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期待“迷霧”背後的真相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12-12 03:07 PM
標題:
期待“迷霧”背後的真相
上周,“大霧”再次成為熱詞。連續四五天的時間裏,京津、河北、山東、安徽等多個省市先後上演“大霧迷城”,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能見度小于200米的大霧。而同樣被“迷霧”籠罩的,還有幾起熱點新聞事件。
|. }) E( m+ h% S- _9 o/ Z
12月5日,安徽合肥市一在建高架橋貝雷梁預壓時發生傾斜致工人受傷。官方回應稱是安排好的“破壞性試驗”,意外是臨時鋼梁超負荷預壓實驗導致,此前已對工人進行安全交底,只有1人受傷。但工人稱至少有6人受傷,而醫院也證實有6名工人被送到醫院。疑竇叢生的信息,加上官方在對工人傷情等問題上的語焉不詳,這個回應多少讓人感覺有點如墜“雲裏霧裏”。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h# N8 p. X7 e u4 a1 P2 Y' j
另一起新聞同樣讓人有“雲山霧罩”之感。據媒體報道,江西銅業集團下屬的多家礦山企業多年來一直將工業廢水排入樂安河,禍及下遊數十萬人。但礦山企業和環保部門卻稱:德興早在唐宋年間就有採銅歷史,污染主要是由于歷代廢棄採礦區產生,“現代企業不應代歷史受過”。
- o& j5 g! j5 g) G4 Btvb now,tvbnow,bttvb
一個自稱為“破壞性試驗”,一個追溯為“歷史原因”,有關方面對責任的解讀看似輕描淡寫,但實際效果卻是欲蓋彌彰,貽笑大方。類似指鹿為馬的滑稽解釋近年來並不鮮見:某些機關單位出了“醜聞”,擔責和被開除的一律是“臨時工”;工程建設出了安全質量事故,罪魁禍首往往是“老天爺”;如今又出現“坍塌事故源于破壞性試驗”與“污染企業代古人受過”……今後,若再出現類似問題,又會拋出怎樣的“煙幕彈”,還真考驗有關方面的危機處置能力和語文水平。
2 }( N5 c+ s6 l" h
為何真相總會被蓋上一層“迷霧”?關鍵在于問責機制存在漏洞。比如有關法規對安全生產事故責任的規定不可謂不嚴,一旦出事,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就有可能政績打折、經濟受損,甚至還有牢獄之災,所以便避重就輕,瞞上欺下,千方百計制造“迷霧”,企圖以此混淆公眾視線,平息洶涌輿論,從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事前監督無縫可鑽,事後追查無懈可擊,那麼信口開河的卸責說辭就不可能大行其道。
tvb now,tvbnow,bttvb( E8 e, @2 e7 f# _( V, X
日前,備受關注的PM2.5標準徵求意見已結束。新標準擬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實施。這項措施的出臺無疑將有力地推動空氣質量的好轉。可全社會“能見度”的提高,需要相關部門制定更嚴格可行的標準,將諸如“歷史原因”、“破壞性試驗”這樣的現實“迷霧”一一揭開,方能紓解公眾更多的疑慮和焦慮,讓大家享受到更多的陽光和藍天。
tvb now,tvbnow,bttvb+ S$ X4 |/ o3 U3 M
某些機關單位出了“醜聞”,擔責的一律是“臨時工”;工程建設出了事故,罪魁禍首往往是“老天爺”。如果事前監督無縫可鑽,事後追查無懈可擊,那麼信口開河的卸責說辭就不可能大行其道。
" |$ V/ u. ?+ ]& w+ t; V: z3 F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來源: 人民日報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