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弟弟要睡了》是農村空心化的縮影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10-23 07:12 PM     標題: 《弟弟要睡了》是農村空心化的縮影

       10月21日,一張《弟弟要睡了》的照片在騰訊微博一小時內被上千網友轉發,許多人稱感動得想哭。照片攝于今年7月29日,記錄的是在湖南鳳凰縣山江鎮好友村小學課堂上,因為小弟弟鬧困,正在聽課的姐姐急忙抱起他,其實她自己也很困了。拍攝者盧七星稱,女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了,爺爺奶奶要幹農活,所以女童帶著弟弟上課,因為營養跟不上,小男孩的頭看起來比較大。0 F& L9 N) l/ Y9 u; I4 H# c
  但凡上了點年紀的人,都會對照片中的場景頗為熟稔。在農村,以大帶小,是最常見的,今天的獨生子女很難想象。這樣的照片,總讓我們生發不少感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
5 `) b- e4 l3 A3 k4 h  其實,不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他們不得不當家,他們稚嫩的肩膀不得不過早承擔生活的重負。照片中,姐姐也是孩子,稚氣未脫,但必須帶著弟弟聽課,忍著倦意哄著弟弟,這多麼不容易。照片背後,有令人黯然的社會問題。, A* U( [9 m  z1 K- V
  其一,誰來呵護這些留守兒童?姐姐和弟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沒人照顧,因為父母外出打工了,爺爺奶奶幹農活了。我國的留守兒童多達5800多萬,他們普遍存在學業失教、生活失助、親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問題。前不久,一則留守兒童伴屍7天的新聞,驚駭了世人。這貌似是極端個案,但誰能說不會重演?
, n8 h  R& H0 y4 P4 G  其二,誰來照顧留守老人?姐姐帶弟上學,同樣留守村莊的爺爺奶奶也沒閒著,他們下地幹活了。老邁之軀,仍得下地勞作,令人不忍。此前新華社報道,山東濰坊青州市廟子鎮楊集安村,原本140多人的村子,如今就剩下10個老人,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68歲。農村的留守老人,也是天文數字。留守兒童需要照顧,留守老人同樣需要關照,誰來幫他們一把?# t0 U. d- X" [5 _
  其三,如何破解落後地區的貧困難題?報道稱,因營養跟不上,小男孩的頭看起來比較大。男孩頭大,是不是營養不良,尚待坐實,但從孩子的衣著、學校的書桌看,當地經濟一定不發達。我國GDP雄踞世界第二,但還有不少地方很窮,正是為了生計,不少農民不得不揮別父母和孩子到城市打工。這些地方如何盡快脫貧?4 d2 O$ N! v9 g( U8 {
  《弟弟要睡了》是縮影,是隱喻,也是叩問。在不經意間,它展示了不少農村空心化的冷酷現實。農村空心化的背後,存在諸多體制性難題,比如戶籍困局,再比如社會保障不完善。破解農村空心化,既需要大刀闊斧的制度推進,也需要一時一地的個案推動,比如對照片中的這個地方,當地政府應予以關注。(王石川)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10-25 07:16 PM     標題: “弟弟要睡了”,我們的心都空了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10-25 07:19 P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0 O/ x* N$ g7 A* b3 A
5.39.217.76! ?7 Q- b; Z( G" i. Y

照片《弟弟要睡了》

         在這裏讀懂中國。讀圖時代,一張圖片往往能承載一個社會。稀釋一張高濃縮的新聞照片,也能浸潤出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社會背景和權利格局。比如日前被瘋狂轉發的圖片——《弟弟要睡了》。

  照片是關于一對農村小姐弟: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姑娘,懷抱著一個大約一兩歲的小孩,背景則是正在上課的小學課堂。配圖文字是“因為小弟弟鬧困,正在聽課的姐姐急忙抱起他”。這張圖,瞬間感染無數網友,還有人試圖對口資助女童。該圖攝于湖南鳳凰縣山江鎮一小學。女童父母外出打工了,爺爺奶奶要幹農活,所以她才帶著弟弟上課。

  其實這是一組照片。其中有一張,小女孩眼睛正對鏡頭,那種無助無奈而窘迫的眼神,最能刺痛人心。更刺人的現實是,當地一老師說,像這個女童所遭遇的窘況,在山江鎮這座苗寨十分普遍。

  特殊個案,總是最能刺激輿論神經,而一旦這樣的“個案”化為普遍情形,輿論興奮度和關注持久度就可能被大幅削弱。被感動的網友,或許可以一對一資助鏡頭前的這對姐弟,但即便用最廣角的鏡頭也不可能將這“十分普遍”的情形全部囊括,不可能讓每一個有著相同境遇陷入同等困窘的小學生及其背後的家庭,都一一呈現于公共視野。一時的偶然的個體感動,也無力拯救這種集體性困頓。這就是這組照片,最令人憂心之處。

  還記得,幾年前,成都錦江邊上曾出現過一個感動無數網民,被稱為“成都最美的環衛工”的小女孩。這個身體單薄的12歲小女孩,每天清晨四五點鐘,就在錦江邊上拿著高過她頭的大掃帚,一絲不茍地清掃街道。各地都曾出現過類似“最美XX”、“最懂事的XX”。比如一組小女孩街頭推煤車的照片也曾引起熱議。當時有人會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來不自覺地美化這種苦難,然後進行廉價抒情,進而沉溺陶醉于這種感動。

  欣慰的是,這次面對《弟弟要睡了》這組照片,雖然也有人“感動得想哭”,但沉溺于“苦難美學”,由衷地“歌頌苦難”的人明顯少了,更多人是在理性思辨。是的,弟弟要睡了,但是我們的社會救濟不能睡,公共服務不能睡、民眾權利不能睡。何況,當在一些偏遠山區,在“山江鎮這樣的苗寨”,這種“帶弟弟上課”的情形竟還“十分普遍”時,沒有人能睡得著,負有公共服務和社會救濟之責的公職部門,更無論如何也不該別過頭去,呼呼大睡。

  父母外出打工,祖父母下地幹活,小孩無人看管。農村空巢空心之痛,早已震痛中國。中秋時節,新華社記者發布了一組同樣震撼的“農村空心”圖。以陜西農村為背景,一組組照片直刺人心。從昔日全家福座椅來看,現在基本“十室九空”。留守鄉村的大多只剩老弱病殘。而《弟弟要睡了》組圖,則像一個姊妹篇,延續了這種空心之痛。

  以數年前的數據,農村就有近億留守人口。留守生活如果不能妥善安頓,空心的就不止農村,痛心的更是全體國人。中央表示,財政增長主要將投入民生,宏觀調控,也把保障改善民生擺在突出位置。那麼,首先把空虛的農村公共保障和民生服務的賬填平吧。當留守老人的贍養,空心化地區的孩子上學、婦女權益維護問題都解決了,這種空心、錐心之痛才會徹底消弭。(李曉亮)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