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我們為何也是非不分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12-27 05:10 PM     標題: 我們為何也是非不分

      近日,一家媒體報道的標題為《北大校長稱美國教育一塌糊涂》的文章在微博上被廣泛引用,從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批評。然而,該報道也引發了質疑,更有在現場聽過演講的記者發微博稱是“斷章取義的歪解”。(中國青年報12月26日)5.39.217.76$ g4 ~2 M# h* ^! |3 }" o- }
  “北大校長稱美國教育一塌糊涂”竟然是被斷章取義的不完整理解,這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慚愧,尤其是那些剛剛拍完了磚的網民,本來嘛,重拳出擊卻打錯了人,就算人家不抗議咱自己心裏也難免會不好意思。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Y0 c  t  E& J
  說實話,這樣弱智的言語出自北大校長之口本身就值得懷疑,盡管現在說這樣的話難免有事後諸葛的嫌疑,可這卻是我們在相對客觀的報道後帶著一絲羞赧重新審視整個事件的前提。媒體的斷章取義甚至是嘩眾取寵固然可惡,但就是這麼一個新聞就能成功撩撥起我們的圍觀欲望,牽著大家的鼻子走,難道我們就不該反思?tvb now,tvbnow,bttvb" L- Q2 f3 G; g' k# ~
  在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任何稀奇古怪的事兒、任何荒誕離奇的言論都有了出現的可能,我們沒法堵住人家的嘴,我們能做的只是睜大自己的眼睛看看是不是經過了包裝。可看現在這個架勢,我們不僅沒能從各種“猛料”中保持清醒,反而日益在各路信息的狂轟亂炸中喪失了起碼的判斷力而陷入一種近乎是無意識的亢奮。口水和板磚成為我們首選的工具,理性的思維卻退居二線,我們蠢蠢欲動的心越來越喜歡獵奇,一邊在痛斥這些荒誕的信息,一邊又在努力地搜尋新的亢奮點,以期從中得到一種宣泄。各種荒誕的信息越來越像一塊塊讓人上癮的臭豆腐,大家都在說它們如何如何臭,卻又忍不住上去咬上一口。那麼,到底是媒體的斷章取義誤導了我們,還是我們對此類信息的“偏愛”給了媒體某些錯誤的暗示?當我們在痛斥媒體利用這樣的“標題黨”浪費我們的感情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為什麼我們的感情沸點是如此之低?
" f8 T. [! C, R公仔箱論壇  媒體顯然應該加強自律,但是僅憑這一點兒顯然沒法阻止信息的泥沙俱下,可以肯定,為了吸引眼球,這樣斷章取義的報道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但這會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上當?起碼,在我們沒辦法保證自己可以多一份理性,多一份思考之前,答案恐怕很難讓人樂觀。(溫國鵬)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12-27 05:11 PM     標題: 北大校長為何被誤解

      因“美國教育一塌糊涂”、“美國總統不尊重人”,北大校長周其鳳陷入輿論漩渦,但事實上,是媒體誤解了他的講話,並冠以聳人聽聞的標題,難怪周校長感到“很受傷。”(據《中國青年報》昨日報道)
, ^6 u, T' O( ^4 f6 C; _  媒體以真實為生命,應堅持客觀、中立的準則,該案值得所有媒體人警醒,但也應看到,良好的輿論空間需社會各界共同維護,只依賴媒體一方,從結構上看缺乏穩定性。0 m+ t, S( W: _( o% d2 g/ g1 F
  誤解,表面上看是報道失誤造成的,但認真思考,就會發現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1 H! l" t) R, Q& w9 x* Q' otvb now,tvbnow,bttvb  首先,周其鳳先生原來說法同樣武斷、情緒化,他說“從培養傑出的美國公民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教育絕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我們從世界公民的角度來看,我就認為美國的教育是一團糟”,可埃德加‧斯諾、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馬丁‧路德‧金等不都是世界公民的典范嗎?在國際公務員隊伍中,美國人並不少,在環保、消除貧困等方面,許多國際性組織是美國公民首倡。罔顧事實,斥為“一團糟”,難免被誤解。5.39.217.76( r6 W, H6 Q7 a% N/ u* I* M
  其次,作為名校的管理者,周其鳳的表達能力實在糟糕,此前他的大作《化學是你化學是我》已令人稱奇。因為,他的升遷與公開演講無關,他不用顧慮聽眾的意見與感受,只要照稿念,一樣可以得到整齊的掌聲,當一個人的唐突被看成是個性、粗疏被看成是豪邁、木訥被看成是誠實時,這就增加了被誤解的可能,那麼,周校長是不是應主動提高表達能力呢?如何才能提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e4 z5 ?1 B$ P' C1 E
  第三,就算認為“美國教育一塌糊涂”,不過一種個人意見,無需小題大做,因為思想無禁區,可引起軒然大波,說明大家是從“立場”角度來解讀,有立場當然好,可處處是立場,誰還敢說不同觀點?有了這樣“立場緊張”的氛圍,誤解便會常態化,要化解這種緊張感,就要思考它是怎麼形成的,誰該邁出第一步,權力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u, R* v. B, ~
  誤解會提高一個社會的運行成本,增加風險,面對誤解,媒體責無旁貸,但人性本身是不完滿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機器那樣,永遠不失誤,所以不能虛擬一個絕對真實,也不能希望哪家單位徹底來解決它。
+ ~3 {4 D' K, F: Q(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最好的解決之道,是讓更多的人發聲,正如該消息出臺後,多家媒體紛紛質疑,這充分說明,眾人參與才是最好的糾錯機制。大環境更開放,情緒化思維會更少,管理者就會更注重溝通,公眾意見才會更少被立場所扭曲,這才能在根本上減少誤解。(蔡輝)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12-27 05:15 PM     標題: 是誰放大了北大校長的“不當言論”

      12月24日,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在湖南長沙市第一中學的一次演講被多家當地媒體報道,其中一家媒體報道標題為《北大校長稱美國教育一塌糊涂》,正是該標題及報道中的一個段落,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批評。然而這一報道也引發了質疑,有現場聽過演講的記者發微博稱是“斷章取義的歪解”,“周校長並沒有全盤否定美國的教育,相反,他還在很多方面予以了肯定。”(《中國青年報》12月26日)
, X. q  L3 n; g) `3 Wtvb now,tvbnow,bttvb  周其鳳校長演講的錄音,以及眾多現場聽講者的說法,也能大體還原這個引發如潮質疑的“一塌糊涂”論並不靠譜。周的原話是,“在培養世界公民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美國的教育是一塌糊涂”,也就是說,“一塌糊涂”雲雲,原本是有著嚴格限制條件的,媒體不可以跳過這些限制條件,直接強調美國教育的“一塌糊涂”。從新聞專業主義出發,這樣的突出處理顯然是不合適的,因而也是不準確的。
* M* Y7 N- N1 m6 V/ A. R4 C1 Y- I  其實,從這一報道被廣泛轉載之初,即有人懷疑周其鳳的演講被“斷章取義”了。道理很簡單,脫離了具體語境的驚人之論,很多時候並非講話者的本意,不過是傳播者藉以吸引注意力的一個噱頭罷了。至于美國的教育到底怎樣、中國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優秀,只要大家都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拿證據說話,而不是逞一時之意氣,甚至睜眼說瞎話,都是可以評價的。從這個意義講,這一則“假新聞”背後,仍有不可回避的真問題。
6 {) y3 ~" ^: u2 K7 V( r. N  其一,網民紛紛指責、質疑周其鳳校長的“不當言論”,反映的是一種普遍的教育焦慮。媒體的解讀當然有些過于聳人聽聞,網民的反應也頗為情緒化,這裏面固然缺乏一些理性的東西,但也從一個側面流露出國內民眾對于教育的普遍焦慮。比如說時下教育的過度產業化、功利化;又如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城鄉之間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再如教育內容的陳舊、僵化,以及公民教育的嚴重匱乏,等等。可以說,這些痼疾一直以來飽受詬病,一旦經由北大校長對中國教育的讚美而激發出來,自然會發酵成為如潮的批評之聲。
: K% d" U0 e# n6 otvb now,tvbnow,bttvb  其二,至少就目前而言,對中美教育結果做出某些論斷還為時尚早。美國教育有好的地方,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中國教育亦然,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這樣的判斷本來就是常識,不存在任何爭議。教育家應該去踐行的,是踏實做事,借鑒人家好的一面,發揚自己的優良傳統,從而走出一條自己的教育之路。至于類似的空泛比較,刻意逆民眾感受而動,強調中國教育“有很多非常優秀的精華、傳統”,並無特別的必要。公仔箱論壇$ v! h8 ^' a. o0 z8 x
  泛泛地談一國的教育,在我們這裏早已成為一種潮流。潮流之下,不只北大校長在談,很多批評北大校長的網民其實也在使用同樣的話語方式。這樣,談來談去,都是一些話語的碎屑和泡沫,並無助于中國教育的實際。
/ ~$ O) J# I9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如專家所言,網際網路時代是淺閱讀時代,在這個時代,越是有驚人之語,公眾越是要提高警惕,不要跟風。同樣,像北大校長這樣的公眾人物,也應該警惕不要有意無意觸動公眾的情緒,多一些“行勝于言”,多一些“做了不說”,正所謂“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胡印斌)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