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漬水淹掉烏紗帽”讓人拍案叫好 [打印本頁]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7-24 02:46 PM     標題: “漬水淹掉烏紗帽”讓人拍案叫好

據新華網報道: 6月武漢城區嚴重漬水影響市民交通一事,沒有像其它城市一樣隨雨過天晴一抹而去。7月20日,武漢市紀委、組織部對漬水事件相關人員發出追究責任的通報,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警告、免職等處分。tvb now,tvbnow,bttvb. e( k- j/ z& M7 G% u0 v

7 X. v6 V6 [2 A# D8 \9 ~- Rtvb now,tvbnow,bttvb看到這則報道,不由得讓人拍案叫好!今年“城裏觀海”景觀在許多城市上演,武漢、南京、長沙、杭州相繼因暴雨積澇成災見諸報端,甚至連北京、西安等以往較為少雨的大城市也不能“幸免”。但內澇過後,沒有一個領導、一個部門站出來對此負責,沒有一個領導、一個部門站出來向公眾道歉。更有甚者,有些職能部門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過失,反而極力去掩飾:有的稱這是“全國普遍存在這種問題”,有的解釋更離奇——下水道排污水不排雨水!( w$ U7 u- s5 ~1 v9 ~$ A

3 W- s9 b) G8 B3 U/ Y# a; z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良心出了問題當然就得整治。武漢市此次對“漬水事件”予以嚴肅追責,是對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的整治。這是武漢掀起“責任風暴”以來,首位正局級領導幹部被問責。以前武漢市查處局級以上幹部多因違法亂紀,因“不作為”、“慢作為”而處分局級幹部,這還是第一次。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給那些“衙門老爺”敲了一記警鐘:不作為就要問責!
6 x1 A1 K$ Y0 q0 F* w" u0 |7 o" s5.39.217.765.39.217.76- U5 I  t  {+ {- H# A
出了問題,領導幹部就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我們有些幹部不但責任心不強,連起碼的羞恥心都沒有,出了問題不主動擔責、不主動道歉,擺出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我是幹部我怕誰”,甚至強詞奪理、相互推諉。對于這樣的幹部,就是要高舉問責的利劍,該處分的處分,該免職的免職,這樣才能真正改變我們的機關作風。
6 t$ o, n$ |. |/ {& D# h6 `7 ~5 v5.39.217.76
- _  e* t5 t, U4 g4 o, L1 M9 m  Z公仔箱論壇在今年1月召開的中央紀委十七屆六次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堅持把治理“庸、懶、散”問題作為加強基層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懶增效率,以治散正風氣。治理“庸、懶、散”,一條有效措施就是落實行政問責制。通過行政問責,大力整治幹部隊伍中的“庸、懶、散”行為,切實改進幹部隊伍的工作作風。
作者: mr2907    時間: 2011-7-24 02:49 PM     標題: 治澇先治官,才能告別“城市看海”

城市“積雨成澇”。(資料圖)

    近日,中共武漢市紀委21日發出通報,對造成武漢城區嚴重漬水的主要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相關責任人分別因為對防汛排漬工作重視不夠、領導不力,對東湖排漬不力等原因,被給予行政警告、記大過、撤職、降級等處分。據統計,今年因為大雨而發生內澇的城市將近20座,武漢是惟一展開問責行動的城市。
  N7 U) ~6 `( W* U- I$ e公仔箱論壇    問責城市內澇,武漢不僅是今年第一,恐怕也是近幾十年的惟一。現在許多政府部門,一說到城市內澇,往往雙手一攤,擺出無可奈何的架勢,理由無非是雨量太大,排水係統太舊等等,總而言之,城市內澇再怎麼一塌糊涂,都與責任部門及其官員無關,一切都歸咎于無法克服的“客觀因素”。( f( q7 K( a5 m% c, h  @+ ]9 l! X9 a+ F& D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要知道,一場暴雨的應急,涉及氣象、水利、交通等多個部門,雨澇的災害或許無法避免,但暴雨所造成災害的嚴重程度,卻是可以通過人力去控制的,當城市在暴雨之下顯得不堪一擊時,相關政府部門是否工作得力,善盡職責,這理當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尤其是,由于城市內澇年年,許多地方的財政動輒投入幾十上百億用于排水係統改善,而這麼多錢砸下去,城市內澇卻依舊如初,不見起色,難道不需要追究嗎?公仔箱論壇: p# Z; W: H0 \8 \& W; T
    年年下雨年年澇,這是城市治理的失敗,而失敗之所以沒成為成功之母,與責任承擔機制的缺失有莫大的關係。君不見,每次城市內澇之後,都是城市相關管理部門在自說自話,暴雨預警不力,氣象部門會歸咎于技術手段的局限;幾十億排水係統的改造經費被指打水漂,水利部門會辯護說改造成效很顯著……民眾自然懷疑這些都是托詞,但沒有第三方介入調查,追查責任,這樣的懷疑只有不了了之,無法對城市內澇的治理進行任何的反思、改進。- x- v$ Z/ r$ t
    不僅如此,缺乏問責的城市內澇治理,不僅總在原地打圈,更保障了相關部門的既得利益。城市每澇一次,相關的財政資金就滾滾而來,流入相關部門的口袋,城市內澇越嚴重,財政投入就越大,如此,幾乎成了一個無底洞。tvb now,tvbnow,bttvb" e/ y" K, W2 W% g+ I% {
    所以,和食品安全、礦難等諸多治理難題類似,城市內澇的症結不是老天爺存心作對,而在于低效、無能的官僚體制。一個城市的抗災能力是由其管理者的水平決定的,治理城市內澇,首先得從澄清吏治,改善行政效能入手,也即“治澇先治官”。並且,“治官”不只是針對水利部門,在暴雨應急機制的長長鏈條上,有著眾多政府部門,它們的作為都應受外界檢視,接受行政和法律責任的拷問。
6 p8 @; G5 P+ Q% O! j    可以相信,如果哪一天,一條失準的天氣預報,一條漫水的馬路,一座積水的立交橋,一個失蹤的窨井蓋……都有人為之負責,那麼,告別“城市看海”,也就為時不遠了。(社論)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