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K; _; g: D. x5.39.217.76大榕樹旁的木橋是村民過河的必經之路。而高贊村的小舟都是供載人載貨之用,實而不華。(水京攝) + A2 \" T% ?( q/ A1 @. } 公仔箱論壇 R) o+ W. ] R; @3 L6 [& T% c6 h
鎮守在河畔橋頭的大榕樹及觀音廟。(水京攝)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f; b! [$ o& A. [0 E " H$ `2 A+ q, P* q0 ~% H# @平靜的水面倒映河畔小屋。(水京攝)tvb now,tvbnow,bttvb& {7 w$ O# T/ x+ c H, M4 \ - b+ b. b" Z: c$ X( t
鑄了花紋的鐵閘在今天已十分罕見。(水京攝) + F* b+ T3 l2 F/ X: n8 r/ _" `5 Ctvb now,tvbnow,bttvb j4 X f' j. I/ i0 x( L# M
小舟泊在芭蕉樹下,盡顯嶺南的水鄉特色。(水京攝): x- v6 g% G, g B5 j tvb now,tvbnow,bttvb0 h8 R! n& k/ ^; [. d
氣氛熱鬧的高贊菜市場,讓你了解居民生活。(水京攝) $ I; C) u3 Y1 s- btvb now,tvbnow,bttvb " F3 b% u9 S, a& }! k* {這座有雕花石窗的小屋竟然是公安派出所。(水京攝)2 o3 K# }$ ]# a! v+ ] X 4 C# Y; [6 j' h, Ptvb now,tvbnow,bttvb西湖胡公祠門面頗有氣勢,卻只是村內其中一座中型祠堂。(水京攝)公仔箱論壇1 D# o5 h9 z1 c, v/ ?6 |6 m 公仔箱論壇2 b% {% y* d6 u9 G
村內有無數祠堂,當中以胡氏大宗祠最具規模,約三十年前重修過,今天還保存得很光潔。(水京攝) 2 F& ? m+ t7 u8 r$ |' ^0 Q公仔箱論壇 % B b2 L8 U E( J1 E$ vtvb now,tvbnow,bttvb(明報製圖) . C. x+ t D- Q5 O2 Z/ j+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 e6 B' c9 W" w
' d6 W! y3 g+ Y水鄉經常與江南扯在一起,不過廣東珠三角河道縱橫,不少村鎮也頗具水鄉風情,其中逢簡村在數年前被發掘後已變成熱門景點,卻因被不少旅行團看中而弄得繁囂不堪。幸逢簡村附近還有其他選擇,像同屬順德的高贊村,便仍保留樸實的生活面貌,而本地一些攝影會社亦開始組團到高贊獵影了。7 Y. G4 P @5 X0 h: ^" M
" `6 w6 E& ~* d! G7 `公仔箱論壇高贊村在順德杏壇鎮東南面,從宋代開始墾植建村,因位於江邊平坦地的高處,故取名「高坦」,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村民以諧音吉祥之意,改名為「高贊」。目前高贊村人口過萬,以梁、胡為大姓。 2 ?2 }; U% N! b6 Stvb now,tvbnow,bttvb, I* E4 } Z% @" g$ L. v
下了巴士沿馬路往裏走,沒多久便來到菜市場,近年內地農產品價格飛漲,即使如高贊這條鄉郊村鎮,比香港也便宜不了多少,不過尚幸還有個別例外,像香味濃郁的白菜乾一大紮才售十數人民幣,猜想多半是自家曬製方會如此便宜。 , R$ N" D7 C# y; C* K d5.39.217.76 + m4 r' c# n1 j' T9 E4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市場旁的支路進去,不到一分鐘便發現右方有一座西湖胡公祠,儘管碰上大維修不得其門而入,卻發現門前豎了一對石碑,記載乾隆年間曾有高贊村人榮任翰林學士,足見高贊除了是魚米之鄉還孕育了不少飽學之士。事實上村內可找到相當多的書塾舊址,證明高贊人一向重視教育。公仔箱論壇( K: s! k8 Z9 G: E* j
tvb now,tvbnow,bttvb! S' H: z) H: q& J
木船木橋 樸實淡泊3 E1 e- B6 q2 h. c+ }% m
公仔箱論壇9 {/ `3 U2 c9 s3 v& _6 s
祠堂正門對的便是高贊村的主河涌,水面平靜如鏡,兩側停放一艘艘小木船。由於木船是村民用來駛往村外田野耕作捕魚的交通工具,以實用為出發點,船身色澤灰黑略帶殘破,跟江南水鄉的浪漫扁舟完全是兩回事,卻勝在充滿生活感,更能反映出水鄉的樸實味道。 3 S! h4 P/ ~! l7 ^9 F$ x% T. o7 z公仔箱論壇2 f. o" `/ B" f
轉左沿河岸前行,經過胡氏大宗祠,卻見大門敞開。大宗祠內不算華麗卻光潔明靜,原來在1980年代曾重修過,看牆上的捐款名單不少都貢獻一萬人民幣以上,今天來說只是小數目,但當年這可是天文數字,似乎高贊人做生意也有一手。# K: t* T( V' {2 j; ~" n2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