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S7 a4 p) ~2 ~5.39.217.76其實,楊前署長所憂心的所有財政問題,論者皆早已提出警告與批判。其一,政府舉債太多,由下一代人背負償還責任,不符世代正義,所以「這一代政客會被下一代人拖出來鞭屍」。我們對此也不知提出過多少針砭忠言,然而財政部總是說政府債務餘額仍未超過法定上限,相對於其他國家,台灣的「財政是最好的」。而當我們關心世代正義時,財政部更總是說,政府舉債係為了從事公共建設與發展經濟,以造福後代子孫為目的。其二,政府稅收占GDP比重太低,不但低於歐美國家,甚至比南韓與新加坡都低,由此可見我國稅收能力的嚴重不足。& }8 w1 X+ g* O/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R i' m+ E5 _6 [
我們對此也不知提出過多少諄諄建言,然而財政部總是說減免稅能夠刺激經濟與促進產業發展,等待稅基擴大以後,稅收自然會有所增加。這種「養雞下蛋論」更進而造就出一個財政部全體上下一致奉行不渝的口號,「以財政支援建設,以建設培養財政」。其三,課稅制度不公,尤其是薪資所得一分一毫無可逭逃,但資本所得卻常享受輕稅甚或免稅。我們對此也不知提出過多少憂心質疑,然而財政部總是說現行稅制對土地有課土地增值稅,對房屋有課財產交易所得稅,甚至還說雖然我們不課證券交易所得稅,但我們所課的證券交易稅中包含了證券交易所得稅的性質在裡面。5 G' [; d2 d: e
& K. m* r1 t. s5 k7 jtvb now,tvbnow,bttvb財政部理應是一個「最懂財政」的專業部會,這些話都是財政部說的。但是,如果「最懂財政」的財政部所說的這些理由,不但毫無說服力且不能被社會大眾或輿論所接受時,那我們還真不如希望財政部「不懂財政」算了。就此而言,楊前署長的「不懂財政」反倒真的變成是他之所以適合擔任財政部長的最佳原因了。如果楊前署長真的當了財政部長,由於他「不懂財政」,所以必定不會掰出上述那些似是而非的「專業理由」來為自己辯護。若此,財政部才有機會從承認錯誤開始,進而改過向上,發憤圖強,重整國家財政,乃至恢復租稅公平。8 F' D \3 W' t& H; j'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