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改革才能消除“文革”隱患
[打印本頁]
作者:
bw201020
時間:
2012-3-16 07:32 PM
標題:
改革才能消除“文革”隱患
3月15日晨,中國新華社發布消息稱,中共中央決定,張德江兼任重慶市委委員、常委、書記,薄熙來不再兼任重慶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公仔箱論壇' o8 |) t# A$ {
公仔箱論壇+ g. N' q# }5 _2 k! }
政治嗅覺敏感者,必定已從3月14日的溫家寶“兩會”記者招待會發言中嗅出訊息。此番針對薄熙來的罷免決定,在很大程度上也符合今年2月“王立軍事件”以來中國社會流傳的猜測。
1 @. x% J' T& `* n, t2 g公仔箱論壇
/ U, ^" X- ^5 ttvb now,tvbnow,bttvb
在3月14日的記者會問答中,溫家寶表示,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隨即話鋒一轉,談到1949年以來中國走過的彎路和教訓,並提及十一屆三中全會,暗示應該堅持改革開放這一“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抉擇”。在之前的發言中,他表示文革錯誤並未完全消除,若政治改革不成功,文革還有可能重演。
8 @5 }# [' B t+ m# B2 P) g9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8 J9 F, L- N3 F l
有趣的是,把薄熙來主政重慶期間實行的“唱紅打黑”等做法與文革相聯系,本是來自中國民間、尤其是一些自由派知識分子的批評,從未得到官方公開背書,而且許多“重慶模式”的支持者本身即反對這麽做。而溫家寶的表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呼應了社會上一些流行的擔憂——他雖然在回應“王立軍事件”時沒有直接提到文革,但以“我在這里想講一段話”的承接方式,把話題轉向了“歷史錯誤”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即使不將他話的解讀為對“重慶模式”的定性和否定,也可以說距之不遠。
7 g4 q. R4 A+ _( n
( U2 B. Z! M0 G+ m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7 [# n) _ q: J' V& M1 d2 @# |
無疑,文革是籠罩在所有中國人頭上的陰影,對文革重來的警惕,再怎麽強調也不過分。當然,溫家寶的意思也應該不是把薄熙來主政下的重慶與文革直接劃等號,而是指重慶的做法反映了一些文革作風和苗頭。
, p$ M$ U& P$ B! G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7 G/ N0 l" F' O6 s
文革留給中國人的一些慘痛記憶,例如煽動群眾狂熱、武斷地設定“敵人”和對立面、踐踏法治、違反規則、宣揚個人崇拜、以政治方式乾預公民精神生活、鉗制思想等等,在當今都仍然留有一些陰影,而推行“唱紅打黑”的重慶留給人們的負面印象可以說最為明顯。如果說“唱紅”還只是一種姿態的話,運動式“打黑”過程中顯露的輕視法治原則、亂給犯罪分子“扣帽子”、煽動“敵我矛盾”的傾向,則更為明顯和值得警惕。中國高層及時態度鮮明地否定重慶做法所代表的這種苗頭,打消公眾對政治大方向變化的疑慮,在“十八大”之前的中國有重要意義。對中國的改革派人士來說,至少也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從而對改革是一種推動力。
/ U; a# h! P' P3 e公仔箱論壇
4 \/ Z+ K( ]& V) a, {,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但也須看到,重慶的一些具體做法,也在中國社會一些群體中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和同情,“唱紅”曾在一段時間里呈現蔓延之勢。這和中國社會、尤其是底層彌漫的一定的懷舊情緒很有關系。目前中國官方強調要防止“文革思維”捲土重來,但根本不在於改造思想,還是要化解這種思想形成的土壤。如果貧富差距得不到控制,社會公正得不到推進,大量民眾繼續有一種被輕視、被剝奪的感受,那麽民粹主義及一些利用這種情緒的政治人物,仍能在中國找到廣闊市場。所以歸根結底,消除文革隱患的關鍵還是推進改革,讓民眾真正感受到變革的益處,增強對誘惑的免疫力,形成社會前進的合力。
5.39.217.768 h# R1 Y! g' F1 R
( D1 B& L% g9 ?( o# X U! z
換另一個角度,放在今年政治領導層換屆的背景下看,可以說,隨著緊跟“兩會”的這一人事宣佈,今年中國高層的政治博弈才剛剛開始,目前暴露在公眾眼前的畢竟只是冰山一角。中國執政黨的歷史成就之一是實現了政權的和平、平穩交接,這也關乎整個社會的安定和發展。讓中國政治走出舊式的權力鬥爭陰影,通過逐步的政治改革,最終走向民主、公正、透明的方向,和溫家寶所說的改革開放一樣,也是一個“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抉擇”。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