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t3 V6 c2 U; O7 v5 A `. t8 \; V因此,香港在過去這三十年曾兩度承受通脹壓力,更一度深受通縮之苦。內地對外開放初期,適逢美國名義利率偏低,令香港的高通脹由1980年代後期持續到1990年代中期。接着1997年底發難的亞洲金融危機,令我們陷入長時間的通縮,要到2003年美國開始加息和美元轉軟,才得以紓緩。到了2008年, 全球金融海嘯來襲,又引發新一輪的美國名義利率低水平、美元疲軟,因此價格通脹也再度在港浮現。, `' E, Q' h) T
; q5 m+ w4 y7 a4 h4 Z6 P5 G1 o五、嚴防信貸風險 " N& X' p5 [1 u) ]2 K( M 5 @ d+ M: F/ n3 P上述外因令香港樓價大起大跌,對銀行體系形成巨大的壓力。金融管理局為此不時介入,嚴控銀行的信貸,特別是樓宇按揭成數(比率),以防銀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但降低按揭成數令中低收入的家庭難以買樓「上車」,激發民怨惡化。4 {, x: t/ a: e3 }7 L$ Y( N, l2 y
( t3 W' f* L* F8 J' C* R0 h9 u& x
這項外來震盪及其應變措施影響深遠。最明顯的是,把市民分化為有樓族和無樓組,貧富分明,難以維持「團結」和「穩定」社會。基於對堅守聯繫滙率的承擔,我們更須積極管理由此造成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的風險。 2 G3 d6 [; X, G+ u5 t, Z5.39.217.76) d5 U( w$ r- p! B- e& g
5.39.217.761 }& p6 L5 r8 ?0 v# u 六、避免大灑金錢tvb now,tvbnow,bttvb$ B4 F& e0 L+ v* p* [9 O6 B+ `7 a
5.39.217.766 h. B% e- F' h0 d C2 K
在聯繫滙率下,審慎理財(fiscal prudency)、量入為出的保守取態是政府危機管理的關鍵。惟獨這樣,才可望維持長期宏觀經濟穩定。政府任何的開支都很可能成為無限期的承諾,在短時間內很難削減。但外圍經濟一旦惡化,香港須有足夠的儲備以維持政府開支,避免像美歐那樣借債度日。1 c( H5 a I, \3 p
tvb now,tvbnow,bttvb# O9 [7 r& ] {0 b. Q& b
反過來,當有正面的外來震盪帶起經濟,庫 房「滿溢」時,我們也可以確信政府會繼續審慎理財,頂住基層、各種專業和商界的重重壓力,避免大灑金錢。香港以「積極不干預」作為政策和經濟意識形態,具有兩種功能,第一種是令不干預市場成為「金科玉律」,不輕易言變。因為除非有足夠的反面證據,否則長遠來說,讓市場自行調節供求,通常好過把問題扔給政 府。公仔箱論壇! X( N4 ]5 H3 p f
tvb now,tvbnow,bttvb. ]2 i& |; ]5 S# G
5.39.217.767 H+ Q3 Y2 z# I- {) N" c$ P 七、堅守審慎理財 7 i; G: E8 e1 _5 X8 z+ C9 J9 r5.39.217.76 5 }. y. [/ @. Y$ [公仔箱論壇隨着立法會代表性擴大,行政當局應付代議政治愈見技窮,積極不干預的政策正逐步軟化。政 府的角色先後重新界定為「最大的支持、最少的干預,以及審慎理財」(曾蔭權財政司司長任內提出)、「積極為市場發展創造條件」(梁錦松財政司司長任內提出)、「市場主導,政府促進」(唐英年財政司司長任內提出)、「大市場,小政府」(曾俊華財政司司長任內提出)。但基本上當局仍維持有限政府的承諾。% I. |, H/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