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李光耀新書感性談雙語 林友順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2-2 07:06 AM     標題: 李光耀新書感性談雙語 林友順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2-2 07:07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  j+ e) Q$ j. X& S/ C
公仔箱論壇0 ~0 ?7 d" _1 |) u2 G. i( |
李光耀新書感性談雙語 林友順
) m) o  n5 ^/ I  Etvb now,tvbnow,bttvb
- d: I9 k: V" e! b! G0 ~4 |公仔箱論壇
5.39.217.765 ~- O& N, h! s3 l' n7 }* [
[attach]1533545[/attach]5.39.217.765 z7 N& y' s! G$ C0 O! r, K( j

" E) z$ O/ s4 O" C: T
( }- E. ^- ]( p4 l, h3 S7 h

8 p, m3 s. J: N5.39.217.76李光耀出書為他當年主政新加坡時的雙語政策辯護,堅持以英語為主、母語為輔最適合新加坡國情,堅持關閉華文教學的南洋大學符合新加坡國家利益。他回顧艱苦學中文之路,勉勵新加坡人要雙語並重。tvb now,tvbnow,bttvb0 x/ p5 u- ^5 [+ f) r
5.39.217.76- t) P; m+ }' u: K" h8 V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日前再出新書,為他當年堅持推行英語加母語的雙語政策辯護,同時嘗試讓人們信服,他是以國家利益關閉南洋大學。李光耀在日前推介的新書《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道出了推行讓每個人通曉至少兩種語言的「雙語政策」的原因與過程,談及如何讓人民學習英語的同時掌握母語,保有自己的文化,以及所遇到的阻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w# M# H& `
公仔箱論壇" H. T$ x0 q& ~
此書以華文及英文同時出版,分別由華文《聯合早報》及英文《海峽時報》編輯團隊訪問、撰寫與出版。中文版厚達四百頁、英文版則有三百八十八頁。兩書都附贈錄製了過去五十年,李光耀在各種場合,用英語、華語、福建話和馬來話演講片段的光碟。
5 u4 J. W5 F9 G. K# |5 l' b/ q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v7 {6 z* C4 @  Z6 e6 m* {. I
李光耀在書中解釋了為什揦被馬來群島包圍、華族人口佔七成五的新加坡,不能以華文作為工作語文。為什揦在這個島上,不能容納一所以華文為教學媒介的南洋大學。為什揦他強迫自己放下能贏得選票的一口流利福建話,只說他後來苦學的華語。為什揦要發動一場雷霆萬鈞的講華語運動來改變人民的語言習慣。李光耀也嘗試以本身學習華語的艱難經歷,激勵新加坡華人社會學習華語及證明本身非常重視把中華文化的根留住。不過,李光耀卻反對新加坡人學方言,並指孩子學方言將導致混亂,這與他重視中華文化的立場矛盾。
. V8 [9 @; V4 N$ g7 d  _% }

5 N0 o7 h/ z& j; k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加坡是在一九六五年獨立後選擇以英文為行政語文,八七年則推行雙語政策,其中英語是第一語文,母語則是第二語文。根據該政策,學校授課時間七成是以英語進行,另外三成時間教授母語。新加坡當年偏重英語除了區域政治考量,也是務實主義的表現,使新加坡得以與世界接軌。不過在推行雙語政策近半個世紀後,新加坡英語水平及受社會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母語水平卻越見低落,年輕一代甚至不想學母語,英語慢慢成為新加坡人的「母語」,令政府頭疼不已。當局曾多次嘗試改變人們對母語的態度,華文報章及書籍甚至降低水平以方便年輕人閱讀,不過皆未成功。李光耀在新書中詳細磘述自己學習華語的過程,顯然有要新加坡社會改變對待母語的態度及讓年輕人學習的意味。本書第二部分個人篇,訪問多個名人,包括總理李顯龍、著名歌手孫燕姿等,談論他們如何在國家政策指引下,走上各自的雙語路。
- I& H  D( |1 [+ r/ {tvb now,tvbnow,bttvb
5 g) F8 a9 g3 y" @
承認華教課題上犯錯+ i, I4 t" z5 g1 |$ O- [' ]
李光耀在書中強調,在教育部門裏,沒有一個人比他更了解雙語政策。因為這是他一直都在堅持推行的。他表示,「新加坡的語文問題就是政治問題」,因此建國至今,他對教育政策高度關注,甚至多次自己操盤政策的執行、直接干預、開藥方。他也承認,自己在華文教育的課題上犯過錯誤,而這個錯誤,他說:「雖然尚未完全糾正過來,但是如果我活得更久,我一定會把它給改過來。」然而,他並沒有說明是哪些錯誤。5.39.217.76, T% Y. g7 \; W, g- t. ?* T0 V
tvb now,tvbnow,bttvb* l0 L3 B( ?8 o  i
曾在新加坡大學任教多年的大馬拉曼學院中華研究所所長何擧良指出,從現在新加坡所取得的社會發展來看,新加坡當年推行以英語為主、母語為輔的雙語政策有其合理性,新加坡的英語水平也是東南亞最高;他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讓國民同時很高水準地掌握兩種語文,而新加坡今天出現的現象也是很自然的。何擧良表示,該政策也產生副作用,導致新加坡華文水平日益滑落,政府體系長期由英文體系者所掌握,中文群體被歧視。& |$ \- z( M0 D3 a( N" J3 D
5.39.217.76. J1 S2 g& q  B3 q) j6 a( p  f
在論述語文政策時,李光耀無可避免地也觸及至今仍是備受爭議的關閉南洋大學的議題,李光耀對此議題的立場並未改變,他堅持關閉南大是正確的舉措。李光耀堅持,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新馬各界華人熱心籌款成立的南大,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這是因為南大「與歷史洪流背道而馳。在東南亞的政治土壤中栽培中國的果樹,既無法在新加坡成長,也不可能在東南亞任何國家容身」。tvb now,tvbnow,bttvb% w% t( I+ ~# \9 S7 I/ ]
0 H; Z4 v9 f0 ~0 m0 a8 N
南大校友無法釋懷9 r% v: u1 r# P3 I4 I: ?
李光耀在書的第三章「南洋大學興與敗的擧示中」,從地緣政治、經濟、社會、語文、教育等多個角度闡述南大的先天不足。 他指出,當時正值冷戰高峰期,英國和美國是控制本區域的主要勢力,正傾全力反中、反共,而東南亞新興國家也面對共產主義的威脅,南洋大學既是一所他們認為培養東南亞親中、親共的年輕人的華族語文大學,為中國提供了滲透東南亞的機會,新加坡能讓這所大學存在嗎?而南大的存在,也讓新加坡被視作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背負「第三中國」的包袱,進而為生存和建國的道路設置障礙。李光耀形容當時極力反對他的華商、南洋大學創辦人陳六使「熱心教育,但不了解更大的地緣政治環境」。他表示自己無法「眼睜睜看著更多學生進入南大,畢業後又苦苦找不到工作,這對我們有限的資源是不可寬恕的浪費,政府不能坐視不理」,因此必須關閉南大。
& I+ i4 ~2 U3 p1 E4 \- K7 X)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1 @' K0 z" R  b) Stvb now,tvbnow,bttvb李光耀也許擁有許多合理的論述關閉南大,然而,對南大畢業生及新加坡中文群體,他們顯然對東南亞唯一的華文大學被扼殺,至今仍然無法釋懷。大華銀行集團主席黃祖耀當年是南洋大學理事會主席。他表示,新加坡雙語政策的發展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因為它牽涉到人們的情感、語言的功利以及社會政治等各個方面。書中第三章講述的南洋大學歷史,便包含了這些因素。他指出,對他這一代的人來說,南大不只是一所大學,它還凝聚了東南亞華人的期望和理想。南大所代表的自力更生和團結就是力量的精神,超越了社會階層和國界。黃祖耀表示有注意到在南大這一章的結尾,李光耀也肯定了南大創立的精神,說值得新加坡人珍惜並世代傳承下去。就此,他含蓄地要政府考慮為南大復名,以「銜接過去與未來,將南大精神繼續發揚光大」。大馬霹靂州南洋大學校友會會長周增禧說,南大創立二十五年後被關閉,「令人哀傷,也是民族永遠的痛」。他建議校友們撰寫一部南大興亡的歷史,作為承傳民族教育,發展民族教育的精神武器,並希望校友大力支持這項使命。他說:「我們和後人要了解這座壯麗的民族文化教育堡壘,為何會被摧毀?」
1 \6 m8 W$ o# X, O
5 _% `" i, |- a/ M
與以往李光耀著作的出版較不同的是,此書的中文版不是翻譯版,而是以中文書寫的版本。負責此書出版事務的新加坡報業控股高級執行副總裁(華文報兼報章服務集團)胡以晨解釋說,兩個版本的讀者群是不同的,尤其是四十五歲以上的人,分別就讀華校和英校,對雙語政策的觀點存有差異。為了和這兩類讀者群有效溝通,作者決定了書的內容雖然大致相似,但側重點則因讀者背景不同而有所存異。例如第一章談到五十年代華校生和英校生的差異,中文版在學潮和華社所面對的教育問題上的著墨,要比英文版多出一些。
6 r8 J( M; J0 q公仔箱論壇
* T. g7 \' k2 y* D8 s
三名孩子都讀華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T0 |# D0 S: M2 c8 L# l% c
李光耀也以自己苦學華文半世紀,甚至把三名孩子送進華校的實例,駁斥一些人指他消滅新加坡中華文化和華教的說法。現年八十八歲的李光耀出生於一個講英語和峇峇(與南洋土著通婚的華人後裔)馬來語的家庭,年幼時抗拒外婆及母親的安排,不願學習華語,最後轉入英語學校。不過他在四六年在英國留學時,接觸到華族文化失落最嚴重的西印度群島華人,開始醒悟不能讓孩子重蹈自己不懂華文的覆轍。而他到瑞士度假,酒店櫃䒷人員堅持他是「中國人」,也令他震驚及意識到自己的「華人身份」。
6 i+ [: L; P* W) p% {, @

/ y. M# H: N  J6 g# r因從政需要而學華語. `( j+ ]( V4 A7 }
不過,促使李光耀學習華語的動力還是來自從政的需要,因為他非常明白,在一個以華人為主導、華語通行的國家,要贏得選票,「女皇英語幫助不大」,自此之後他開始苦學華語,至今仍未放棄,也看到了成績。他在新書中透露,零九年中國國務委員劉延東訪問新加坡,李光耀特別安排會見了代表團。在兩個小時的會面中,李光耀都用華語交談,完全沒有翻譯。他很自豪地說:「據中國大使館的朋友告訴我,當晚劉國務委員在中國大使館為她送行的晚宴上,說她完全沒想到李先生的華語竟然說得這樣流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8 z- C0 j5 n, |* i  y# [

3 l' y$ S" M8 h公仔箱論壇李光耀新書也找來多名世界名人幫忙寫評語,包括中共中央前政治局常委、中國全國政協前主席李瑞環、台灣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大馬前財長達因等。香港前特首董建華也肯定李光耀的雙語政策,他說,為了讓新加坡應對全球化競爭,李光耀在新加坡建國早期,便已構思和發展雙語政策。他認為,李光耀的遠見、領導力和堅持,讓雙語政策(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成為新加坡成功的基石。擁有講英語和華語的雙語能力,讓大多數新加坡人在中國經濟崛起的機遇上,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j7 D$ g, y4 b+ ?2 f! f

! H( r1 s2 q! O' N* C(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加坡社會發展部前高級政務部長莊日昆表示,新加坡推行雙語政策,正確還是錯誤,日後歷史自有評斷。但是如果李光耀當時不這樣做,新加坡肯定就不是現在這個狀態。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主席蔡天寶則指這本書通過新加坡的建國歷程解說了國家語言轉型的實踐經驗,對於目前仍舊徘徊,並猶豫於為孩子們創造第二語文積極學習環境的家長而言,這是一本必須翻閱的好書。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