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u. W( E3 v0 k& V
敦煌之所以發展出莫高窟這種大型佛教藝術,主要是因為自張騫開通絲路以來,敦煌便是中國進入西域的最後關口。由於西域的地形環境險惡,西行商旅除了在此整休備糧,也為將來的艱苦行程祈求佛祖保;入關的旅人則為了感謝能平安抵達而禮佛還願,開窟造像,因此造就了輝煌的佛教文化與藝術。公仔箱論壇& X' Z. i: _" ^6 C3 H6 J- U. V* i8 X" b
莫高窟的文物除了一般所熟知的壁畫、彩塑之外,藏經洞裡所發現的文件,記載著縱橫數千年的社會、政治、經濟、宗教現況,呈現了豐富的古中國文化,是研究中國文化的閃亮寶藏。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5.39.217.76- }9 k4 q$ v3 @" u& [( _
莫高窟位於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面對九危山。據現有的資料顯示,前秦樂僔和尚是第一個在莫高窟開窟佛像的人(約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據說他是見九危山礦物反射出的五彩金光,認為佛佗顯現,便選擇在此開窟。自北魏至唐初武則天女皇之時,已開鑿1000餘窟,安史之亂後,隨著大唐帝國的衰弱而失去昔日的繁榮,但吐蕃、西夏仍陸續在此開鑿佛窟。直到明代嘉峪關修成,敦煌完全成了關外之地,加上海運興起,歐亞絲路沒落,莫高窟逐漸掩沒在風沙之中,開窟造像也完全停止了。到了清朝初期,洞窟偶有翻修,但規模都不大,到最後,甚至被完全遺忘了。tvb now,tvbnow,bttvb) C( ]) r6 ?' s; c( J
西元1900年,沈睡近900年的敦煌莫高窟,終於又重見天日。當時莫高窟已被漫漫黃砂所吞沒,窟前依地勢而建了上寺、中寺和下寺三座佛寺。不知為何,身為道士的王圓祿,卻選擇下寺為棲身之地。有天,王圓祿清理擴建道觀時,無意間發現牆壁後的洞窟內,藏了上萬卷古經文,這就是目前編號17號的藏經洞。公仔箱論壇- D2 p) G& p: P. w% b" |" E
只不過,這個文化寶庫被發現於滿清末年國勢衰敗之時,似乎註定了它多舛的命運。當時清政府並未對莫高窟施以太多的關注,反而是英、法、美等西方大國,看出這些文物的價值,以近似刼掠的行為,搜刮敦煌文物。從民族或文化的情感來看,這些行為令人難以接受;但若不是這些有識之士有系統地收集、研究敦煌文物,任由地方官員、土紳劣豪的索取,相信文物的流散會更嚴重,這只能說是歷史的弔詭吧!
莫高窟南北長1600多公尺,上下疊層排列共有5層。目前所存的石窟有492個,由於的岩質不適於雕刻,故以壁畫和雕塑為主。其中45000平方公尺以上的壁畫,若排成3公尺的畫廊,可足足有15公里之長!內容主要可分經變畫、故事畫、民間神話及供養人像等幾種,雖然以宗教為重點,但從中也可窺見當時的生活習俗、建築型態、流行樂器、舞蹈等,許多都是已失傳的珍貴資料。
雕塑品則從數十公尺的巨佛像到十多公分的小像都有,共計2400多尊。莫高窟的人像藝術多以佛和菩薩為主題,配合十大弟子、羅漢、天王、金剛、力士等姿態各異,風格不同的作品。早期的彩塑多為佛說法、禪定、苦修等形象;到了唐代,彩塑達鼎盛,開始出現群塑像;自晚唐以後的彩塑造像技巧反而日漸低落。
莫高窟的建築型式,則融合了印度、中亞和中國的風格。最早期以中心塔柱式石窟為主,這種形式接近印度式禪窟,圓形石窟的前面有個人字披形頂,窟的後方有個類石柱,四周鑿龕,彩塑佛像。有的窟頂還有樑、椽等仿木結構。; y$ W& }9 O7 G) E1 g" R) A
中心塔式石窟到了隋唐逐消失,改成平面方形、覆斗頂、後壁有一石龕為主要型制,這也是莫高窟最常見的窟形。唐後期到宋元時期,則以中央佛環為主體,窟頂演變成覆斗帳形,佛環後壁可繪製一大型壁畫,又稱為背屏式石窟。另外常見的窟形還包括覆斗帳形頂殿堂形、長方形棺槨形、前室形……等幾種。5.39.217.76: q) m- N6 u0 \) E* ~* l
當初開窟時,所有洞窟前均有窟簷建築,樓閣層層相疊,想像那畫面勢必十分壯觀,但因木結構建築缺乏修繕很容易就腐朽或塌毀,現存的唐宋木構建築只有5座,多數木建築都是民國時期重建。
其實,莫高窟裡的雕塑、壁畫、建築,都不是各自形成藝術主體,而是融為一體,交織成美麗的佛國天堂,欣賞時務必交互參看。tvb now,tvbnow,bttvb" I6 H k- C6 h3 F
地址: 位於敦煌市區東南方25公里
開放時間: 週一~五8:00~17:30;週六、日8:00~17:00
交通: 沙洲市場東門的絲路賓館附近有小巴到,來回10元,包車則要70元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