華盛頓傻乎乎地將朝鮮半島劃出美軍的亞太防衞圈外。北韓獲得全副蘇聯武器裝備和中共奉送的三個精銳師,一口氣把南韓兵吃掉大半,豈料美軍一個仁川登陸,金日成便潰不成軍,鑽進中朝邊境的礦洞向史太林求救。
% z+ N: ]9 Z8 t5.39.217.76蘇聯背信棄義將北韓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中國,中共政治局大部分領導人反對出兵。美軍統帥麥克亞瑟戰略誤判中國絕不可能參戰,他大大咧咧派先遣隊窮追金日成到鴨綠江邊,結果被穿北韓軍服的中國志願軍打個措手不及,狼狽退過三八線。當年毛澤東力排眾議,拍板出兵同聯合國軍大打出手,是他戰略誤判美國要大舉入侵中國,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以總體戰爭對抗整個西方世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o9 }  r. R7 q' n+ p8 a
低估越南 美輸得慘美國更大的戰略誤判是打越南戰爭。美軍投入南越是怕北越滅亡「越南共和國」之後產生「骨牌效應」,使東南亞各國相繼赤化,甚至會引發自由世界的崩潰。為打越戰,白宮不惜投入四千億美元軍費,十二年裏先後派遣八百八十萬遠征軍,付出三十五萬傷亡代價(戰死四萬七千多名官兵),最後丟臉地輸給一窮二白的小國「北越」。一九七二年美軍撤退後才發現根本沒有甚麼「骨牌效應」,一九七五年柬埔寨共產黨武裝奪取政權,三年後被同樣是共產黨政權的越南入侵,滅亡了「紅色高棉」政府,扶植的韓桑林、洪森政權雖然是「赤柬政府」的軍政大員,但是新建立的「柬埔寨王國」同共產黨風馬牛不相及。可見美國用冷戰思維指導全球戰略是大錯特錯。, W5 Z1 A5 N0 l0 w" r
在判讀中美國防部長會談時,北京國防大學教授王寶付表示,中美之間存在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的根本不同,在軍事方面往往凸顯出不少矛盾。我認為在冷戰後的今天,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的根本不同並不構成軍事衝突甚至戰爭的理由;甚至在冷戰時代,共產黨國家打個你死我活的案例屢見不鮮。毛澤東常說「蘇修亡我之心不死」,其喉舌也拿「蘇軍在中國邊境陳兵百萬」來警告八億中國人民。
5 t+ R  m9 A+ j( G8 \tvb now,tvbnow,bttvb以史為鑑當然不錯,麻煩的是對中美軍事歷史也有戰略誤判的可能。如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中國認為是美軍航母懼怕解放軍潛艇出動,才後撤二百哩;台灣則判讀為美國航母逼近,迫使大陸腰斬了大規模登陸演習。根據錯誤的歷史過分低估敵人,也是輕易開火的動力。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