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G5 h1 W" u' j0 Z( N( Z公仔箱論壇《放歌九十年》文藝專題節目,舞台上大合唱《團結就是力量》,雄偉的歌聲,在歷史真與假的意識形態中迴盪,但同時也召回了普世價值不滅的靈魂,老百姓以真實的生命心靈,看著電視傾聽,回味著歌聲中高舉公義的詞意。 / |* K5 W( H2 B6 B4 x/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A4 B: f' T. p3 ?+ k$ q
今天聽起來,《團結就是力量》對社會充滿更大的控訴力。「團結就是力量!」歌聲壯闊,波濤翻江,「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一句「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原本就是建黨的偉業。 # r, V9 ~+ j% V3 m0 e2 [tvb now,tvbnow,bttvb. ~8 Z* X0 T& G3 Q0 G3 F9 E
又見建黨九十週年文藝晚會的殿堂內,大合唱《江山》,鏗鏘有力,歌聲嘹亮,響徹雲霄﹕「打天下,坐江山,一心為了老百姓的苦樂酸甜;謀幸福,送溫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寧團圓。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 / E) x( m+ @) x( Z& }3 E5 B ntvb now,tvbnow,bttvb; A3 J( o4 f* R2 n& m
《江山》的確是用偉大的理想寫成,但卻被屈從在現實腐敗的江山中唱頌。時代大轉折的弔詭,就是最高的理想,被權力從天強扯下來,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雖中華歷劫,但紅歌的歌詞,即使到了今天,仍是人們的當頭棒喝,並從塑化了的自由隙縫中滲透而出,提醒老百姓要走向民主,走向自由,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是黨的生命泉源……其實,老百姓沒有忘記;還一直盼望著真有這天的出現。公仔箱論壇8 _2 U L* d! C/ }+ p. M
3 J+ d* c6 Y4 t+ |5.39.217.76就如鮑彤,今年七十九歲了,年輕時加入共產黨,更是已故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政治秘書。但「六四」之後被撤銷中央委員職務,開除黨籍。並因洩露國家機密和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判監七年,出獄後一直生活在軟禁中。建黨九十週年,竟看到他接受香港電視台記者訪問的畫面,他也談起九十週年文藝晚會這兩首紅歌。 : r, A' n" ?) `3 m 3 s/ u2 D2 S$ R「使我感動是兩個歌,第一個歌叫做向著法西斯開火,讓一切不民主制度死亡!這是我當年學生時唱過的歌。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以前,我就唱這個歌,向著法西斯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有人告訴我,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上,學生唱的就是這個歌,但是,坐著坦克車衝進來,向學生開槍的解放軍,唱的也是這個歌!這個使我驚訝!居然可以到這個程度,唱著最民主的歌,朝著老百姓開火,把老百姓當法西斯,這個事……我很感動。」 - h& L9 T4 f5 a8 n公仔箱論壇7 T9 Q' g! l: b/ a, _5 q% u. c
鮑彤接著又說﹕「第二個歌,是叫做打天下坐江山。打天下、坐江山,打天下、坐江山,打天下、坐江山。翻來覆去。我心裏想,這大概就是主題歌了吧!這大概是建黨的主題歌吧!建黨的目的幹甚麼?就是要打天下坐江山。那麼我現在問一個問題,中國十三億老百姓,沒有打過天下的,是不是都被坐天下?勝利果實戰利品,是這樣分配的?好像這是一個我聽來聽去,就是一個主題歌,這主題歌聽了半天,我心裏想,難道我當年參加共產黨的目的就是打天下、坐江山嗎?我想我不是!公僕就是打天下打出來的?江山坐出來的嗎?我覺得拿這種東西來教育黨,這個黨一定是個腐敗的黨!不可能不腐敗!」 " K) _# @5 g* A0 [' W2 Dtvb now,tvbnow,bttvb7 O6 A# y" F. ^& u
鮑彤說一句,頓一頓,嘴唇緊閉,然後再以堅定的語調談論國家領導人﹕「最近聽到他一些講話,我覺得講得都很好,我希望他講的話,都是他準備堅持的原則,都是他準備實行的政策,都是他準備實現的任務,希望如此。對未來的領導人,我想希望他懂得老百姓的心。未來領導人,大概會懂得黨對他的期望,但是未必懂得老百姓對他的期望。我希望他懂得老百姓的期望。」tvb now,tvbnow,bttvb% H9 y8 E- g. ~
. d' B. D# I2 f6 M" I3 u5.39.217.76隨著紅歌今天在民間的天空飄送,唱的不僅是過去盼民主、盼自由、盼公義的種種人民心願,還唱出今天老百姓有口難宣的愛國真情。國家在市場中迷失了,紅歌的真義或不曾被工具化而消失。只是紅歌今唱,是音頻震動了湖水泛起小小的漣漪?還是衝擊著坐江山的良心?今天中國進入意識形態的真空,人民被放置在人民幣以外,「老百姓」、「建黨九十週年」、「自由民主」、這些看已成了個別獨立不相關的拍子,會否再奏起更多反思的樂章——中國今後應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