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爭取美國「回緬」 緬甸疏離中國 林行止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2-6 08:52 AM
標題:
爭取美國「回緬」 緬甸疏離中國 林行止
爭取美國「回緬」 緬甸疏離中國
林行止
公仔箱論壇% s2 ~+ }* G& y' j1 n. l
$ H4 S/ v6 m7 b
; c w( H: J' u) R2 V' c
一、美國於去年十月底,由國務卿克林頓夫人揭示「重返亞洲」的外交政策,十一月二日拙文遂以〈亞洲不屬亞洲人〉為題;從這一天開始,美國便伙同中國的近鄰,不斷在亞洲製造麻煩,且毫不避嫌,矛頭直指(「劍指」)中國。這一年來,美國不僅藉「南海主權紛爭」,把對南海有領土訴求的南亞「諸小」收歸旗下,與美國建立這樣那樣的軍事關係,還濫用區內的經濟組織,向中國施加政治壓力;而最具震撼性的發展,是令數十年來與中國建立了牢固政經關係的緬甸,亦逐漸向美國靠攏且與中國疏離。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5 r5 X: Y8 f7 f) a
5.39.217.76, v: q: T# R4 t
克林頓夫人於月初(一日及二日)訪問緬甸,既赴「人造首都」內比都(
Naypyidaw,意為皇城〔Royal City〕)與總統登盛(U Thein Sein,前綴的U非宇非吴,是先生之意;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U Thant,中文名宇丹,是不正確的音譯,與「唐吉訶德」同,令人以為他們姓宇姓唐)密談,復往仰光會見緬甸民主之母、素未謀面的「老朋友」昂山素姬。克林頓夫人此行成果甚豐,正如總部設於泰國清邁的《大河新聞》(《The Irrawaddy》)所說,美國拋出一點點胡蘿蔔便產生重大作用,緬甸從此走上「已不會逆轉」的民主不歸路。
tvb now,tvbnow,bttvb- Z3 G8 _3 \1 q. j& r
9 \0 U4 ?/ I' U$ p; y
有關克林頓夫人歷史性之旅的評論,此間尤其是本報的評論已有不少,不過,筆者要說的是中國對此事的態度有值得商榷之處。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答記者問時說:「我們願意看到緬甸同西方國家在互相尊重基礎上加強接觸,改善關係,促進緬甸的穩定發展。」這幾句話看似、其實真的是出於好意的話,北京官員說得那麼自然,可是,這正是外間認為中國高高在上、常常擺出紆尊降貴姿態的具體表現。試想,這與前輩鼓勵、訓誡、勸諭後輩「努力讀書好好工作才有前途」何異?筆者衷心相信中國出於一片好心,才說這幾句在國人看來普通不過的客套話,但聽在外人特別是曾為中國藩屬附庸的弱小者耳裏,這不是
Condescension是什麼!要怎麼釐定外交政策?要與什麼國家交往?惟當事國最清楚,而其所作所為(甚至胡作非為),肯定對本國(或統治集團)最有利,根本毋須他國指點、提醒。中國的鄰國莫不從中國的經濟崛興中受惠,何以她們掉轉頭便紛紛投靠老美尋求軍事保護?北京應該醒醒了。
: ?/ ~- ]( x* I$ `4 m8 s& ?4 _8 h
* @& k. s- R6 V- otvb now,tvbnow,bttvb
二、這一年來,美國在傳揚其普世價值、爭取緬甸棄軍事獨裁走民主之路,做了大量工夫。由不見容於軍人政府的新聞工作者創辦的《大河新聞》,對此報道極速、評論甚詳(它雖然每周都呼籲讀者「捐助」,但顯然網羅了不少人才)。今年三月,軍事強人轉民選總統的登盛下令解除對昂山素姬的軟禁(軍人政府讓素姬長期住在湖濱花園華廈的寬容心態,為其他專制國家所未見),並公開視她為「內部變革及外交關係」上的合作者;接着釋放了二百多名政治犯……。在展示了這些開放胸懷、民主意願之後,美國官員便陸續造訪內比都,助理國務卿甘寶(
K. Campbell),緬甸事務特使米切爾(D. Mitchell),促建民主、人權及勞工事務助理國務卿波茨納(M. Posner),先後成為登盛總統的座上客,他們為克林頓夫人「破冰」,令她此行十分順利,為兩國締結友好合作關係、爭取美國國會同意放寬甚至解除經濟禁運及緬甸摒棄獨裁專制、融入民主陣營,鋪下不算平坦卻不難走的道路。
& t2 A, o& W0 d. t
- l3 r5 S2 J( i
鎮壓一九八八年學生大示威及一九九○年宣布大選無效禁止民選總統昂山素姬上台後,緬甸軍人政府便完全投入中國的懷抱,後者大表歡迎,不在話下。在不干預其內政的前提下,北京無視軍人政府的專橫霸道貪腐,在緬甸進行龐大投資,獲取其所需要的天然資源。中國的「貪婪」與操控一切的態度,令脫下軍服穿上民族服裝的政客大感不快,因而積極找尋與美國重新建立正常關係的途徑。為了表示外交思維已變的誠意,緬甸早在今年叫停密松水壩之前,已取消中國修建從昆明經緬甸出印度洋的水陸交通網;中國另一項興建經緬甸和孟加拉出印度洋
Chittagong港的計劃亦被緬甸擱置;而最近緬甸還拒絕讓中國軍艦在「保護中國人在緬甸投資」的藉口下進駐其海域。不但一再「婉卻」中國的「好意」(這些工程一旦貫徹,為緬甸帶來重大經濟利益且可為緬甸人提供大量工作機會),且向俄羅斯購買戰機以至派遣士官學員赴莫斯科受訓。密松水壩是這連串疏遠中國活動的高潮,高潮之後,便有克林頓夫人的訪問!
公仔箱論壇# [2 Y5 B% {8 X# |+ `
0 a+ S) m z& @* f- |& ptvb now,tvbnow,bttvb
三、內比都突然採取保護「國家利益」,當然不是軍人轉政客統治集團的自發行動,而是回應醞釀已久反對中國對其天然資源予取予攜的民意。緬甸政府「頓悟」之後,知道惟有獲西方國家的支持,才能把中國擋於門外。緬甸對爭取美國「回緬」,頗費工夫。十一月十六日登盛總統辦公室主任
Zaw Htay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緬甸的新時代〉(A New era for Myanmar),指出——
①
中國崛興後的新地緣政治,西方國家需要緬甸;
②
密松水壩的叫停,展示了登盛(和內比都政府)的立場(文章點到即止,沒說什麼立場);
③
如果華盛頓不能抓緊機會,將無法在「中印半島」(印度支那半島)的新秩序中扮演一定角色。緬甸疏離中國向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招手的意圖,彰彰明甚,但如此赤裸裸向西方「求救」,則甚罕見。非常明顯,緬甸這樣做旨在引進外來勢力以平衡中國的「霸權」!結合奧巴馬總統在夏威夷APEC和峇里
ASEAN會議的表演,美國積極介入緬甸「內政」,不難理解。
* S1 D# |2 t `% g2 {7 s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0 X6 c* u1 ?, |5 U
迄今為止,中國當然未失緬甸,兩國仍是「好鄰居好伙伴」,然而,中國如果如前希望假道緬甸直達印度洋及從心所欲利用緬甸天然資源(煤、油及水電)以發展其西南部經濟,便要三思甚至修改計劃了。
, `1 k5 {4 \' K" a6 W#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K2 D! o0 Q, L( l9 r7 N! C ], W
過去多年,中國力圖通過緬甸出印度洋,又意圖在緬甸境內敷設油管以輸入緬甸及中東石油,因為現在單靠海路運油必須通過隨時出狀況的麻六甲海峽,大增中國進口能源的不穩定性進而影響其經濟建設進度。如今此計有阻滯,對麻六甲海峽依賴性上升;換句話說,南中國海風平浪靜,對中國最有利;因此,筆者完全同意薛理泰昨天在本報的大作〈解放軍為何成立戰規部〉,其結論力排眾議,指出此舉目的是「為了不打仗」。在「不忘戰」之下不打仗,中國才能有和平環境讓經濟慢慢培元壯大!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5 D+ K1 t! p
- j- I; k% |0 Z& K2 [
成功拉攏緬甸之後,美國基本上完成圍堵中國的部署,有人因此以為「大敵當前」,會令國人更愛國更團結更發奮工作,這當是好事亦大有可能;然而,這種情況更易撩撥出民族情緒,在「道旁兒」喝彩聲中,國人必會以為解放軍已非常強大,難有敵手,由是敵意高昂,詹其雄張天雄之流輩出,很易把中國「逼上戰場」……。這股披着愛國主義的非理性意氣,是北京要設法遏止的!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2-6 08:54 AM
美國對緬政策不應針對中國
Geoff Dyer
) E$ M: p$ m4 i. {+ F V+ m& X5.39.217.76
0 z& z2 L% Z5 ^7 O
1 I2 y2 R+ U1 c8 z6 W- K6 R! T
這些日子你隨便打開一本雜誌,幾乎都會看到關於美國、中國和印度在亞洲展開新的“大博弈”的標題。乍一看,希拉裡•克林頓
(Hillary Clinton)對緬甸的訪問似乎正好符合這種描述。
& v8 [+ v7 T$ ?+ O# i) I& N
" H9 p& q% t2 Q% o) C' j2 n, G4 v. W( y5.39.217.76
表面上看,希拉裡緬甸之行具備一個旨在遏制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復雜棋局的所有元素。就在兩周前的同一天,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
(Barack Obama)訪問了澳大利亞北部城鎮,宣布美國海軍陸戰隊將在此駐軍——此舉體現出美國政府對中國“南海戰略”
2 b" y' G& @* W7 Z5.39.217.76
公仔箱論壇8 C% q$ T, ] M. G$ j$ `! E
希拉裡訪緬是對緬甸國內出現的改革跡象做出的回應。這些跡象包括緬甸決定叫停一個受到民眾抵制的、由中方在緬甸北部承建的大壩項目。承建方中國電力投資集團
(China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不僅僅是中國最重要的國有企業之一,中國前總理李鵬的女兒還是該集團的高管。此舉對中國可謂一種相當大的冷落。
( s7 P% i) \+ o0 j0 z8 p
& W- y' X3 U/ A$ i6 C. `# a# ztvb now,tvbnow,bttvb
在北京,許多人將美國政府重新接觸緬甸視為其更廣泛遏制行動的一部分。更具陰謀論的說法得感謝維基解密
(WikiLeaks)披露的有趣細節:緬甸某些反對該大壩項目的組織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資助。
: \! e8 v: ` j8 \8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 d& W0 F5.39.217.76
然而,盡管希拉裡可能忍不住陶醉於緬甸之行的重大地緣政治意義,但她最好是在考慮緬甸的問題時避免針對中國。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做法是忘掉北京、直接致力於眼前的事務:緬甸實施政治改革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6 O7 n+ u6 e |" Q
: H/ t5 k% \( p! N/ w4 H
首先,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不會被輕易排擠掉。對一位打算確定政策新基調的緬甸新總統而言,叫停上述大壩項目是一個明智之舉,因為該項目受到民眾的普遍反對。但中國仍是緬甸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和投資國,在緬甸還投資了另外
6個大壩項目。中國企業在緬甸各地建設新的高速公路和鐵路,開辟了緬甸產品運往中國西南部的通道。此外,中國正在緬甸建造輸油管道和港口,這將讓其在緬甸印度洋沿岸獲得極為重要的戰略立足點。中緬兩國擁有共同的經濟利益,這個難以撼動的大局不會受到某一爭端的干擾。
tvb now,tvbnow,bttvb9 l! C S& d- u8 D
) X9 K f8 S- A, Q# s) m1 m- ctvb now,tvbnow,bttvb
此外,美中兩國在緬甸也可能存在某種共同利益。中國政府或許不願看到又一個鄰國變成親西方的民主國家,但它卻切實希望緬甸建立一個更具合法性、更能代表民意的政府,能夠終結緬甸國內層出不窮的民族沖突——這也是希拉裡打算強調的主要議題之一。
2009年,在緬甸軍隊與果敢特區民兵爆發軍事沖突之后,中國曾見証了中緬邊境的難民危機。現在,中國的投資行動正進一步將其拖入緬甸各地的其它沖突地區。
: P6 U! _& w% u7 \* J
( x8 u& R; w- Q4 U) I6 r btvb now,tvbnow,bttvb
中國很可能支持希拉裡的另一個論點,即反對緬甸的任何核野心。另外,會有許多中國企業樂見擁有
6000萬人口的鄰國緬甸擺脫經濟制裁。如果美國與緬甸接觸是結束對緬制裁和振興緬甸經濟的前提條件,那麼許多人將會認為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經歷了過去兩年的種種分歧之后,美中兩國政府不太可能合作推動緬甸改革,但兩國利益的確存在著多得驚人的重合之處。
5.39.217.76# p& e( K/ I4 ] s" ]# L2 F
公仔箱論壇8 _3 U, I; c; [
最重要的是,對美國而言,試圖在緬甸用計戰勝中國可謂是一個陷阱。這樣做的風險在於,美國會淡化對人權和改革的關注,來換取緬甸的政治支持。緬甸政權中有不少人會非常樂意支持這種現實政治做法,即挑撥美國政府與中國和印度政府之間的關系,同時保持自己對權力的控制。
# B* X$ `8 [0 @9 A
5 A3 O/ {% N/ q" n! @1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美國在亞洲的長期目標不應是打造一個規模比中國還大、由有時令人尷尬的友國組成的俱樂部,而應是一種開放經濟政治秩序的延伸——它應與美國的價值觀結合在一起,而且中國政府除了與之打交道外別無選擇。緬甸的現狀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讓美國的戰略與人權主張能夠產生協同效應。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