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n' }+ s. k5 o, e# T
史料记载,福建最古老的土楼有1200余年历史。客家先民南迁这里定居之后,远离了中原战火纷飞灾祸连年的环境,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同时他们又心有余悸,怕战火再来,于是开始兴建具有居住、防御双重功效的独特高大的民宅。迁移到新的地方,因为血缘传统、家族传统以及客家人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大家都愿意聚族而居,这是客家人建造土楼的情感基础。 5.39.217.76# i4 D; D' S9 p5 L# {! k
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县,全县的疆域内有土楼两万多座,样式主要有圆楼(圆寨)、方形楼、府第式方楼等。最早的建于唐代,但现存最多的还是清康熙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永定客家土楼作为福建土楼的一部分,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会的专家们曾指出,中国“福建土楼”获得通过的原因是:它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 h4 o, W W2 y4 M0 n; m/ K
很难考证究竟是哪一代人、哪一年发明了这种围楼式的建筑,如今保存完好、最古最大的承启楼,又称天助楼,在永定县的高头,建于1662 年,有房间400个,全楼最盛时曾住80多户,600余人。被称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位于永定县洪坑村,抬梁式构架,是圆寨的典型代表。结合《易经》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精心选址,按八卦图设计,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屹立在洪川溪畔。 - P, z" `( R. A! U4 D, p9 R2 n
振成楼的选址吻合了风水学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被认为是富贵吉祥之地。内环的回廊装饰着图案精美的铸铁栏杆,在土楼中绝无仅有。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踏上木质楼梯游走振成楼,各个角落的木板、楼梯,接连不断的发出有节奏的交响。 9 Q$ x( x1 }! stvb now,tvbnow,bttvb 在洪坑村的村头立着一座方形的高大土楼,据介绍,那就是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方形土楼“光裕楼”。它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于 1775年。曾出过大夫、进士、秀才、武秀才等几十人。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现墙体出现了不规则裂缝,将主人世世代代的家族史刻入其中。 + @( Q4 M( g; K' K9 F' [5.39.217.76
土楼无处不体现着建筑的韵律和节奏。
8 z2 }, q1 D( c5.39.217.76 永定初溪土楼群拥有五座圆形土楼和31座方楼,是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博物馆就设于初溪土楼群的集庆楼内。集庆楼是现存结构最特殊的圆形土楼,它有着587年的历史,72道楼梯通往各家各户,符合《易经》中的“八卦、九宫、七十二河洛”形式。众多的土楼与远山交相辉映,如诗如画,百看不厌。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7 v& O, ?; a5 Y6 w
如今,土楼的排水与防火设备显得有些落后,但大部分土楼里仍住着人家,不肯迁出大山或迁入现代的新居。这不仅仅因为“土楼发人”(意指土楼里每一代都有人当上大官或发了大财),还因为土楼冬暖夏凉的特点和这里清新的空气。 公仔箱論壇( }- j: D) w# B/ e" ~+ a. h, S 七次地震未震塌土楼 : u* `5 ^! S/ M. |1 y. p9 ~1 L/ c
土楼以生土(即红壤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砂、石灰、竹片、木条、土纸浆等,为进一步强化粘性还加入了大量的红糖和煮烂的糯米饭汤,用足够的水搅拌均匀。土墙内不用钢筋水泥,用竹片木条等作为墙的筋骨,用夯杵、墙槌板和拍板等简单的工具夯起了一座座神奇的土楼,坚如磐石。 r$ _3 ?/ u& r3 `6 Q! [2 w2 O: [ 圆形土楼是土楼的典范,造型艺术最富魅力,大多由两、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楼中有楼,楼内所有人家的财产统统放进这座航空母舰般的巨楼。外圈高十余米,四层到五层,房间几十到几百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是每家每户做饭、用餐和会客的地方;二层是仓库,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杂物;三层以上是卧室;也只有从三楼开始,每间房才对外开一孔小窗。院中设有大厅称为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十、几百人议事、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所有的房间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由一条畅通无阻的走廊把它们串成一个整齐的圆环。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日常生活设施。与众不同的是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取自族谱里的祖训。 $ A* _/ }1 K8 G9 @% d,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这里流传着很多历史上敌人久攻,“土楼安然无恙”的故事。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说是土楼人的先祖从中原迁徙而来,落户异地他乡,“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为防盗匪的骚扰和土著的进攻,便聚族而居,建起了土楼,建造一座短者要两三年,长者要五六十年,历经几代人。专家考证,土楼的土性温和,外面潮湿时,它能吸水,外面干燥时,它又能散湿,因而空气总是清新宜人。闽西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七次地震,都未震塌土楼。近些年,当地人也曾试着按祖先的建楼秘方与现代技术,打造土楼,但都不如原来的土楼坚固。 , P2 B' `6 w. l( V: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风朴实乡情厚重 ) |0 v* c" B" H, G3 A5.39.2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