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5 s( p; j6 z) l# w! z! l習近平這次訪美之行,除了與奧巴馬政府和軍方高層接觸外,還刻意到艾奧瓦州,探望二十多年前以農業代表團身份訪美認識的朋友;也到加州參觀美國職業籃球賽,展示個人性格與風範,以提升在國內的威望和國際形象。tvb now,tvbnow,bttvb; T3 H8 h9 H0 Y/ [1 o4 n
G) M) i- o* I% F Z9 m胡錦濤二○○二年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踏出接掌國家最高權力的考驗門檻;如今習近平也走上同一軌迹,以建立領導人之間的個人關係,作為國家關係新發展起點。雖然此行個人的政治應對和智慧成為焦點,但也掩蓋不住在國際變局和中國代際權力更替中,開展未來十年中美關係互動歷史新一章的意義。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2-2-14 11:36 AM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2-14 11:37 AM 編輯 + p* y# f. H" u
( s7 W+ {; Y1 E0 Q9 B ~ 鄭永年: 地緣政治大轉移和中國外交5.39.217.763 L8 j5 D# w+ I- q3 f
; g. b l7 P7 J7 b5 X5.39.217.76 , Q7 O( Z) C5 N!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U' e9 j) Q: r/ v; P d
" l/ t4 t& x( I% u6 M2 ftvb now,tvbnow,bttvb對美國來說,TPP的一個潛在的課題就是如何應付中國經濟模式。中國要不改革國家資本主義,而變得更加開放,為加入TPP創造條件,要不被排擠在外。公仔箱論壇0 y4 f; F ]3 G; w2 h& H
$ Y c! V: G3 H
本欄上周從文化地緣的角度,討論了中國外交所面臨的嚴峻挑戰。文化對國際關系的影響非常實在,但比較容易被忽視。簡單地說,當世界的地緣政治轉向亞太地區的時候,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的頻繁接觸就變得不可避免。盡管從長遠來看,接觸多了,兩種文明之間的信任會得以產生和發展;但在最初階段,當兩種文明還不能互相適應的情況下,頻繁的接觸表明衝突的機會也越多。本文主要論述為什麼這個世紀的地緣政治,已經很快轉移到亞太地區。從地緣政治來看中美關系,也比較容易說清楚。6 ` w& U4 Z% R8 P
# o w! }' ^+ h% Y公仔箱論壇為什麼美國的地緣政治轉向亞太地區?首先是地緣經濟因素。亞太地區日漸成為世界的經濟中心是不言的事實,並且這種趨勢在未來的數十年不會改變。今天,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是第三大。此外,印度也正在崛起,成為繼中國之後的另外一個亞洲經濟大國。印度尼西亞和東盟(亞細安)國家的經濟增長也不可忽視。其它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盡管也有經濟增長的潛力,但遠不及亞洲地區。多年裡被人們稱道的“金磚國家”(巴西、俄國、印度、中國和南非)中間,其它幾個國家的GDP總量目前還不及中國一個國家。歐洲和美國現在面臨嚴重的經濟結構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做調整。歐美經濟對世界經濟依然重要,但在其結構調整期間,要扮演世界經濟領頭羊的角色比較困難。這樣,亞洲必然要在很長時間裡保持世界經濟重心的位置。 " k- |0 @' ?( I* Z+ T' p " {. r; [' |4 ^1 n" L( [# h在這樣的情況下,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歐洲甚至俄國,其經濟戰略必然向亞洲轉移。從世界歷史上看,也是如此,即一個國家的地緣經濟,是跟著世界經濟的增長點也就是經濟重心走的。例如唐宋時期的中國,18、19世紀的歐洲和冷戰期間的大西洋兩岸。因為亞洲地區涉及到世界上幾個最大的經濟體,世界經濟重心轉移到亞洲,也表明代表這些經濟體或者主權國家的政府之間,互動也必然增加,並且成為主體。這種互動意味著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的重疊。如果代表主權國家的政府不是互動的主體,那麼國家間的經濟關系更多地表現為公司之間的貿易關系。但一旦主權國家成為主體,那麼經濟互動面的戰略重要性就顯示出來。就是說,即使是經濟上的互動也具有了非常的戰略意義。 5 Y7 n w& E- f* _0 @: p公仔箱論壇 & f6 _0 |' `% F' q3 o, @. p5.39.217.76戰略轉移符合稅收國家本質 ; N" M5 Y+ t5 e4 m3 M: V c 2 ?8 M) e* B3 U; x3 o( @ ; Q$ z" n8 B7 q) _ I4 i公仔箱論壇對美國來說,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亞洲非常符合其“稅收國家”的本質。作為唯一霸權的美國,一直在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來維持其所謂的“世界秩序”或者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務”。但這樣做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撐。因此,美國也一直扮演著全球性的“稅收國家”的角色,即盡最大的努力,通過各種方法向全世界各國“征稅”,來承擔維持“世界秩序”的費用。這一事實也決定了美國的地緣政治和其地緣經濟的緊密相關性。如果兩者是重合的,那麼美國維持其全球秩序的費用就低;但如果不重合,美國所要承擔的費用就會很高。顯然,並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的地緣政治,會隨著其地緣經濟而轉向亞洲。既然亞洲在未來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裡,會扮演世界經濟重心的角色,那麼美國就有充分的原因,把其地緣政治的重心轉移到亞洲。在這裡,美國的“稅基”龐大,其安全戰略是可持續的。" P3 r5 F! [ o# {: T
5.39.217.769 M' b( @3 [* a3 f% {, ^
地緣政治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的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戰略本身。在美蘇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就變成了唯一霸權國家,或者一霸超強。在冷戰期間,美國和前蘇聯分庭抗禮,只主宰了半個世界,即西方世界。蘇聯一垮掉,美國的最高戰略利益就是維持其唯一霸權的地位。美國開始利用現存體制來消化中國等新興國家,也包括所有前共產主義國家。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美國做得相當成功。歷史似乎沿著“歷史的終結”的道路行走。必須記得,在小布什剛剛上任之初,美國出台了新保守主義的外交政策,意在對付中國。這種政策調整非常符合西方外交政策的邏輯。因為西方的國際關系史表明,現存霸權必然會遭受另一個崛起國家的挑戰。對美國來說,中國很自然成為美國的目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q( v- x
: i. `6 {2 ?; L! Q$ r. ktvb now,tvbnow,bttvb但新保守主義外交政策的目標並沒有實現。正當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很樂觀地消化吸收著另一半世界的時候,九一一恐怖主義事件發生了。反恐戰爭在一段時間裡,牽制了美國的地緣政治的大轉移。此後,無論在學術界還是政策界,非傳統安全問題成為主題。非傳統安全的主角不再是主權國家,而是非政府組織。因為恐怖主義組織被定義為“邪惡”的非政府組織,美國的反恐戰爭大大減少了對主權國家的外交壓力,尤其是中國。公仔箱論壇: @( o' X+ s( O1 O
5.39.217.765 T% A1 d2 t" y' G
這裡還有一個因素必須提到。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運動,也改變著西方人的思維。當時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主權國家不再重要,至少不再像從前那樣重要,而超國家組織(包括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國家內部的非政府組織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甚至要超越主權國家。這種認知盡管反映了國際政治舞台上角色的多樣化這個事實,但這種認知過分理想化。很顯然,主權國家並沒有隨著全球化的到來而變得不重要,更不用說是“消失”了。從今天的情況看,無論是應付全球性金融危機還是恐怖主義,都需要主權國家的強化。% A: T( }& p& {( I' ^2 N
' {/ {' Z7 c( [4 Y4 ?+ F
但不管怎樣,這麼多年的反恐戰爭使得西方政府意識到,恐怖主義是個常態,不可能因為反恐戰爭而得到徹底的解決。實際上,很多人也已經意識到,反恐怖主義是一場不可能贏的戰爭,因為被西方所定義的“恐怖主義”的因素,隨著反恐戰爭的進行而呈現出一種持續發展的趨勢。於是,西方尤其是美國開始要人們接受“恐怖主義”是常態這樣一種認知。美國從伊拉克撤軍,與其說是美國的反恐戰爭結束了,倒不如說美國接受了恐怖主義存在這個事實,是觀念改變的結果。tvb now,tvbnow,bttvb& ^5 P- z- n% L/ S$ u6 {; L#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