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沒有感同身受的痛 何來盡職盡責的心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9-18 03:31 PM
標題:
沒有感同身受的痛 何來盡職盡責的心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9-18 03:34 PM 編輯
# \- \3 X. R* h% d. E O/ H
/ k; W+ V. u. D/ `- ]- k$ q- Y! I
最近有群眾向“新華視點”記者反映,浙江一些部門和單位借助權力在生態環境優越的遂昌縣開辟農產品“特供渠道”,讓當地一些綠色農產品基地高標準保障其部門和單位內部供應。對此,一些市民擔憂,“現在食品安全問題讓群眾防不勝防,作為政府部門尤其監管部門,如果只顧保障自己吃好喝好,安全無憂,這樣會不會把公眾焦慮的食品安全監管置之于腦後?”(9月16日新華社)
6 @6 p8 B* U, T8 C" \
毫無疑問,農產品“特供渠道”的存在,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國食品安全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特供渠道”涉及的領域越廣泛,食品安全的狀況就越讓公眾擔憂。畢竟,人們有理由相信,既然掌握那麼多資源和手段的單位都選擇“用腳投票”來躲避不安全食品的侵襲,“無處可逃”的公眾只能接受不安全食品的傷害。
( j& v' Z/ Q5 i- C* W/ ?% ^$ Z! Rtvb now,tvbnow,bttvb
一些握有公權力的官員,原本既是不安全食品的監管者,又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哪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有理由運用好手中的權力做好監管。但是,恰恰由于“特供渠道”的存在,使得他們可以最大限度地“豁免”自己的消費者身份。
5.39.217.76) F" N* K9 u# |0 i5 K1 c- T% k
一旦作為監管者的官員,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缺乏感同身受的痛楚,其就很難真正盡到切實履行職責為民解憂的責任心。道理很簡單,既然不是利益攸關的當事人,就感受不到身處其中的當事人的真實境遇和切膚之痛,自然也就很難像關心自己利益的理性人那樣盡心盡力去做好監管工作。
tvb now,tvbnow,bttvb8 G( s& Z7 W/ ^1 Q, [
事實上,這樣的尷尬不僅存在于食品安全領域,而是涉及很多民生事項。比如說房價,應該說這種狀況的形成有很多種原因,但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制定住房方面公共政策的官員,由于有福利房、集資房等購買住房的“特供渠道”,感受不到高房價對自己的影響,就很難制定出真正導致房價回歸理性水平的公共政策。正如上海市市長韓正在談到房地產調控時所言,“現在討論如何解決住房問題的人,都是沒有住房後顧之憂的人,是解決不好的”。
+ l/ N5 d F1 h+ t( G- F4 e- Ktvb now,tvbnow,bttvb
從這個意義上講,若要讓官員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更有積極性,必須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盡可能地減少官員通過“特供渠道”來“用腳投票”的可能性。就像那個經典的“切蛋糕者最後拿即可保證分配最公平”的例子,因為如果切蛋糕者最後取蛋糕,他就會最真切地感受到起初分配不公平給自己帶來的痛感,因此他會在一開始就竭力地維護分配的公平。這道理也正如央視主播張泉靈在微博上的那句話:所有喝特供水,吃特供菜,住特供房,走管制路的人,總要呼吸與我們一樣的空氣,所以我堅信,空氣質量會不斷改善的。
. W2 ]" k# v. Y0 U1 \& Y$ b
這樣看來,唯有通過有效的程序設計,確保作為監管者的官員,也是監管不力的受害者,才能真正讓其像理性人那樣承擔起應負起的責任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些監管者“任憑民眾質疑,我自怡然自得”。(文/賀方)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9-18 03:35 PM
標題:
特權圈地造就特供農場
有人說,食品安全問題像一張無處不在的網,人人被拘其中,無處可逃。然而,浙江一些權力部門卻在浙西南山區“林海仙縣”遂昌另辟蹊徑,把綠色農產品基地變成其“特供農場”,讓土法飼養、不用添加劑、不施農藥化肥的豬雞菜魚沿著“特供渠道”流向其餐桌。
7 j8 G7 e) O/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食品安全依然風聲鶴唳的今天,少部分人已然“讓自己先安全起來”,其“逃出生天”的能力和秘訣,無不來自權力。遂昌屬于欠發達地區,近年來以發展原生態精品農業聲名鵲起。然而,大量綠色食品並未能走進市場、普惠百姓。原因在于,一些部門憑借手中權力、資源等優勢,設置各種截留渠道,不聲不響地完成了一次次“偷菜”遊戲。
# _2 \9 V# g0 }: B( F: `, a* K- [7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比如,權力部門手中掌握著各種項目的資金,錢要給誰、給什麼項目、給多給少,全憑自己說了算。如果看中某一農產品基地,部門可以通過當地基層政府或企業,讓其以一些名目申報項目或申請補助等方式實現變相“補償”,而作為回報,得到的是低價優質農產品的長期供應。
3 K0 V0 p9 o# g
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人通過尋租,實現了“權力變菜”,將公權力變成了為本部門、小團體牟取私利的工具,用納稅人的錢支付綠色食品的高額成本,使本應全社會公平享用的安全食品淪為少數人的廉價“禁臠”。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6 @; b$ O- T4 ` p
水靈靈的“特供菜”,實在稟賦特異,它只有在特權泛濫的土壤中才能發芽,在特權的呵護下才能成長,在特權的分配中完成收割,最後滋養著特權者們那脆弱而“高貴”的腸胃。它們像一朵朵“惡之花”,散發著腐敗的氣息,更給深受食品問題之害的社會帶來不祥信號。
( a/ v6 U7 U8 R: rtvb now,tvbnow,bttvb
記得前不久一位省委書記與網民在線交流時說,“食品安全問題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問題。說老實話,我們這裏的官員沒有特供,吃的東西跟大家一樣,都是在街上買的,我們也有切膚之痛”。然而,一些部門尤其是監管部門憑借權力圈地大搞“特供農場”,既說明治理者自己對食品安全喪失信心,更說明一些肩負公共責任的人,無視現實難題,只圖自身福利。當少數人憑借自己的“條件”有了“自留地”、吃上“特供菜”的時候,還會對食品安全現狀有“切膚之痛”嗎?還會殫精竭慮地尋求破解之策嗎?還會積極主動、不遺余力地去為老百姓掃除問題食品之害嗎?
" u& x/ R/ V7 {" U" ^) u
面對無所不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全社會需要共同分擔、公平面對,而權力者更應衝在前面,為公眾想得更多、做得更多,而不是臨陣脫逃,依靠權力施展“遁地術”躲進“世外桃源”裏,只求自個兒茍安。(李力言)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9-18 03:36 PM
標題:
欲斷“特供”,先破特權
記者調查發現,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水利廳、農業廳等政府機關,在生態環境優越的遂昌縣開辟農產品“特供渠道”,讓綠色農產品基地高標準保障其部門和單位內部供應。(9月16日新華網)
9 M- p9 K0 p6 e; O: P$ F8 X1 l4 {
從調查情況看,在山區建立綠色基地生產“特供菜”的部門和單位,大多手中握有各種名目的資金。比如農業部門有農業設施、生態循環、污染治理等各類項目資金,這些資金給誰、給多少,他們具有決定權。如果看中某一農產品基地,通過給予補助等方式實現變相“補償”,就可保障自己吃到安全放心食品。而普通消費者要想吃到類似的綠色食品,不僅售價高,很難買到,而且還會受到假冒的困擾。
& }9 m# f' I) l
“特供菜”的實質是“特權菜”,顯出高端安全食品“權貴化”的傾向。由于權力天平向自身傾斜,本來面向廣大消費群眾的綠色農產品基地,悄悄變成了少數人的“特供農場”,這使執政為民的理念嚴重變味。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食品安全需求上,應該人人平等,百姓也很想吃到放心安全食品。一些部門和單位權為己所用,剝奪了百姓的平等權,綠色農產品成了權力部門的專利。
% l; m( l2 n9 \" P3 P5 {5.39.217.76
開辟農產品“特供渠道”,比權力自肥和權力尋租還有害。農藥和添加劑的過量使用,造成農產品安全隱患多多。作為政府部門尤其是監管部門,應該下氣力治理食品安全隱患,讓市場上多一些的綠色農產品。而“特供菜”的出現和蔓延,一則表明一些政府官員屍位素餐,把公眾焦慮的食品安全置之腦後;二則向公眾傳達出其對市場食品安全不信任的信號。官員自己對農產品安全信心不足,只顧保障自己吃好喝好,安全無憂,而缺少決心和動力去推動問題的解決,廣大消費者將會更加無助。
( W1 n/ i( t# b! M+ C6 m" a( g5.39.217.76
欲斷“特供菜”,需先鏟特權。治理“特供菜”,就要弄清其產生渠道,誰在為其推波助瀾。相關部門應延伸反腐肅貪和懲處權力尋租領域,對一些部門和單位以權謀私,在生態環境優越地開辟農產品“特供渠道”進行調查,凡以“補助”或“補償”換取綠色農產品的要一律追回,所在部門和單位人員從中獲取好處的要一律退回,對違規責任人要予以查處,讓其付出代價。同時,要舉一反三,督促職能部門下更大的決心、投入更多的資源,解決好普通大眾的食品安全問題,早日讓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吃上放心豬、安全菜。(張永琪)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