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找出失敗內因方能轉敗為勝 李怡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1-12 08:40 AM     標題: 找出失敗內因方能轉敗為勝 李怡

找出失敗內因方能轉敗為勝  李怡& n6 L6 W% ]' h! d  L4 n" D6 B& P+ b

3 t+ d' t, L# i8 }/ H* R* u0 }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V) v: ^  A1 r2 z
網絡上有一句哲語: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
. P( o2 z0 @  ]7 H# m4 P7 L1 Q1 H$ X- y# q2 Z. `+ J, x* F* }( a
意思是成功有多種因素
,但方法是重要因素之一。失敗也有多種因素,但許多人都怨運氣、世道,所謂「有原因」是指失敗者要找自己身上的原因。關於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因外因的論述,哲學上咸認為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因此,若一樁事業遭到失敗,只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從而吸取教訓,才有可能從失敗轉為成功。若一味怪責外在的因素,那只會使失敗持續,是不可能轉化為成功的。而所謂痛定思痛也不是真正地思痛。

- P  b: [. Z; A1 {+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6 @3 s7 s# O8 P; b; g
泛民在區選中大敗
,讓人遺憾的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敗後泛民的表現和檢討。有的表示對手建制派的財力、組織力、動員力出乎意料地強,其中更是使用了不少「陰招」和「茅招」;有的怪責選民質素,只顧眼前的「蛇齋餅糉」利益或受外傭居權的蠱惑,沒有着眼在人權、法治、普選和香港向大陸那一制傾斜這些大議題上;有的把敗因歸結為激進派的狙擊,指狙擊派無疑是幫了建制派,因此提出要與激進派割席。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W$ e% _+ S" G
這些當然都是導致泛民大敗的原因,但只是外因,並非作為失敗根本的內因。中共和建制派的財力與組織力是不會趨弱的,有嚴密組織正是中共建黨以來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主要法寶。這次區選給泛民的教訓,不是埋怨對手的組織力強,而是要檢討自身組織力弱,鬆散、內鬥,以致使原有六成選民支持反而大敗。這正是有組織勝無組織的結果。tvb now,tvbnow,bttvb1 G" X! T& [7 i7 G; b0 L

5 k1 w! V+ z' J9 G1 h/ K2 I選民質素全世界都一樣
:短視、顧眼前利益、保守、不顧大局和甚麼人權、法治,除非對自由的威脅已在眼前,如 23條立法。香港人能把六四的燭光延續,能不斷支持泛民爭普選,能把選票投給被認為空喊口號而沒有給他們實際利益的泛民,其實已了不起,質素已比其他地方好太多了。從政者不能怪責選民,只能要求自己在堅持市民根本利益的價值觀的同時,要顧及市民的眼前利益,比如他們的本土性。
公仔箱論壇# c' X+ E+ B. P1 ]0 |
公仔箱論壇8 E: N8 f" b1 W; R3 ]9 e3 h. |
泛民主流派在區選中受激進派狙擊
,從得票情況來看,狙擊派對分薄票源並無作用,但對泛民支持者的投票意願卻起了很大的破壞作用。由於有激進派的狙擊,泛民選情的整體氣氛很差,確是敗選的因素。但公開割席沒有意義,只顯得割席者氣量小。割席割到社民連和梁國雄更是把割席對象擴大化,不利爭取更多市民支持。
5.39.217.76" @; q6 c, S3 d, O0 e3 A, d
泛民要翻身,必須從自身的原因檢討。整個對泛民的惡劣形勢是去年形成的。
: m4 n. k  z( m* q8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 F4 Z3 Z# }# z! L. k: D' g
首先
,若民主黨參加補選公投,並且按當時筆者的提議,不是由辭職的議員參加補選,而是由已退休的議員參加補選,將突出以公投推動民主普選的涵意。整個泛民形勢會大大不同。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F" o; L6 p( h

5 a' Z$ Z+ {( P4 ]0 u5 n, z- e9 i3 s其次
,由已辭職的議員參加補選,在公眾中造成「玩嘢」的形象,不利公投要突出的爭民主的意義,也拉低了公投的投票率。幾位參與補選的議員這次區選落敗,值得檢討原因。

- C1 o# t. q; P6 E
2 F( s2 |$ o3 i0 k其三
,民主黨民協與中共的密室談判,不符合基本法的港人治港原則,但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市民尚能諒解。問題是民主黨的妥協沒有對取消功能組別、取消區議會委任等提出必要的要求和堅持,因而變成無原則的妥協,形同出賣民主和選民。民主黨的無原則妥協,是造成泛民分裂的關鍵原因。
1 d* {  w5 C- B, f8 s9 i9 M

7 F) F+ A! h8 A+ @5.39.217.76其四
,即使民主黨有錯,泛民也沒有分裂和以友為敵的本錢,向泛民狙擊至少不是顧大局之舉。一些不滿民主黨主流的年輕黨員脫黨另組新民主同盟,並在這次區選中獲得勝績,他們的主張和言行方式,值得民主黨及激進派深深思考和反省。
3 J$ B: N9 v$ N0 ?

1 Y9 N% u# x* c9 }3 V1 ~5.39.217.76這些都是過去一年泛民各黨較明顯的錯失。去年公投前
,李柱銘提出「民主行先,個黨第二」的原則,可惜未能為各黨貫徹。去年以來,一切錯失都源於將黨派利益置於民主大局之上,「人民力量」要對此負責,泛民最大黨民主黨在拒絕公投和密室政治上更要負最大責任。只有承認錯誤才能帶來改變。若把黨派利益置於民主大局之上,選民為甚麼要投票給你們呢?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