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工商時報 7 g# ]0 a$ o B& B7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_0 J$ Z: i8 p
+ D; G% l/ x' C4 j7 ]7 m
諸葛亮「前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台北市私立協和工商體育老師蔡貴蘭指導學生籃球測驗時,未注意附近學生打排球,一記殺球打到等候的林姓學生,造成林姓學生頸椎嚴重扭傷;林生與母親曾向台北地院對蔡老師、學校提出民事求償,法院判決免賠;林生另提刑事告訴,檢察官兩度不起訴,林生不服,一再聲請再議,檢方第三次偵查,引用「教師法」,依業務過失重傷害罪將體育老師起訴。法界人士認為,檢方的起訴心證,可能會讓原本受傷學生家屬提民事賠償敗訴的結果產生變化。針對檢方引用教師法「老師有保護學生安全的義務」為由,「全國教師會」擔心此事會造成「寒蟬效應」。公仔箱論壇$ Q: {# \& T& Z$ n9 M0 V
# C. p9 N2 ?% k: s; S$ f1 N. y公仔箱論壇「教師法」的立法目的是「為明定教師權利義務,保障教師工作與生活,以提昇教師專業地位」(第一條)。根據媒體報導,檢方表示,教師法明文規定,教師有防止學生的身體或生命於教育活動中遭受侵害,並防止危險發生等義務。經查教師法第17條第一項各款所列舉之教師義務,僅第二款「積極維護學生受教之權益」及第四款「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等兩款,與學生權益直接相關。若以此兩款之明文規定,擴張解釋成「教師有保護學生安全的義務」,似乎在心證上過於主觀。而且本案曾經有兩次不起訴處分,顯示其他兩位檢察官對本案的見解,顯與第三位檢察官不同。1 O' H- }5 V' J2 D! `! H
# k' o3 g+ d( [$ O公仔箱論壇我們之所以把毒塑化劑事件與體育老師被起訴事件相提並論,實在是希望各級公教人員都能有免於無端被起訴的保障。如果教師法規範的教師注意義務,被擴張解釋,則全國各級教師都有隨時被起訴之可能。教師們除了教學研究以確保學生之受教權益(教師法第17條第一項第二款)外,還需要擔任學生的心理輔導師,以「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同項第四款),同時要當學生之隨扈,以避免學生受到傷害但事實上各學校的師生比既然不是一比一,那能作得到老師對學生「隨侍在側」的注意程度?當老師的只好天天禱告,希望每個學生都平安無事,否則只好每天提心吊膽過日子。0 O3 U, j" A' ^6 H' |