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沈旭暉:《公民教育,香港再造!》序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5-10 09:29 AM     標題: 沈旭暉:《公民教育,香港再造!》序

沈旭暉:《公民教育,香港再造!》序5.39.217.76& R' f* a, q9 h2 D8 g3 t

  H: r5 r' ?, g1 W9 R0 T公仔箱論壇
: t: u" ^7 A4 L9 r( s( L3 l# f
[attach]1666078[/attach]公仔箱論壇9 W) J* B: N% Q3 N& O3 m" a
9 c& @" a0 h/ r/ }4 P2 n* s! J/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S. ~$ v7 b2 }# m3 B4 D& t5 c

# N  }3 e1 q( t: i% _9 w在香港學術界,有一項十分著名的民調,追蹤回歸前後香港人的身分認同,選項包括中國人、香港人、中國香港人、香港中國人、英國香港人等。這研究被一些政客評為「政治不正確」、製造社會分化,反映出相關議題已不容易被視之為純學術的討論,但與此同時,近年香港本土意識抬頭,港人對身分認同愈來愈關心,也令公民教育、國民教育及相關議題得到廣泛注視。tvb now,tvbnow,bttvb! s2 `1 P; d& X! J6 P
公仔箱論壇. p8 E/ T: L. V3 i
然而社會每談及身分認同,往往予以非黑即白的處理,對「公民」與「國民」的分別、「批判思考」與「知識傳送」的關係,都缺乏嚴謹的批判認知。在西方學界,“nation”、“state”、“country”等字彙,俱有各自清晰的定義,學生對不同範疇的身分認同有較佳掌握。但香港的社會,「愛國感情涵蓋一切」的呼聲開始出現;至於甚麼才算是愛國、怎樣才算是盡公民責任、兩者是否完全銜接,這些問題卻經常被按下不表。結果,每有針對身分認同的教育改革推出,必然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爭議,但爭議到了最後,往往變成政治炒作,有價值的討論被一筆勾銷,不但無助於建立成熟的新世代公民社會,還會製造人為的內耗,這實教人遺憾。
$ J1 w( ?0 j5 W. p& y* I  w5.39.217.76
% {, o( C% T; l* q1 U% ctvb now,tvbnow,bttvb香港特區實行一國兩制,而上述的現象不單在「兩制」下的香港出現,也在「一國」內出現了。近年「中國模式」的研究興起,國情班教導我們:中國很大,國情十分獨特複雜,中國必須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世上自然沒有可以絕對劃一應用的公式,但在「中國模式」內部,卻也難以劃一規範。例如為甚麼保釣是愛國,但保釣示威卻要被打壓?怎樣才算是按法律賦予的人權參與示威,怎樣才算是尋釁滋事?怎樣對國家提出批評才算是建設性地愛國,怎樣的行為會變成顛覆?為甚麼「維穩」作為一種狀態,卻會被當作一種價值(value)來追求?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學生求學時必然會遇到的迷思,當中涉及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國民教育、德育等不同體系的分工和互動,不能輕易以標準答案一錘定音。) _2 j0 k9 R0 [" r, R# J  u
: m7 M# j* i- ^6 l
本書由研究香港教育政策多年的梁恩榮博士和阮衛華博士合著,正是以梳理上述迷思為出發點,系統地帶領讀者從香港公民教育的歷史談起,不但分析了公民、國民及道德教育對香港的影響,亦把國民教育置於政治及全球視野之下作深入考察,對相關教育改革進行了一次抽絲剝繭、瞻前顧後的縱論。梁恩榮博士與阮衛華博士不但是相關議題的權威,也是身體力行的教育工作者,理論與實踐兼備,是對大眾闡釋這議題的最理想人選。本書不但適合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更值得香港和內地政府官員認真參考。
- e# U6 B+ V& ]( B; b  o: [公仔箱論壇

' v  V, a1 [' `" N9 a5 |  V公仔箱論壇
9 d+ h+ r4 x' a* L* b; B( s公仔箱論壇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5-10 09:30 AM

梁恩榮  阮衛華:《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
+ Q$ {" k  E. \7 T, |# _; z前言(節錄)
% D- `7 i: r7 b; G# R9 G( N5.39.217.76
; Q5 C$ U" Y0 ^5.39.217.76

" S( `! E* L% ]6 [公仔箱論壇在檢視當代公民教育的世界趨勢時……其中三個是與香港社會發展有密切關係的……民主教育、人權教育和國民教育。
9 h: H# `" O. v% F9 X' c5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8 D' n; d: J/ w
這本是一本以政治為導向的公民教育專著。雖然這取向與香港學校公民教育的主流取向相違,但我們卻認定公民教育的核心是政治教育,因為「公民」的定義是「政治羣體的成員」。根據現今公民教育理論,一個公民可以同時屬於不同「政治羣體」,擁有不同身分;若以地域來理解「政治羣體」,這觀念包括本地、國家、洲際和世界等不同層次的羣體。故此,公民的概念,涵蓋了本地公民、國家公民、洲際公民和世界公民等多重身分。換句話說,於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世界而言,「公民」就必須是「多元公民」(multiple citizenship)。根據這個理解,公民教育就是培育政治羣體成員的教育,與政治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5.39.217.76- K( \# M$ h, X1 W+ R- C. A, z  Y

* o. v8 f4 {# T8 i5.39.217.76非政治化的公民教育實在是有嚴重缺失的公民教育。當然,支持公民教育非政治化和惟道德化的論述,有其政治上和文化上的理據,而本書個別章節也會詳述這些論點。但整體而言,我們認為隨著香港的民主化發展,非政治化的公民教育實不能回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亦不能負起塑造民主文化的重任。無論個人的判斷如何,不少香港「八十後」和「九十後」青年,已投入了各類型的政治參與活動,諸如六四晚會、遊行、公民抗命,這是不爭的事實。非政治化和惟道德化的公民教育,實在與時代脫節,不利香港發展。4 H1 l+ v/ B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3 X& q4 |  I: O
於本書中,我們從過往多年來於各學術期刊發表的文章中,挑選一批內容與政治教育相關的文章,加以改寫和翻譯,結合成書,深盼與各關心香港政治和公民教育發展的有心人相互切磋。而編輯本書時,我們認為香港公民教育的發展,實需要回應公民教育的世界趨勢和香港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檢視當代公民教育的世界趨勢時,我們亦留意到不少重要議題正在冒起,其中三個與香港社會發展有密切關係的議題是:民主教育、人權教育和國民教育。
0 n  e/ p0 J6 P# U-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z# \3 w: P5 l6 u4 z
「民主教育」對香港的發展極為重要,因為雖然香港的民主發展一波三折,前路仍充滿困難;能否順利在2017年及2020年以全民普選形式選出特首及全體立法會議員,亦是未知之數。為了確保民主政制能成功發展,我們需要培育與民主政制相配合的民主政治文化,更需要以民主政治文化來推動民主政制的進一步發展。故此,我們選擇了四篇文章,都是與教授民主政治、培育民主政治文化相關的,組成本書第二部(「是政治教育而不是政治灌輸」)。公仔箱論壇3 d! M* x' k& z) e6 O, a

/ U' M0 H; f% }8 v) o+ Utvb now,tvbnow,bttvb% @1 Q$ [" \" C
第二個重要的國際議題是「人權教育」,這也是與香港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香港是一個國際都會,
1997年之前,在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共簽署了十四條國際人權。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後,更加入了《殘疾人士權利公約》。雖然香港的人權記錄較大多數亞洲國家為佳,人權和法治亦為香港的重要核心價值,但普遍而言,港人重視人權的文化和對人權的知識仍是薄弱的。近期筆者與香港教育學院同事一起進行的研究指出,香港教授高中「通識科」的老師們的人權和法治意識較為薄弱,實不利於培育重視人權的文化。造成這些不足的成因有很多,但政府長期以來不重視人權教育則是其關鍵所在。為了加強港人的人權意識,以及確保相關的法律能夠落實,香港實在需要加強人權教育。故此,我們選擇了兩篇人權教育的文章以組成本書的第四部(「講人權但不講行動?」)。
5.39.217.762 l- M! u" k# z5 Q4 M0 _/ w* f, r& N

, W  p- @: [8 B+ I$ t8 A# F! K
3 N6 A- z3 n1 l6 V6 K- j第三個在國際上冒起、而又與香港有密切關係的議題,就是現時受到廣泛關注和引起激辯的「國民教育」。這議程對新成立、需要團結鞏固的國家,以及全球化下的發達國家,都同樣重要。香港已回歸中國超過十年,培養國民身分認同是重要的;然而,與此同時,隨著世界各地,特別是南亞裔人士來港定居,香港社會變得更多元化,故此,香港的國民教育既要處理國民身分認同,亦要為容納不同文化社羣提供空間。此外,國民教育更要回應兩個重要議題:「國民教育的非政治化」,以及「培育擁有甚麼質素的愛國者?」我們選擇了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和一個附錄組成本書第三部(「國民身分大作戰」)以回應上述議題。我們認為本書第三部建議的國民教育,比教育局剛提出的諮詢文件《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詢稿》所提的,更合理和切合香港的需要。
$ y1 S1 t8 a( \1 H4 J7 Q

/ l/ x* L* S0 l# h$ E( Y: N5.39.217.76本書最後一部,即第五部「公民實踐:由服務、充權到社會公義」,當中的兩篇文章,希望表明「只有講述、討論、研究而沒有實踐、行動的公民教育是死的」;因為,若只有頭腦知識、思考方法,但沒有心、沒有行動,是不會帶來改變,不會使學生充權,也不會增進社會公義的。第十六章「由慈惠到社會公義」和第十七章「公民參與和學生充權」,分別從兩個個案研究,探討如何從服務學習和校政民主化的實踐和參與中,使學生體驗充權並向社會公義邁進。文章指出,只有認定學生是「此時此地的公民」,公民教育才能體現在學生的生活中。
# h8 }+ e. P0 v: E) N' E% Q0 b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y$ ^: z# C4 I7 P+ |" r
本書的出版,希望能引起更多關心香港政治和公民教育發展的「有心人」的關注、討論、研究及回應;而就相關的實踐和方案,若本書能給大家提供有用的參考資料,筆者們亦當感到萬分欣喜了。* b) m7 U. k. y2 _0 L

; l4 l2 `9 N, T- n5.39.217.76
8 C" Q2 f2 r$ @$ g' W5.39.217.76編按:梁恩榮博士與阮衛華博士合著的《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由「印象文字」與「香港基督徒學會」於十一月聯合出版。
) r$ M% c( x, X  O8 i: j1 ?' s( g

9 W6 x: T* R. o余若薇、張炳良、關信基、甘國臻、張超雄、張銳輝、沈旭暉、龔立人聯合推薦。公仔箱論壇: l5 i( r& m4 e+ W( B
% J1 x) W; d4 a( ?
梁恩榮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及領導學系副教授, 管治及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
4 h6 k8 h9 g5 n2 n' A: g' q  r+ E阮衛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及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