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
梵天寺距同安縣城1公裏。創建于隋代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原名興教寺、有庵72所。宋熙寧二年(1069年),合為一區,改名梵天禪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毀于火,明洪武十三年(1370年),名僧無為及徒智性等和尚募緣重建法堂及寢室,十七年重建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文公書院、千佛閣、仰止亭、魁星閣等建築群,由下而上、層層疊起,座落在大輪山南坡山谷一條中軸線上。梵天寺
整體建築莊嚴肅穆,宏偉壯觀。其中金剛殿、大雄寶殿、法堂于民國七年(1918年)被北方軍閥張樹成縱火燒毀,僅存山門、鐘樓和一些題刻。文革期間又在原址上修建同安縣看守所。隨著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及落實宗教政策,廈門市政府決定復建梵天寺,在人民和海外僑胞的重視和支持下,終于在1993年11月底搬遷看守所,翌年元月舉行梵天寺復建奠基典禮。同年年底,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先後施工復建。1997年9月落成,寺前開辟梵天廣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梵天寺
宋朱熹為同安主簿時,常到梵天寺遊玩,留下多處摩崖石刻,明代王京建築的仰止亭、劉裳建的石瞻亭、林希元倡導的紫陽書院等,都是紀念名儒朱熹的重要歷史建築。梵天寺
寺院裏還有一座建于宋代(元祐年間即1086-1094年)的婆羅門佛塔,三層方形,石構實心,高4.6米,須彌座底為1.78米,四角浮雕侏儒,四面浮雕走獸;二層每面浮雕坐蓮佛像4尊;三層四個上角展翅神獸。四面浮雕佛教故事圖像。剎座覆蓮盆,剎桿五層相輪,剎尖葫蘆。婆羅門佛塔是研究古代宗教史及石雕藝術的實物資料,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