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l8 d& e/ ?6 S! a公仔箱論壇講起中大,呢兩日有兩件值得注意之事。其一就係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先生夫人錢胡美琦女士於今年三月十六日凌晨在台北家中睡眠中安詳逝世,享年八十三歲。錢女士論輩份係錢穆先生學生,江西南昌人,一九四九年隨家來港,曾在新亞書院讀書一年,後到台北師範學院(即今日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攻讀,五四年畢業後回港,五六年與錢穆先生成婚。錢先生在台北逝世後,錢夫人推動國學教育,整理出版錢先生著作,在新亞書院舉辦了十一屆中華傳統文化研修班,本身著作有「中國教育史」、「樓廊閒話」及「陽明教育思想」等。tvb now,tvbnow,bttvb% Q, {2 ^" y E
1 K, x; F- V; W7 ~ Z: d, q( Ktvb now,tvbnow,bttvb今日(五月十二日)下午三時,新亞書院在新亞學生宿舍紫霞樓地下大堂舉行公開追思會,請錢夫人在港親友、新亞師生校友參加。 : W& X h6 ~6 q# @3 O: i5.39.217.76 d: N+ Z& o* w4 S
此外,在一九七九年出版《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1)、暢銷一時嘅作者傅高義教授(Ezra Vogel),於2011年出版巨著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轟動一時。研究中國嘅學者幾乎一致稱讚,中譯「鄧小平時代」在五月十五日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傅教授特別為此在五月十五日下午四時到中大舉行新書發佈會(行政樓祖堯堂),並演講「鄧小平與毛澤東、周恩來、陳雲的關係」,由中大校長沈祖堯主禮,前校長金耀基主持講座。傅教授以普通話主講。可打電話到29465300/2946 5384留座。曾有評論講此書之資料並非百分百準確,況且傅高義之《日本第一》經不起時間考驗,日本工業已陷入捱打狀態,有此前科,傅高義講得中國太好嘅話,不能無疑,但此書迅速成為研究鄧小平之權威著作,當然有很大學術份量。公仔箱論壇4 ]' `* @8 L+ T1 K, _4 C8 u
n& z X" ?0 Z9 f( Rtvb now,tvbnow,bttvb批評李鵬的人稱,假如他沒有如此頑固地拒絕與學生對話並體諒他們的關切,如此急迫地譴責他們,如此斷然地推出「四二六社論」並給學生貼上「動亂」分子的標籤,如此僵化地輕蔑學生且缺乏起碼的同情心,那麼悲劇可能就不會發生。6 h( k. q5 T' A" M
c$ ]' y. q: v4 F5.39.217.76批評陳希同和李錫銘的人則說,假如他們向鄧小平等老幹部彙報時沒有誇大事態的嚴重性和外國勢力捲入的程度,鄧小平等老幹部也許不會覺得必須作出如此強硬的反應。 , f; B4 Z" J* u g9 m% h+ c% r6 M . D2 n+ p: w% _ A2 J,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6 C( K0 Y5 c7 c* O K
7 E" c J6 J4 {0 J7 K: X3 q; q《鄧小平時代》(摘錄自〈鄧小平時代的挑戰〉).之二.明天續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5-12 09:05 AM
傅高義(Ezra F. Vogel):鄧小平時代的終曲——南巡 之三 6 t, n6 w, r4 x+ e _: xtvb now,tvbnow,bttvb8 u# b" K) N% J t1 b. t
# P& S4 [" w" R「我在書中記述了鄧小平的積極貢獻——他努力讓所有中國人過上富裕生活,維持與其他國家的良好關係,大力削減軍費……;我希望這對致力於改善中國人的生活、維持中國與外國良好關係的人們有所助益。」——《鄧小平時代》作者 傅高義( U( @: L. s L" s3 q. ^$ @0 o! ~# ]
tvb now,tvbnow,bttvb, f- E/ V5 a, R% f/ w 編按: 傅高義把鄧小平1992年的南巡,形容為一把更大的火——鄧小平以八十七歲高齡,乘專列南下,先去武漢,然後是深圳、珠海和上海,在這些地方成功點燃了擴大市場開放和加快發展的大火。 2 T1 w- z, B9 U( x9 \* `tvb now,tvbnow,bttvb 4 G3 i! }' b- X, p+ s( V; G* \: i7 P以下是關於南巡部分的摘要。tvb now,tvbnow,bttvb2 p2 C( m1 e( R6 G* J: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_7 P' ]" K) ^' G, k' t& X 點一把更大的火 0 r- u$ P$ A" I/ L0 z, P! a; X' X;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t7 l) i3 t) n/ Q& X C: _4 W5.39.217.76一代人之前的1965年,毛澤東對自己不能全面控制北京的「資產階級」政策而感到不悅。他無法在中央黨報《人民日報》上傳播自己的觀點,便在上海的《文匯 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然後,71歲的毛澤東乘專列去了南方的杭州、韶山和武漢等幾個城市,為1966年發動的文化大革命點 火。 ; C0 |5 j# \& o+ L. B3 [6 qtvb now,tvbnow,bttvb8 ~- Z. y5 ~. u2 S
這個故事在1991年又重演了一次。當時鄧小平對北京保守的經濟政策也感到不快,可是他對這些政策又不能完全說了算。他無法在《人民日 報》上表達自己的觀點,便把它登在另一家報紙——上海的《解放日報》上。可是1991年這把火並沒有點着,決心已定的鄧小平在1992年又點了一把更大的 火。公仔箱論壇8 Q* O' v6 X8 |5 G5 _7 G* R
" B5 [, h: o/ ^0 m; j 鄧小平受挫" P. l. i6 [9 [0 a' J0 M& f7 Z1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