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主政者應對窮人家小孩多做些事 工商時報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0-24 06:56 AM
標題:
主政者應對窮人家小孩多做些事 工商時報
主政者應對窮人家小孩多做些事
工商時報
tvb now,tvbnow,bttvb. q! S6 v. `- g
tvb now,tvbnow,bttvb/ T" L# B* S* y3 l# v$ ?2 s
公仔箱論壇7 B+ i8 Z/ A0 |9 s3 X
根據日前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所得最低的後五分之一家庭小孩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回降至
57.7%,而且其中逾八成都是讀私立大學。反觀前五分之一高所得家庭的小孩,有83.2%受高等教育,而高低家庭的教育支出差距也升至12.3倍的歷年最高。
5.39.217.764 i( z7 z: z& z7 S) k e2 ?
5.39.217.76, E8 V1 D; v0 O+ j+ m, N
以上這些數據隱藏著嚴重的世代不正義。如今富有者可以一年花
30萬元把小孩送到雙語學校就學,窮人卻連區區數百元的午餐費都繳不起。這個教育資源的差距不僅在小學、中學,也同樣出現在大學教育,這些教育資源上的差距,至終必然會推升下一代的貧富差距,而使得貧窮者陷入「貧窮循環」。
/ i9 ~- v. s4 `3 J2 c5 t5 {tvb now,tvbnow,bttvb
4 U( j+ r- H! h5 W/ i" d) V
雖然今天大學、研究所畢業者的收入已不如昔日,但相較於各學歷仍高出許多。依官方去年調查,
30~34歲的青年人中,有大學以上學歷者平均月薪資仍達4萬元,高中職學歷者僅2萬9千元,國中學歷者2萬8千元;若以45~49歲的中年就業者來看,有大學學歷者平均月薪已升至6萬2千元,遙遙領先高中職學歷的3萬2千元、國中學歷的2萬8千元。這項調查顯示是否受高等教育,確實對日後的薪資水準影響甚鉅。
( u% m& h7 |' o; z+ F: `- l
, P% L2 ^9 \: K7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面對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政府能坐視不管,一切都交給市場決定嗎?當然不行。
19世紀後期的經濟學家馬歇爾(A.Marshall)、魏克賽爾(J.G.K.Wicksell)曾指出:「市場所產生的所得移轉,將會形成極大的不公平,任何對完全競爭的干預,把富人的所得移轉給窮人,對於經濟社會都是有利的。」這段話告訴我們,市場追求的是效率而非公平,但僅追求生產的效率而忽略所得分配的公平,非但不利於社會和諧,隨著貧富差距擴大,也將抑制消費動能而影響經濟成長,因此政府有必要採取重分配手段去修正市場的所得分配。
# w' z/ X" O8 C& h: S# o0 o+ O6 |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1 d% i. D! @# {% l9 j5 \* m0 v5 T$ q
所謂重分配就是透過課徵累進稅、社福支出、教育支出等財政收支政策,將富人的所得移轉給窮人,藉以修正市場分配的不公,維持社會的和諧並提升消費的動能。遺憾的是,這些年包括台灣在內的多數國家皆不斷對富人減稅,這些取巧的政策非但使得如今各國政府負債累累,也讓政府重分配功能日趨式微。近日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在全球如響斯應,即反映出小老百姓心中的怒火。
: P* }. A1 Y; D% w( g6 o; L6 ?
! g. E) e, z8 ^8 u# {9 F! ^$ z5.39.217.76
台灣的政治人物在公開演說中總會強調世代的正義,總會表示要如何扭轉當前分配不公平的局面,但用相關統計來檢驗政府的作為,卻會發現世代不正義的情況非但沒有紓緩,反而更趨嚴重。高所得家庭的孩子多數讀公立大學,而低所得家庭的孩子即使考上大學,逾八成讀的是私立大學。依教育部統計,公立大學平均一年(兩學期)的學雜費不到
6萬元,而私立大學卻高達11萬元。如此讓低所得家庭負擔更沉重的學費,而讓富有家庭享受更多高等教育資源,已屬不公,而日後在職場的競爭,窮人家小孩早已輸在起跑點,貧富差距如何不繼續擴大?
% K6 n$ H8 v, {, T& ?" k) O) A
8 f. f2 [5 c2 b- @9 b
或許決策當局會說,政府不是已延長助學貸款還款期限了嗎?政府不是也對於中低收入家庭的學雜費給予三成補助嗎?但這些對經濟弱勢者的協助實在是杯水車薪,仍無法讓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有著立足點的平等。我們認為政府或許在其他社福的支出上可以撙節一些,但對於窮人家孩子的教育資源絕不該吝惜,以讓有心向學的孩子都能在最小財務壓力下,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我們相信,這不但符合社會正義,也是改善貧富差距的不二法則。
5.39.217.765 f) \1 l/ n; ~9 N$ i; ?# [
公仔箱論壇, h# c- T3 r: Q% C
試想,政府是要撙節今日的教育經費而於日後多支出些社會救濟金?還是今日多編些預算讓窮人家小孩受教育,而於日後少花些救濟金?顯而易見的,把錢花在教育是上算的。這個道理至為明顯,但在政治現實下,這些長期才能見效的教育政策,往往敵不過那些短期的社福政策。如此錯謬的施政邏輯年復一年,政府社福支出的預算愈編愈多,但貧富差距反而愈來愈大,民怨也就愈積愈深。政府年年說要改善貧富差距,也經常成立專案小組,但主持大計者是否有關懷弱勢者的熱情,是否有向後看二十年的眼光,實為關鍵。否則任憑成立再多專案會報,夫復何用。
5.39.217.764 a2 U7 A2 C; F. t
# o% ]( p h3 K- ~' Y; J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們籲請執政當局認真看待貧窮循環的問題,這比當代貧富差距有著更深遠的影響。而解決之道非僅要修正立足點的不公平,更應給予低所得家庭足夠的高教資源,如此年復一年在經濟良性的循環下,台灣的貧富差距及財政困局,才有得到徹底改善可能。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