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假如朱鎔基主政香港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9-29 02:09 PM
標題:
假如朱鎔基主政香港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9-29 02:24 PM 編輯
& v2 r1 R7 \" x1 G" G$ D; Z6 p
8 n$ t9 [! K( L( R+ `公仔箱論壇
2011年9月出版的《朱鎔基講話實錄》(簡稱《實錄》)
% B/ P1 u8 i& o$ j4 D; L5.39.217.76
登載了朱鎔基在副總理(1991年4月-1998年3月)和總理(1998年3月-2003年3月)任內,
長達12年的講話和批示。鴻文四卷,約120萬字,絕大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詳細披露了朱鎔基的治國理念和重大實踐,對於指導中國繼續改革開放,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意義非比尋常。
公仔箱論壇- U) h" C+ I6 C9 K4 f
香港大學經濟系榮休教授張五常曾經有過「大想頭」﹕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5 i: V) K X* V8 `+ S: s
請退下總理火線的朱鎔基紆尊降貴,前來主政香港。這當然是天方夜譚。
/ ^) V" o: ?7 w7 x5 c5 L) Xtvb now,tvbnow,bttvb
不過,我們可以從《實錄》透視朱鎔基的管治理念和為人處事態度,與特首曾蔭權有什麼巨大的差異。
' L" r6 {* O% i) P: v公仔箱論壇
2011年8月,李克強副總理訪問香港。貴人到訪,特區政府卻如臨大敵。超乎尋常的嚴密保安和過分的封路戒備,限制了居民、學生的出入自由,弄得怨聲載道、輿論嘩然。香港大學慶祝百年盛典,標榜學術自由的校園,卻變成了學生的禁地,還要成立調查委員會徹查。結果,中央一片苦心支持香港的一系列措施備受忽略。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e/ a9 G. O% O
請看一看,朱鎔基總理是如何對待攔轎喊冤的上訪者。
. {4 Z2 m F% J0 u' K: N7 \- A
* N5 E, X' \/ W' Y2 Atvb now,tvbnow,bttvb
「包公還接狀子呢」
公仔箱論壇* i* |# B$ @/ K- j
朱鎔基說﹕「上下班的路上常常遇到攔轎喊冤,接他的狀子嘛,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包公還接狀子呢,何我們還是共產黨員呢!」「每天乘車上班,不斷地發生險情,有時上訪的人一下子就躥到車前邊,攔車上訪。我一再地告訴司機,一定要注意車不能開得太快,別傷了他們。」
公仔箱論壇7 m, Z6 }; }8 c+ l( y
但是,警衛系統卻加佈了崗哨,又是武警,又是交警,還有便衣,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車還沒有到就提前封了路,這樣造成人民群眾很大的不方便。
4 L v- v: Z. I1 T" w! q公仔箱論壇
結果,朱鎔基要親自到公安分局,和公安、武警、交通管理等人員開會。「你們也要考慮我是總理,我不能夠老擾民啊!告狀的人一攔,我就停車,但我不打開車門,安全沒有問題。後邊警衛車過來,把他的告狀信接下,我再走。」
* X$ d) x$ r3 B) Z! w" S6 P5.39.217.76
他還說﹕「對待這些攔轎喊冤的人,一定不要打他們,不要推他們,他們是人民群眾,要禮貌地對待;另外,他們的狀子一定要交給我批……如果這成了一種作風,代代相傳,我相信法治還是有希望的。」
/ {1 z5 d0 t" _9 k8 e; Ktvb now,tvbnow,bttvb
很明顯,朱鎔基是想善待上訪者,也知道有人被打的情。可惜上訪者屢遭迫害,至今仍時有所聞,未見改善。
tvb now,tvbnow,bttvb, N$ p2 R( F* F/ ]6 R7 C# t
1998年3月,朱鎔基在出任總理後的第一次記者會上說﹕「我一定會再去(香港)。至於香港人民對我去香港是表示歡迎,還是示威、抗議、遊行,那是香港人的自由。」
公仔箱論壇/ h; i4 J# n# X1 g D: y
李克強表明來香港要「多走走,多看看」,相信他也有朱鎔基的胸襟。特區政府如今以保安為理由,堅壁清野、處處設防,他又能了解到多少香港的民情呢?特首以降的一眾官員,應好好反思一下,以免陷國家領導人於不義。
- m* I" G, Z0 w1 b! v6 L公仔箱論壇
6 C* g/ m5 F! @# z0 Utvb now,tvbnow,bttvb
「我非常重視香港的輿論」
: E1 x2 C$ i+ v7 n4 _
從《實錄》得知,朱鎔基看得最多、談論最多的是香港報紙。
公仔箱論壇* C& m8 B( u3 j4 N; y
「我非常重視香港的輿論。在內地的報紙上找不到罵我的文章,香港報紙上這類文章就多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針砭自己。批評可以尖銳,這是新聞自由,但最好不要刻薄、謾罵、挖苦。」「香港報紙我一天至少看3份……」「香港有的報紙每天都在罵中國的領導人,比美國的媒體罵你們的領導人還厲害,這說明我們沒有對香港施加任何壓力。」「香港《明報》記者寫了一篇文章,我看寫得很好,題目是《謠言止於智者》。」
! T2 g* O+ p. x, ?3 T$ Ptvb now,tvbnow,bttvb
對內地的時局,朱鎔基尤其關注。透過《昨日要情》、《值班快報》,刊登各地區發生的一些較大的事件。比如,哪裏把鐵路堵了,把公路斷了,哪裏發生圍堵政府的事件了等等,中央領導人都能很快知道。「去年我接到一萬多封人民來信,這是指直接寫給我個人的。」他是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的擁躉,看到報道的不平事後很生氣,就馬上寫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及時去處理。他還經常介紹給相關的部委首長收看。
6 E& ?1 g3 h3 i3 B+ A1 F% {
什麼叫以正面報道為主?朱鎔基問道﹕「是指99%都應該正面報道嗎?……我看51%不也行嗎?群眾的聲音反映不出來,那還有什麼民主?還有什麼監督?」
* K" B/ ?4 V& }( F: R5.39.217.76
很少題詞的朱鎔基特意為《焦點訪談》題寫了「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以示勉勵和支持。
) d/ Q x( o6 S! a6 v5.39.217.76
朱鎔基講的是很理想。但是,內地在中宣部掌控輿論之下,很多群眾的聲音還是反映不出來。一些媒體嘗試去報道一些揭露時弊的「負面新聞」時,依然困難重重,甚至有人被打壓、撤職。廣開言路,談何容易!
' l0 N8 _2 z% jtvb now,tvbnow,bttvb
回過頭來看看,特首以降的問責官員有沒有「利用輿論針砭自己」的胸襟呢?環顧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鏗鏘集》、《議事論事》播過六四特輯,也有批評內地和特區施政,《頭條新聞》則以嬉笑怒罵方式諷刺政府。電台節目《千禧年代》有周融主導。真正跟政府唱反調的,只有吳志森主持的《自由風自由phone》,但是有人大代表等嘉賓主持來適當平衡。整體而言,港台負面報道的百分比很低,夠「和諧」的了。不過,特區政府似乎對此並不滿意。招聘廣播處長一職,搞了一場「大龍鳳」──先是煞有介事地公開招聘,要求有15年傳媒經驗之類,26名應聘者無一合格,最後空降了一名毫無媒體經驗的政務官,引起港台廣大員工反感,也成為社會話柄。
E+ I* ]9 [; G1 b. X! Y
9 _' V; Q {- U% j4 m0 Y, ~3 @5.39.217.76
「我從不整人,從不記仇」
公仔箱論壇$ X6 G, q3 X1 D' x+ k! t1 f; b
朱鎔基說﹕「雖然我的氣量不大,但是我從不整人,從不記仇,這是事實可以證明的。相反的,對於那些敢於提意見的人,敢於當面反對、使我下不來台的人,我會重用他。」他舉了財政部副部長劉積斌做例子,「為了發國債的問題他曾跟我爭得一塌糊塗,當時我對他很有意見。我到現在也認為,他還是錯的」。但他接稱讚劉「很正直,很有能力,選他擔任國防科工委主任是很合適的」。
# n9 l+ M8 h# T3 k' w2 `0 X7 t
時任北京市代市長的賈慶林曾經請教朱鎔基當市長的訣竅。朱的回答是:第一用人,第二理財,第三抓好「菜籃子」。
公仔箱論壇$ q/ |8 h6 q3 I5 r
相當於香港市長的特首,不需要去管「菜籃子」。但他怎麼用人呢?年前慷納稅人之慨,聘用的一批副局長、局長助理。幾年下來,真正稱職的有幾人?大學的民意調查已早有結論。這批大多是坐直升機上來的「政壇新秀」,有的一味出洋相,有的擺明是政治酬庸,敗壞公務員的綱紀,瓦解公務員的士氣,成為曾班子民望持續下跌的轉捩點。
公仔箱論壇3 @' r" e. t: I, m* g
令人發笑的是近日擁護唐英年當特首的理由﹕「腳頭好」、「上帝的感召」。內地民諺﹕「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後一句可以改成「不如回家喝紅酒」。此言並非只針對唐英年,同樣適用於梁振英。他長篇累牘的所謂治港方略,有多少是可以操作,有多少只是誇誇其談的炒作,也有必要去分辨清楚。
( n' ?* W9 B1 X& x4 B% M
至於朱鎔基當市長的第二條訣竅﹕理財。人們記憶猶新的是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先硬後軟、前後矛盾,開港府財政政策進退失據的歷史先河。連派發6000元,都要拖幾個月,搞得論論盡盡、麻麻煩煩。特區缺的不是錢,缺的是管治人才啊。
" S* v" X$ \; f
朱鎔基的不少經濟政策都具有爭議,是否完全沒有過失,也值得探討。但他在任內,清理了企業互相拖欠多達3000億元的三角債;堅持宏觀調控,扭轉經濟過熱(開發區熱、房地產熱、股票熱),實現「軟陸」;建立分稅制,解決窮得快要變乞丐的中央財政收入;克服亞洲金融危機、內地特大洪水的挑戰;盡量協助農民解決增產不增收、千萬職工下崗失業的困難;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要取得這樣一張成績單,畢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5.39.217.76" y* u( K8 W9 U7 M6 m
tvb now,tvbnow,bttvb; _5 g' }3 m( a
「辦實事,還是做政治秀」
3 Z" l" ?. k; N/ Y! l) K5 L N! itvb now,tvbnow,bttvb
不久前,看到一條官媒(政府新聞處)發給電視台播出的新聞片﹕曾特首帶同一眾房屋、地政官員視察一處早已劃作興建公屋的用地。特首喃喃自語,說什麼解決房屋問題很重要之類的台詞。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l) h% v+ z) M) y* i* a5 j& S1 Y
興師動眾地做一場政治化妝秀,對香港人愈來愈負擔不起的高樓價,不少人被迫住在擠迫不堪、安全堪虞的「房」,以及民間要求復建居屋的呼聲,一點幫助也沒有。特首繼而只是責成中央政策研究組調查研究。
5 I- @4 h, k2 s& S5 |$ `8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朱鎔基曾於2001年批評董建華的特區政府施政「議而不決,決而不行」。10年過去了,言猶在耳,至今適用。
tvb now,tvbnow,bttvb! M7 _% u7 r& h9 O9 |
朱鎔基在上海市市長任內,親自主持房改方案,「我在電視台發表講話宣布這個辦法……大家通過電視等各種形式發表意見,機關團體也進行討論。民意調查表明,上海市民幾乎都擁護住房公積金制度」。 討論了半年,1991年政策出台,3年後形成良性循環。
3 ]2 W) I& v( D8 L; w
朱鎔基並不諱言,他是汲取外國的成功經驗。「馬來西亞住房部部長對我講,他們有一個政策……」他於是派人去考察,回來寫材料發給各部門。「即使是新加坡的辦法又有什麼不好,人家行之有效嘛。實際上我們是結合我們的國情,借鑑別人的辦法並做了很大的改變。」
( s& W3 Y4 L0 K& {* D; z公仔箱論壇
香港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理應比內地做得更好。不知道特首和中策組有沒有去做過研究,包括汲收上海的經驗。
0 W* P; @6 V5 v* v$ D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0 i! Z7 J8 N0 O
「出於公心 不搞陰謀」
5.39.217.76! D. M; g$ |- ]! q
朱鎔基1998年剛任總理,老天爺就來一個下馬威──神州大地特大洪水爆發。2003年初,他主持任內最後一次國務院全體會議時說﹕「去年我的眼睛已經很不好,醫生要我動手術,但我沒有動,就是一定要到長江、黃河、松花江、嫩江沿線走一遍。在烈日炎炎之下,凡是我在1998年、1999年曾經去過的地方,我去年都去走了一遍。我不去看,我不放心,如果又是『豆腐渣工程』怎麼辦?如果在我卸任前夕,來一次大洪水把大堤垮了,我怎麼向老百姓交代?」
, F) l/ Q3 e! ^& m E1 x8 X公仔箱論壇
也是在這次會上,朱鎔基說﹕「在過去的五年裏,我對同志們有過很多批評……請同志們相信我是出於公心……不搞陰謀,沒有私怨。」
& Y* O% _' S0 c6 Rtvb now,tvbnow,bttvb
朱鎔基不是完人。他曾在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的來信上作出自我批評:「我身為總理,實不相稱,平生缺點,點滴自知。上次會上失態,並非對您,實為有感而發,然大失分寸,至今歉疚在心。知我諒我,希勿掛懷。自當引以為戒。」
& t1 i: u. ^! q0 f+ K0 O: d5.39.217.76
張五常在2009年寫道﹕「如果朱鎔基或(已退休的副總理)吳儀還沒有退休,願意做香港的特首,我會舉手贊成。就是到了他們現在的年紀,願意做特首,我還會舉手贊成。」可惜,這是空想。
5.39.217.76: M) K7 ~# W' A3 u4 X4 O
' I" ~* ? S- q) h
奉勸疑似特首候選人,走出謀劃的密室,拋棄怪力亂神,疏遠身邊的群小,回去認真讀一讀《朱鎔基講話實錄》,想一想自己能做到朱鎔基的幾分之幾,再考慮是否參選,免得將來留下一個罵名。
8 [) C% J- Q7 y
4 O" D- F7 K4 O) p5.39.217.76
文 江關生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