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恐龍法官與輿論審判的兩難
[打印本頁]
作者:
scum132
時間:
2011-7-19 04:24 AM
標題:
恐龍法官與輿論審判的兩難
來台入學的日本女大學生遭性侵,法官裁定嫌犯謝東憲交保候傳,引發輿論譁然。好在檢方抗告成功,謝嫌失蹤後也被拘捕到案羈押,總算有了一個令人暫時可以接受的結果。
/ A6 t; M1 L# T; y# E
這次事件,又讓法界多了一個被戴上「恐龍法官」罵名的法官。雖然輿論一面倒,認為法官「縱放」嫌犯,但法界有人傾向同意大法官釋憲案第665號解釋,不能以重罪為羈押的唯一理由。但也有人認為當時法官應該審酌情況,輕率放人可能有縱虎歸山的後遺症。
4 u' o; y( x7 |% H1 f5.39.217.76
「恐龍法官」是指法官和社會脫節,拘泥法條,不考慮個案特殊情況,做出不合常情判決,不免淪為「法匠」。先前幾個性侵幼童卻被法官「依法」判決無罪的事例,的確令社會大眾難以接受。但反過來看,法官總不能依照民意的方向判案,如果事事產生「輿論審判」的壓力,致使法官只好媚俗行事,也絕非司法獨立審判的示範。這是近來司法的兩難處境。
0 d3 @2 c4 a# J6 P( a3 Z
以這次計程車司機性侵女大學生的例子而言,從謝嫌事後「潛逃」的情況來看,地院法官裁定交保是錯的。但是,檢察官提出羈押聲請,是否一開始資料不夠充分,直到抗告時才補足更多資料,才得以抗告成功?大法官釋憲案第665號解釋的內容,對人權具有重要意義;檢察官如果動輒可以羈押人民,絕對是危險的事。但性侵犯再犯比例高,如果又具有不良前科,羈押的條件恐怕應施以特定考量。這是通案法條和個案條件之間應有的斟酌,檢方和法院都應謹慎處理。
tvb now,tvbnow,bttvb% Z7 d( B- `$ e
早先幾件性侵案創造出「恐龍法官」之說,婦運團體因而發起「白玫瑰抗議運動」。然而時至今日,性侵案仍然引發爭議,尤其被害者是日本女大學生,而涉案者又有不良前科,輿論不滿的重點已經不是法官是否拘泥法條,而是重不重視個案的案情,是否對性侵案足夠用心,乃至於是否有性別偏見在其中作祟。我們不贊同法官在「輿論審判」壓力下斷案,但法官本身應有足夠的責任心使判決結果令人心服,這才是討論恐龍法官問題時更需思考的層面。
5.39.217.76& E. S# K+ T) W* n8 d0 b
5.39.217.765 d n! V+ G: I! Y5 L f$ A2 b
【2011/07/18 聯合晚報】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