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2-29 12:58 PM 編輯 , o5 K6 i/ y& U4 t/ B) m8 W * Q; w4 ^0 W4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們愛惜中文嗎? 古德明 5 [; n% D" \$ t . D& s0 q% D1 b) Y2 p9 a# m: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多年前,香港中文大學何文匯博士發起所謂粵語正音運動,以宋朝《廣韻》作準繩。電台、電視台、中小學校等,紛紛景從;教育統籌局更要中學會考加設粵語朗誦試,務求讀音復古。 3 K" B& Z- q9 u" @0 I5 j: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W: k) h, U$ Q% ]5.39.217.76清初學者顧炎武也好講古音。他有一次遠遊,在朋友李天生家裏作客,一天早上還未起,聽見李天生叩門說:「汀芒矣。」顧炎武愕然不知其意,李天生解釋說:「子好講古音,尚不知『天』應讀『汀』,『明』應讀『芒』耶?」顧炎武不禁大笑。嗜古不可以泥古,這是古人都懂得的道理(《清朝野史大觀》卷九)。5.39.217.76/ p9 n* D! J Z6 E1 v
5 ]$ v! c" ~7 a3 N$ s
今天中文的問題,不在於讀音,而在於字體,而在於用語。只是這兩個問題根源都在中共,於是香港學界諸公就不認為有問題。比如說,教統局敦促學生熟習中共簡體字,連會考都可以使用。你不要問「谷田」是種穀的田地還是山谷的梯田,不要問建安七子那個「徐干」是徐乾還是徐幹等等。他們字字都說要正音,卻從來不說字字都要正體。又比如說,「胡錦濤在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詞」發表之後,諸公沒有一個質疑什麼叫做「誕辰一百週年」,更沒有一個指出「誕辰」等於「生日」,而生日不能以「週年」為言。胡錦濤應說的是「誕生一百週年」。 ( k! g) ]7 O, S0 w0 s5.39.217.76 % r9 N7 {8 \- n9 s9 ttvb now,tvbnow,bttvb溫家寶最近發表長文《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用字遣詞和胡錦濤工力悉敵。他說「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重大貢獻」,「社會主義制度,從不成熟到成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經濟快速增長還能有多長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內外政策」。香港學界諸公同樣沒有一個指出,「做出重大貢獻」是英文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的直譯,應改正為「貢獻良多」;「相當長」是relatively long的直譯,應改正為「頗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to a great extent decided by的直譯,應改正為「主要取決於」。我不見學界諸公對這樣的現代漢語有隻字批評,只見傳播界紛紛向中共學舌。 8 \4 i( E9 h! Ptvb now,tvbnow,bttvb 4 \7 K: F( o- p' s. X$ n舊中國君主非常重視中國文字。《楊文公談苑》就有記載說,宋太宗將行祭天,準備自撰祝辭,沉吟良久,未能成篇,最後遣左右到翰林院,請學士錢若水捉刀。錢若水就在使者面前揮毫:「上帝之休,雖眇躬是荷;下民之命,乃明神所司……」祝辭寫成獻上,太宗大喜,自歎不如:「朕擱筆思之久矣,不能措辭。」今天,宋太宗那樣的君主和錢若水那樣的詞臣都已絕。而我們學界的大人先生只會指摘香港人不懂得說「汀芒矣」。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2-29 06:19 AM
王亭之三鞠躬何文匯 王亭之" s: h8 _) \% ^; s# `
& ]6 f$ A) D. t" G5 l N4 h2 P . x" j: Q' `( Y$ l.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鞠躬! ; g+ ~4 v/ F. s$ Q9 G$ s1 M$ }公仔箱論壇何文匯認為,由於宋代以前的韻書殘缺,因此便只能用宋代修訂的《廣韻》為語音標準。這個說法,可以移用他批評王亭之的說話來評價他,即是:「匪夷所思,勇氣有餘,學識不足。」tvb now,tvbnow,bttvb& C: O, |3 e) c' P9 x
, D' ~5 n2 Q2 u; @% d, ?公仔箱論壇假如像他所言,便須肯定:第一,從古以來,方言都要依官訂的韻書,韻書一經修訂,全國百姓便立刻要依從,以前沿用的語音全部作廢。第二,韻書的編訂,不必跟隨當時的語音,而由幾個修訂的人釐訂老百姓的發音,然後再經皇帝肯定,不遵從者殺無赦。倘若情形不是如此,廣府話便必然會保存《廣韻》出現之前沿用的音韻。那時沒有新聞部,亦沒有何文匯,因此絶對不能用蠱惑、蠻橫、無恥的手段來影響教師、學生、與及一些無知的所謂文化人、教育界。 & D9 `! e7 E! y s% N公仔箱論壇 z4 n U/ r% m/ s何文匯的無恥在於故意將「約定俗成」硬稱為「習非勝是」,由是否定語音約定俗成的正確性,因此有些人以為,原來他們的父兄老師都讀錯語音。何文匯在推銷他的病毒音之前,先批評所謂懶音,於是傳媒率先附和,及至他推出病毒音時,傳媒受了他混淆視聽,他的病毒音便能順利地推銷給傳媒。何文匯在出書時,先打起「平仄入門」的招牌,暗暗推銷病毒音,然後才公然推銷他的「粵讀」。兩次偷偷摸摸,足見他其實胆怯,那時還未「勇氣有餘」,只是「學識不足」。5.39.217.76# G+ C- @" x2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l2 V: @. y$ ^- z7 @+ w* |
現代的廣府話,於民初經音韻學家數次調查。何以要調查?因為不調查便不知道廣東人所用的語音,正因為他們承認這些語音,所以他們才要調查、認識。若照何文匯的做法,那時的音韻學家,只須拿著一本《廣韻》,便可以指手畫腳,出「反切」的字典、字彙。因此當時的音韻學家,才會說,廣府話有六個時期的中原音韻,他們並不認為有了《廣韻》,《廣韻》以前的音韻就成錯誤,這才是客觀的態度,才是對「約定俗成」的肯定。因為任何語音都必然由約定俗成而成立,這是無可改變的天籟。天籟者,因時而變,因地而變,出於自然,並無權威可以用自己的造作來規範,更從來沒有一個音韻學家,要現代人否定自己的語音,跟隨一千年前的音韻。 * g2 t4 ?. }) v3 E 4 y3 k/ B. X @附和何文匯的人,稍作思量,便當明白,病毒音是目前香港教育界的「恥辱製成品」。一旦竊居大學教席,無所表現,便須取巧以求出位,一旦出位,立刻設法插手行政工作,於是儼然居於領導階層,再設法討好傳媒,便變成學術明星、教授明星、博士明星。居然弄到當時的特區高官、大律師、名女人紛紛跟從,而不知省思,廣府語言不能違反約定俗成而成立,絶不可能千百年來所有廣府人都讀錯語音,只有識查《廣韻》的人才讀對。" i4 W) h/ p( S) ?% L- ?
& v4 _: ?* Y4 @5 R6 {- E$ S8 q7 l+ C
「學識不足」的王亭之,「勇氣有餘」來拆何文匯的祠堂(「堂」不可讀如何文匯的病毒音,應讀如「倘」),並非針對何文匯,只是可憐香港的細佬仔,他們返廣州,講說話都給人笑,去超級市場「搶救」、去政府「機救」、立刻被人問候令壽堂。tvb now,tvbnow,bttvb/ g. T5 ]; C1 x9 w4 H7 O- I
tvb now,tvbnow,bttvb, @/ V/ Q+ Y% B% R( a
何文匯已經名成利就,退休而不面紅,所以王亭之就覺得,香港細佬仔的父母,納稅來豢養害他們子女的何文匯,這些父母和細佬都十分可憐,廣府話受到摧殘當然更加可憐,還有重可憐的是,廣府話保存的秦、漢、隋、唐音韻,可能因傳媒推廣病毒音而消失,這就是王亭之拍案而起,喝一聲「可怒也」的原因。希各方人士體諒小人王亭之的苦心,對問題多些考慮,不可一再受何文匯的誤導,去研究王亭之的學識,王亭之既非博士,在香港連小學教師的資格都沒有,研究王亭之的學識完全是題外話,轉移話題來辯論,是學術的卑鄙。若有人格,便應因話提話,不應似賣菜阿嬸,有人來駁秤,就只研究來駁秤的人所穿衣服是否齊整,罵言:「你睇你,衫鈕都扣錯,重學人來駁秤!」5.39.217.76* T, W% `. P) m: J
. e8 d; P" X6 \4 L- E. x5.39.217.76中文基本功/追溯錯音源頭3 M; ~" [) k+ z! l* s6 n5 | P8 _* O$ Z
公仔箱論壇" [2 G% F2 A& o, Y1 u5 Y
《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的錯音,不是孤立現象,而是有其來歷。經我查究,上世紀中期以後的粵音工具書,每多錯音,多少同黃錫凌《粵音韻彙》復古音兼跟國語的傾向有關。1 n s& }* x9 S
4 J7 A' }4 ^: h( w5 o
我說過,由一九一三年到一九八四年,有關當局消滅方言的措施層出不窮。如說同粵語有關,影響頗大的就有一九三六年南京政府禁止粵語電影的放映和拍攝。黃氏剛於此時著述《粵音韻彙》,而於稍後(一九四一年)出版,其取音傾向,顯然受此影響。tvb now,tvbnow,bttvb3 V6 j* R" G L
; u0 c: m: a0 |6 \! o5 z" x$ ]公仔箱論壇復古音,是指他要按照一千年前在河南開封由宋人編成的《廣韻》審定粵音。粵語是中原文化南漸的產物,反映隋唐中原音的《廣韻》,自有同粵語對應之處;而國語的前身是官語,也同中原音韻有關。黃氏取音,是要既合《廣韻》,又合國語。例如聯字,他認為粵語讀「鑾」不對,要依國語讀「連」;又如甄字,他認為粵語讀「因」是錯的,必須學國語讀「真」──這無異把粵語變成國語,這當然是大錯特錯了。# m p. A# R k3 [
5.39.217.76& N+ j" @" c+ u$ q; g
事實上,粵語形成過程長達二千多年,有的讀音形成早於隋唐,有的讀音形成晚於宋元,不一定符合《廣韻》標準,自然也有跟國語不一樣的地方。黃氏削足適履,不但破壞粵語傳統,而且造成混亂。 * C% V4 D7 Z. O# S3 @, d7 T X# f可是,港英時期某些「正音」人士,偏要依照黃氏取向,以求「別樹一幟」;而《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的編者正是師承這種精神,要它毫無錯音,那就難了!5 X! ^; `& |$ ?* l, Q- D/ J
! \- M5 V" G' s) V. O. ytvb now,tvbnow,bttvb中文基本功/「時間」話舊公仔箱論壇! f4 [: k+ v. s: s
tvb now,tvbnow,bttvb+ _. B8 i/ p9 A, x- L
老讀者會記得,一九八○年前後,香港電台搞所謂「正音」,突出之一例,是將時間一詞改讀。這個詞的間字,粵語一向讀「諫」,有人要改讀「奸」。他們有兩條理由:一是此字本讀「奸」,四十年前誤讀「諫」,現要改正;二是普通話此字讀平聲,粵語不得讀去聲。- |2 P6 t: Q% _. g
/ Z; q W6 m: ~7 S
這是黃錫凌復古音兼跟國語的把戲。這種做法,既欠考究,也不實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P0 O' U: s7 A. u
1 A o' s# F0 M. u! q9 L S5.39.217.76時間一詞,始見於《漢書》,這就是說,一千八百年前已經有了。顏師古註:「閒(間字當時寫法),謂空隙也。」這是一千三百年前對此字的解釋。間字作空隙解,歷來讀「諫」,絕非始於所謂「四十年前」。粵語繼承這種讀法,也是源遠流長。粵語和國語(普通話)分屬兩個不同的語音系統,讀法不應混淆。時間「奸」了幾年,終於由喧鬧歸於沉寂。 5 d; |; s0 u7 E6 A# v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教育局晚至二○○七年才編成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中時間一詞,竟以音標表示要讀「時奸」,重蹈二十多年前「正音」覆轍。而字詞表重犯「正音」錯誤又不止此例。顯然,此書編者跟他們的前輩一樣,在面對漢字源流的研究有許多盲點,又抱著某種投機心理。以後,我每指出字詞表的粵語錯音,都會在這方面追尋致誤原因。 - \; U2 H6 s9 o% o5.39.217.76下次將談糾正的糾字改讀「九」錯在何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 |' X( a5 d1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