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R }6 h. S, h. F: I& @tvb now,tvbnow,bttvb % O' [, U3 X" b+ l/ y" ^考評局通識科模擬題公布,社會輿論再次譁然。為什麼考評局出題,給「才子才女」和議員答,而不是由教師來答?3 w; u3 t3 U8 M; f' b- m8 V+ O2 o2 r
6 o: }) p" g* _, }: ?( x3 J* {7 Ttvb now,tvbnow,bttvb因為教師也不懂。這一次,選了唐唐「車毀人亡」的那篇講話,教誨年輕人不滿社會,要講「妥協」和「包容」。但出試題的人心虛,刪去唐唐本來講的「剛愎自用」、「車毀人亡」等詞,如此遮掩龜縮,本身已經是錯誤的學術態度。 4 v2 B3 q: n) A j! X 2 {: s- @5 w0 I. s9 u$ h6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西方先進國家」這類引述文章的試題,必定註明出處,如果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The Brave New World),或者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 Sons and Lover),一定會講明源出何處。一來,出題光明磊落,二來,讓學生知道原作者,如果學生平時涉閱甚廣,就答得更有自信,即使只知道赫胥黎或勞倫斯其人,知道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感性濃郁的作者,思路就確定了方向。 7 k+ X- A+ I# X$ X$ \% z) _" _7 p2 _/ m9 p7 x
# O* y; z- L) A! L
特府喜歡模仿西方,但「學啲唔學啲」,又一次只得皮毛。英國的通識不是這樣考的,人家的題目,越淺易,越可考得深奧。 6 G# Q \% O3 ytvb now,tvbnow,bttvb % w/ m# ~; u6 D' Ttvb now,tvbnow,bttvb3 J2 z: m' h5 g3 a
, {8 H* M; Z2 H' j9 H* w
通識題目,可以分為兩大組, A類為理科學生而設, B類為文科生而設。這是牛津劍橋通識科的一些題目:「試論仙人掌」,這是給理科生答的;「精神不正常,雖是一種病症,但何謂『正常』(Being Normal)呢?試論之。」這是給想報考醫科的人答的。有一年有一題:「語言是什麼?」( Whatis language?)是文學院的題目。 x* ]3 h( u( h5 r * U1 L. j j8 x# b9 D' G 6 e+ c7 X) f. X: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要看這些題目簡短,角度不同,有不一樣的答案。特府的通識卷,每一題都長篇大論,嚕嚕囌囌,而且涉及政治,唐唐的演詞,不是什麼經典,本身沒有什麼試題價值;其他的題目,如「富裕的物質是快樂的基礎」什麼的,完全可以簡約為「金錢與快樂」。出試題的人,自己思維回塘退化,把十六、七歲靈巧活潑的年輕人以三流的語言一起捆綁而遲緩,如此通識科,難怪英國的大學不予承認。5.39.217.768 z) q+ N& E s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