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成語的墮落 古德明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1-23 10:38 AM
標題:
成語的墮落 古德明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1-23 10:39 AM 編輯
5.39.217.76) A3 Y3 G/ a- D7 d) ?' l) m/ N
! T8 g) Z% G4 }+ ?8 \tvb now,tvbnow,bttvb
成語的墮落
古德明
) e% t5 |7 h6 `8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A7 l. |% @6 n9 n4 h
十月九日,胡錦濤談辛亥革命:「一百年前,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前赴後繼。」他再一次突出了現代漢語的特點:其穢入骨。中文只有「前仆後繼」或「前仆後起」,即前驅者倒下,後來者繼續衝前,無所畏懼。例如清朝黃遵憲《近世愛國志士歌序》:「有志之士,前仆後起,踵趾相接,視死如歸。」秋瑾《吊吳烈士樾》詩:「前仆後繼人應在,如君不愧軒轅孫。」「赴」則只是「前往」的意思,以「赴」代「仆」,成語就沒有了「死都不怕」含義。
公仔箱論壇" R; t: }& P! }5 N' q& M
% L& ?6 T, E2 y( w- [+ ~( M7 E
但是,《現代漢語詞典》只有「前赴後繼」一詞,沒有「前仆後繼」。現代漢語詩人艾青《光的讚歌》也說:「光榮屬於前赴後繼的人。」為甚麼現代漢語以「赴」代「仆」?原來毛澤東一九六四年發表《支持剛果
(利)人民反對美國侵略的聲明》,錯用了「赴」字:「全世界人民要有勇氣,敢於戰鬥,前赴後繼。」新中國領袖錯了都是對的,所以從此「赴」取代了「仆」,正如華國鋒一九七七年題下「革命加拼命,無往而不勝」十字,現代漢語學家沒有一個敢說「拼命」應作「拚命」,文字改革委員會還隨即發表漢字簡化方案,以「拼」取代「拚」,成為現代漢語另一點入骨污穢。
7 ~# t0 `$ f3 j8 @" i8 l# `# r, A: j
. y' g& U0 Y3 V$ n$ a4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文成語遭現代漢語戕賊的,當然不止「前仆後繼」。請看二
OO九年一月溫家寶謀士林毅夫論經濟:「不能拔苗助長,不要搞大躍進。」又請看今年八月新中國教育信息網標題:「留學語言考試,高分垂手可得。」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i0 e; m1 H1 o9 g
按中文向來只有「唾手可得」。向手掌吐唾液,即準備動手,而一動手就可得到。例如《三國演義》第七回袁紹謀士逢紀說,只要用計,「
(冀州)唾手可得」;《說唐》第六十回劉黑闥攻唐朝紫金關,誇言「此關唾手可得」;《水滸傳》第五十七回宋江攻青州城,軍師吳用教降將呼延灼「賺開城門,唾手可得」。現代漢語把「唾手」改為「垂手」,但垂著手怎麼可以取得東西,我不知道。
3 ^ \" b$ o# s- I- F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6 V U% c2 A3 P C+ @
「拔苗助長」則當然是《孟子
‧
公孫丑上》「宋人有閔
(憂)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故事。「揠苗」即「拔苗」,但中文從來不說「拔苗助長」,例如宋朝呂本中《紫微雜說》論學問工夫:「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民國梁啓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說:「政府宜一聽其自勞自活自由自治,而絲毫不可有所干涉;苟干涉者,則是揠苗助長。」現代漢語學家一定是認為新中國人不可能掌握「揠」這樣艱深的字,於是改為「拔」。
$ P) c7 j8 k9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i. i+ M( N& v; V% r; y
對當局來說,語文的詞彙就像人民的頭腦,愈簡單愈好。否則現代漢語怎會成為天下最低等語文。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