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i% ~6 Z' A.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曾特首的「愛香港」,實際意思是「愛香港的權力來源」,也就是北京的掌權者。這也進一步解釋了王光亞提出的特首條件第一項是「愛國愛港」,其真正含意就是「愛黨」了。5.39.217.76; A5 w9 a3 J8 A9 _* f7 R
3 A3 i1 f' @' g* U5 B-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愛香港的權力來源」,而這權力來源者的價值觀又與香港市民的價值觀相悖,因此才會得出愛香港與高民望不可兩全的結論。tvb now,tvbnow,bttvb0 K9 L, i* q& ^% @ k
* R( m. l/ z( {- k; b) ~/ k
這應該不是曾特首個人的看法,而是包括北京的主子與香港的奴才們的共同認識。在這種共識之下,香港 2017年不會有真正符合民意的普選。而一國兩制,也就在最能體現小人得志的昨天,宣告《基本法》定明有高度自治的特區政府,開始步向終極墮落。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1-10-1 06:57 AM
【明報專訊】唐英年辭職思考參選下任特首,造就林瑞麟升任政務司長,他由2002年擔任問責官員開始,民望在問責團隊中,長時間處於較低或最低水平,現在卻成為百官之首,統領官員協助特首施政,可謂位高權重,其新職之顯要與他過去表現所對照出來的反差,令人大惑不解。最令我們感到詫異的是,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能力強、民望高,卻落選,為什麼?' I& e4 n. S% V
3 s) v+ f4 w. x 能力強民望高大有人在 發展局長林鄭月娥是楷模 6 l- m% {7 g3 I, h# S林瑞麟民望長期偏低,首先與他負責的政務範疇有關,特別是憲制事務所涉及政制發展,中央強力主導,使民主進程與本港主流民意存在明顯落差,身為主管官員,林瑞麟只能按任務要求執行,但是職務權能受掣肘,是否必然導致推動不順而低民望?以林瑞麟所處理一些事務所見,執行手法不當,才是主要問題。以遞補機制為例,雖然社會上不少人接受要採取適當措施,以堵塞「玩嘢」補選,但是當局意圖以暗渡陳倉方式蒙混過關,堅拒不諮詢,引起學者、輿論關注之後,發現當局所提方案的外國事例,竟然錯誤百出。所以,遞補機制所引發軒然大波,與林瑞麟負責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直接有關,其性質可謂辦事不力。tvb now,tvbnow,bttvb. t! L8 H4 ?' [
公仔箱論壇# D0 d5 n% H1 V3 e4 n. [
民望並非衡量政府施政、官員能力良窳的唯一標準,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但是公眾觀瞻,政府不能完全漠視。試看這次官員升遷,梁卓偉由副食物及衛生局長,擢升為特首辦公室主任,襄助曾蔭權處理機要,這個擢升,使梁卓偉被視為下任政府的局長備位人選。曾蔭權看中梁卓偉,為政府儲備人才,肯定與梁卓偉3年多來在食衛局的表現獲得普遍認同和肯定有關,曾蔭權讚賞梁「過去兩年,他以實際工作證明了自己是優秀的政治人才」,以此反證,若民望並非政府選拔人才的重要考慮因素,則本港又怎會有政治人才匱乏之嘆?0 R$ m- Z0 A4 y" N
; r4 ?! l4 t0 H; a
若論問責團隊成員之民望和能力,現實上還有一個對比問題。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處理土地政策,牽涉發展商切身利益,問題之複雜和壓力強度,與憲制事務可謂不遑多讓,但是歷經爭持,在林鄭月娥推動下,現在政府於土地供應至少爭回半壁江山,發展商不熱中勾地,政府就主動賣地,林鄭月娥折衝樽俎的政務能力,表露無遺,也獲得肯定,她獲得相對較高民望,與能力表現成正比。今次若由林鄭月娥接任政務司長,人選得當與否就不會受到那麼大質疑。! A5 U2 l }7 z
. E) f. z+ T/ a- d t. u
特區政府作為整體,若不重視民望,肯定偏離現實,特別是政府並非經由選舉產生,缺乏認受性,若政府民望低下,會使施政不暢順,一年多來,政府施政碰壁事例不少,例如擴大將軍澳堆填區被否決、申辦亞運被否決等,都與弱勢政府民望不高有關。公仔箱論壇! e' R3 d8 _% n/ t
tvb now,tvbnow,bttvb% `& v1 W+ d7 {' w @7 z9 i
曾蔭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就選擇林瑞麟當政務司長,除了表示「主要原因就是他政治的歷練和極強的統籌和執行能力」以外,曾蔭權還說了一番為官體會,藉以挺林。曾蔭權說,「我在這幾十年有一個感受,就是在一個多元、開放、自由的社會裏,作為公職人員,特別是擔任政治工作的主要官員,往往要面臨一些抉擇。這些抉擇一方面是需要務實進取,需要愛香港,迎難而上去辦事;另一方面要想想是否可以獨善其身,愛民望。在愛香港的工作方面和愛民望方面,你不可能往往每件事都可以兩者兼得,兩全其美。」話裏有話,大概可以理解為林瑞麟為愛香港,擇善固執而不理個人毀譽了。若此話反映真實情況,則林瑞麟就是被誤解了?實情如何,無從判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p. S4 N3 _& z, f
+ B& R/ H `& r" L5 F& G期望官員擇善固執 為香港福祉寧棄民望公仔箱論壇0 ~' N" h+ K3 ~/ u5 p7 z( b
: h- H! v: T2 N, R.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過,從過去政府施政兩樁實例,曾蔭權所說問責官員擇善固執而犧牲民望的情況,卻沒有出現。一樁是擴闊稅基,諮詢推行商品及服務稅(GST),從理論和現實而言,擴闊稅基是必由之路,符合香港最根本利益,但是民意反彈較大,整件事已經胎死腹中。另一樁是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注資強積金原屬好事,遇民意質疑為何不退稅,政府竟然輕易放棄原則,不惜毀棄財政紀律,以民粹式派錢每人6000元來消弭民憤。這兩宗事件,是政府和主事官員活脫脫地為了民望,毀棄符合香港最大利益的政策和價值,以此檢驗曾蔭權所說「愛香港」、「迎難而上」、「獨善其身」、「愛民望」,顯得有點誇誇其談,在現實管治中、在曾蔭權領導下,並未有貫徹執行。 y: w3 [8 m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