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BBC 長江病情越來越重
[打印本頁]
作者:
vandas
時間:
2012-1-20 07:29 AM
標題:
BBC 長江病情越來越重
英國BBC中文網日前發表文章,題爲《從三部“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看長江資源生态環境的惡化》,作者爲德國工程博士王維洛。摘編如下:
( `( O% s9 Y# s4 X# [( q
5.39.217.767 Q# G2 B6 X; ~& z1 c: b+ U, H: A; J
1、三部《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
) e; {" q6 R) W0 ?1 N.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Q" `5 a4 q% \* w7 a) S
《長江保護與發展》是中國科學院、世界自然基金會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從2006年起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項目。研究的結果彙集成爲報告,每兩年發布一次。2007年04月14日第一部報告《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07》在長沙首發;2009年4月18日第二部報告《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09》在北京公布;2012年1月6日第三部報告《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11》在北京首發。
* Z1 {3 [+ z5 X; C公仔箱論壇
; I/ {7 @ o0 {( B! ?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第一部報告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還是強調的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在長江保護與發展上取得的所謂舉世矚目的成績。而在第三部報告發布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則着重長江上中下遊存在的三大問題: “長江源區和上遊湖泊水量劇烈波動,中遊通江湖泊受三峽工程蓄水的深刻影響,下遊湖泊普遍水體富營養化。”
2 Z/ Y+ R6 g# t! ^% r& }6 f2 @
, l" \* b& K, w' z公仔箱論壇
三部報告的時間跨度并不大,也就是四、五年的時間,但是從三部報告的資料變化中可以看出,長江的資源生态環境正在加速惡化。如果說這是三份體檢報告,那麽長江的病情是越來越嚴重,長江河流生态不是進入一個越變越好的正循環,而是進入一個越變越壞的負循環。
0 l, M# G2 I5 R, Gtvb now,tvbnow,bttvb
/ T. g. b% d, P"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5 S( C- P) }2 T0 C3 \( m7 O& {* D
2、西藏高原資源生态環境的退化
3 t: R2 |: l- D7 U9 [" F7 k
! @7 I1 z; z/ `1 h# j8 N% a$ W
長江發源于西藏高原。長江水利委員會利用曆年遙感數據,結合現場考察,得出長江源區冰川面積總體處于快速退縮狀态,2009年冰川總面積與1977年相比,縮減了126.33平方公裏,減小了11.8%。冰川後退,這是長江源區和上遊湖泊水量劇烈波動的根本原因。正如2011年報告指出的:長江源頭和上遊區冰川融水增多,多數湖泊面積短期内呈擴大趨勢,而随着時間推移,随着冰川面積的大幅度減少,冰川融水将逐步減少,可能導緻以冰川融水爲主要補給源的湖泊萎縮甚至消亡。
, K# d* g% o3 J. u* N* C5.39.217.76
2 K4 w" P) `1 E% H1 }公仔箱論壇
近百年中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溫0.74攝氏度,而長江源區年的平均氣溫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在一共五十年間已經升高1.42攝氏度!冰川後退,荒漠化加快,植被退化、凍土及凍土環境退化等是西藏高原資源生态環境惡化的直接結果。未來長江水量将劇烈波動,也就是意味着洪水、幹旱災難将更加頻繁地出現。
5 R" E# g$ _, A
$ @! f8 M# `3 {: x, S2 B) N: |( H; P& h公仔箱論壇
3、三峽工程對中遊的影響
公仔箱論壇% t/ f. ]5 O3 r8 j
1 r, p1 M& {" E& [5 e, t1 Ptvb now,tvbnow,bttvb
如果說第一部報告對三峽工程還是很留有情面的話,還是談三峽工程的所謂防洪和航運效益,那麽第三部報告則對三峽工程做了中肯的評價:“長江三峽工程蓄水運行的累積影響倍受關注,水庫運行,導緻庫區富營養化進程加快和支流、庫灣藻類水華頻發,清水下洩引起長江幹流河道劇烈沖刷,壩下河道水文情勢變化造成中遊通江湖泊江 湖關系改變和湖泊水情與濕地生态明顯調整,長江特有魚類繁育和四大家魚魚類産卵場以及珍稀水生動物生存等受到嚴重影響。”
0 V- n1 _( C9 }! v% B1 `
" k! }4 U1 @; T. p4 W- U5.39.217.76
2011年長江中下遊發生大面積旱災,中國最大的湖泊鄱陽湖幾乎見底,當時江西省水利廳的工程師首先提出,三峽工程清水下洩,加深了長江幹道,降低了長江水位,同時也降低了地下水水位,從而改變了鄱陽湖和長江的自然關系,加速鄱陽湖水位下降,加重旱情。
; B# y% Y8 ^$ xtvb now,tvbnow,bttvb
7 S% S, d& I& b& _3 d) \
6 q2 P) q4 r/ R) ^- b5 o0 k
正當第三部報告發布時,鄱陽湖又出現了60年的新的最低水位,号稱4000平方公裏的鄱陽湖,隻剩200平方公裏的湖面。過去中國媒體多稱,三峽工程對中下遊旱災沒有什麽大影響,而且還能加大洩水來減輕旱災。而此次陳宜瑜院士則不怎麽客氣,認爲“中遊通江湖泊受三峽工程蓄水的深刻影響”,将三峽工程釘上恥辱碑。
7 Z+ R$ \6 @- X0 `" Z' W8 p公仔箱論壇
5.39.217.760 V5 w. a) V8 g. w9 g
4、長江珍稀水生動物生存等受到嚴重影響
公仔箱論壇+ C, T2 ~: t% i) r) |
* M- _3 V- [3 A# U
長江本是世界上魚類種類最多的河流,随着葛洲壩、三峽工程和溪洛渡水庫大壩工程的建設,魚類生存的自然空間越來越小。三峽工程建設加速了長江白鳍豚的絕種,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公仔箱論壇 ~2 c" X( K0 M8 Q5 o
8 Z& @) o: a+ W
經過生态環境專家和民間環保組織的努力,最後終于在三峽水庫上遊到金沙江段設置了一個長江上遊的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區,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生活的白鲟、達氏鲟、胭脂魚等189種魚類,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魚類有3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保護名錄的魚類有3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公約的魚類有兩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魚類有9種,列入地方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 的魚類有15種。但是,就是在這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長江三峽集團和重慶市政府又要建設小南海水庫大壩工程。照此發展下去,長江将成爲物種喪失最快最多的地區。
8 s1 F7 W& x! |6 Ztvb now,tvbnow,bttvb
6 ?% R5 t8 R" I) }( o7 f&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當物種消失的時候,留給長江流域的人民能是發展嗎?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